日本:「還要核電嗎?」

日本於3月11日發生芮氏規模8.9強震後,社會恐懼福島縣至少有兩座核子反應爐可能出現熔融危機,也讓全球都開始討論核電廠的利弊。日本東北地區無數民眾均已撤離,以避免最糟情況發生,福島縣其中一座核電廠曾於3月12日傳出爆炸聲

諸多民眾在Twitter表達憂慮,有些人呼籲不要散發導致恐慌的訊息,但更多人則不滿安全出現疑慮。

Takuya Kawai(@himanainu_kawai)是位教師,也是日本社會媒體知名人物,他便建議大家先自制:

@himanainu_kawai:許多核電廠員工都曝露在輻射風險之中,請大家先心存感恩,此刻不要急著批評核電。

Satellite image showing earthquake damage at the Fukushima Dai-Ni nuclear power plant. Image credit: DigitalGlobe www.digitalglobe.com (CC BY-NC-ND 2.0).

衛星照片呈現福島第二核電廠的震災受損情況,照片來自DigitalGlobe www.digitalglobe.com,依據創用CC BY-NC-ND 2.0授權使用

其他人則質疑,日本既然地震頻仍,是否適宜發展核能:

@saltfish_nsk:電力公司明知地震是核電廠最大惡夢,日本就是常發生地震,我們真的需要核電嗎?任何意外的衝擊就如同原子彈,讓人不禁想問,政府究竟從歷史得到什麼教訓。

@BND7自稱是和平主義者,過去曾為自衛隊成員,他很篤定地說:

@BND7:日本需要核電廠。

一名雜誌編輯兼音樂家表示:

@gocci0515:人們平常隨意使用電力,等到壞事發生,就開始大肆抨擊核能,但他們根本不明究理,如果可以,就換成替代性能源啊!若各位覺得自己使用電力是必要之惡,試想核電廠現場人員的心情,他們才最希望找到替代核能的電力來源。

歸因究責?

有些人批評災害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首都東京等大城市的能源需求:

@mokko0307:核電廠會設在福島縣與新潟縣,是為了東京及其他大城市的居民,若他們不浪費電力,我們就不需要這些設施,這種情況也不會發生…我們應正視浪費電力的問題。

有些人則批評東京民眾對災區和災民漠不關心,這則訊息是在3月12日發出:

@cobayasu:東京澀谷的巨大螢幕和往常一樣明亮,商家同樣大放光明,小鋼珠店照常營業,也和平常的星期六同樣顧客川流不息;澀谷很快就回到正常作息,彷彿與福島核電廠事故及災民毫無關係,我們在Twitter網站所見的團結感和危機感,在市區完全感受不到。

似乎只有極少數公司在3月12日晚間關閉招牌電源:

Japanese company Glico pays respects to quake victims with a blackout of its iconic sign in Osaka. Image posted by Twitpic user @MasaKawaKAKA.

日本企業Glico向震災罹難者致哀,關上廣告招牌電源,照片來自Twitpic用戶@MasaKawaKAKA

@MasaKawaKAKA:只有Glico一家公司明白現況!http://twitpic.com/48r1o9

該怎麼辦?

隨著核電廠緊急冷卻系統的問題不斷浮現,許多人都很害怕:

@WindyxLady:核電廠爆炸畫面很可怕!風向朝著災區前進,這是最糟的情形嗎?我們可能需要熟悉核能運作的海外專家提供意見,情況是否嚴重到政府無法向人民說明?

現居福岡的程式設計師則維持宿命論:

@sino1945:嗯…我居住的地方離福島核電廠很遙遠,不需要知道太多細節,縱然對危機一清二楚,我也無能為力,對吧?我只能為現場員工的安危和努力祈禱。

Tomomi Sasaki 將日文內容譯為英文。

1 則留言

  • Danny Lin

    核能爭議太複雜,@gocci0515的回應是有點過度簡化了。很多反對核能的人,其實不是怕核電廠爆炸,而是核廢料,核廢料是無法處理的 — 現在的作法就是往第三世界丟,或往沙漠塞(沙漠很可憐,他的存在一定有他的價值在,只是大家還沒找到,跟盲腸一樣)。

    電是人在使用,會不斷消耗,核廢料就會一直增加。但核廢料在大自然中自然消失,可能要一百年,地球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以放著一百年都不能使用。(更不必說可能造成對環境的副作用, etc.)

    理性看待:現代人做任何事都會看風險,風險不是看發生的機率,而是看萬一發生後,有沒有辦法降到最低,到人可以管控的情況。我可以斷定核能電廠萬一發生(哪怕是0.001%,像1986年俄羅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沒有人可以控管。更不必提,即使現在科技這麼發達,還沒有人能解決核廢料問題。

參與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