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國際價跌,國內油價仍高

由於國際原油每桶價格已由先前的147美元,跌至近幾週的40美元,馬拉威國內要求政府降低油價的聲浪與日俱增,相對於全球多國均紛紛調降油價,馬拉威卻仍不動如山,油價依舊維持在2008年7月的最高點。

petroda-gas-station-fukula.jpg

馬拉威Petroda加油站照片來自Fukula Hastings Nyekanyeka

2008年11月,在馬拉威的電子郵件論壇listserv裡,便有人質疑為何當全球各地都大幅降低油價,馬拉威卻仍毫無動靜,Chinthu Kalua在11月10日的回覆中指出,這與石油生產商反映趨勢於零售價的速度有關,他認為這牽涉到市場力量:

進貨價格得花多久時間,才能反映在市場上,決定了馬拉威何時才會感受到汽油降價,而且各位在電視上看到的油價漲跌都是基於期貨市場動態,故加油站的反應也會比較遲。

這個問題後來也開始在馬拉威平面及電子媒體浮現,迫使政府得透過財政部長Goodall Gondwe回應,據當地網路報紙《Nyasatimes》引述他向Capital FM廣播電台表示,馬拉威目前油價已低於鄰國,再降價會鼓勵走私,對國民不利,他亦指油價已有漲勢,故馬拉威政府希望保持價格穩定。

之後電子郵件論壇Nyasanet出現更多評論,其中一人更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即依照全球趨勢降價,否則在2009年5月19日的總統與國會選舉中,將會引發選民憤怒,這項說法引來諸多回應,正反評價不一。

過去幾天,Boniface Dulani在他的部落格裡重提此事,亦獲轉載於《Nyasatimes》,吸引不少回應,他拿出馬拉威鄰國與美國的油價做為佐證

要求調降油價背後的邏輯相當簡單,2008年6月,國際市場每桶原油價格達到147美元的頂點(每桶約159公升),自然致使全球汽油零售價飆高,馬拉威每公升油價達251.2馬拉威幣,鄰國尚比亞亦漲至每公升420美元馬拉威幣,美國每加侖(約4公升)油價大漲至4.2美元。

他接著對比尚比亞油價調降後的數字,先前該國油價幾乎是馬拉威的兩倍,如今卻已回跌至251馬拉威幣(約1.8美元),而馬國油價始終未變,他亦強調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趨勢相同,兩國亦與馬拉威接壤;他在文末主張,馬拉威應放棄由政府調控價格,讓市場機制左右油價,他亦責怪馬拉威社會未在重要議題上向政府施壓,認為這種情形在尚比亞絕不會發生:「因為尚比亞民眾更積極參與政治決策,並要求政府解釋各種影響人民生計的決定。」

在幾個小時之內,《Nyasatimes》便出現好幾則回應,正反意見皆有,有些人認為馬拉威應依據國情,擬定適合馬國的因應之道,不是為模仿而模仿。

校對: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