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07

報導 來自 一月, 2007

印度: 寫部落格的猴子–主流媒體對部落客的不友善

  22 一月 2007

一份主流報紙中附帶著一篇漫畫,似乎暗示部落客只不過是會打字的猴子,對此Marketing Practice以消費者產製內容媒介(Consumer Generated Media)的觀點,評論了這篇漫畫,「將部落客描繪成猴子,這種意象的另一面也揭露了主流媒體的傲慢:這些編輯認為他們比讀者還要優越?」

世界,見見非洲!報導這塊大陸的新方式

  21 一月 2007

原文: World, meet Africa! A new way of reporting the continent 作者: Rachel Rawlins 譯者: Leonard 校對: Portnoy 閱讀主流媒體對非洲的報導時,許多人常感到沮喪,其中有兩項原因,一是媒體認為值得報導之事通常令人沮喪;二是非洲其實極為複雜活潑多元,主流媒體卻極少涉獵,只用最簡化的刻板印象切入報導。 因此今日路透社啟用「非洲路透社」新網站,著實令人興奮,更讓人驚喜的是,網站內每個國家頁面裡都加入了部落格報導。 例如以下這張截自烏干達的網頁畫面中,在地圖右邊即有標誌著「部落格」的區域,其中列出最近全球之聲內關於烏干達的報導,非洲其他五十餘國內在這個網站裡均有相同版塊設計。 路透社為全球之聲主要資助者,故十分高興見到路透社如此運用其中報導,這也反映出新聞媒體愈來愈重視在地真實聲音,以提供報導內容的觀點、背景與脈絡,路透社聲明中指出: 啟用這個新網站,路透社希望能以更詳細、更全面的角度報導非洲事務,在議題與脈絡提供更寬廣的視野,也深入挖掘各國內部文化,「非洲路透社」網站不僅服務非洲居民,也服務全球關注非洲發展、投資與新聞的讀者… 路透社持續將各界觀點與評論加入新聞內容,故本站也將透過全球之聲的國際部落客網絡,加入各國部落格內容於網站之中。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但之後還有漫漫長路,例如奈及利亞和肯亞等國的部落格社群較廣大、較活躍,有些地區的報導則比較稀少,而衣索比亞和辛巴威等國政府則仍嚴格限縮網路表意空間。 我們希望讓部落客參與這些計畫後,不僅能讓許多被遺忘的人們擁有發聲平台,更可鼓勵他人參加對話,並代替無法自由發聲者向當局施壓。

巴西部落客談查維茲(委瑞內拉總統),盧拉(巴西總統)及以南方共同市場宣言

  19 一月 2007

原文: Brazillian Blogs on Chávez, Lula and the Mercosur Summit作者: Jose Murilo Junior譯者: abstract校對: Leonard 大部份南美洲國家的總統聚集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南方共同市場領袖會議,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再次引人注目。自從他宣佈取消 RCTV的電視執照以及將電信與能源公司國有化後,當地的部落客早已大量撰文討論。在里約舉行的這項會議是絕佳舞台,讓拉丁美洲領袖面對面會談時討論這些 議題,而部落客可以經由媒體的報導追蹤後續。查維茲和巴西總統盧拉的謎樣關係也是一項眾說紛紜的話題。 那巴西呢?面對查維茲違反經濟自由主義、政治自由及合約精神,盧拉政府將如何回應?該插手還是收手?從政治觀點來看,這與意識形 態有關。盧拉一方面發展責任政治,盧拉和他的人民另一方面也希望查維茲的社會主義進展能夠進步,從而擴至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甚至是阿根廷,阿根廷總統布 基納向來是委內瑞拉的盟友,但前提是…無損巴西的利益,也不會損害巴西在南美洲的領導權。從經濟觀點來看,查維茲是一個很好的伙伴。巴西出口到委內瑞拉超 過十億美元,法國和英國身為兩個巴西主要商務伙伴從2006年1月到11月的出口總值是33億美元,所以,對委瑞內拉的出口值不算少。委內瑞拉在查維茲領 導下,己成為巴西商品、勞務以及承包商天堂。ENQUANTO ISSO… – Comentando a Noticia 有些人認為,盧拉似乎對玻利維亞總統厚顏無禮的態度感到困擾,悲觀者確定盧拉因玻國態度轉變而不勝其擾(譯註:拉丁美洲在 2006年的大選中,共選出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及厄瓜多四個左派政權)。雖然相對於態度強硬猛烈的查維茲,美國在仍相信盧拉還算善良,但美國政 府也對於盧拉的轉向感到矛盾。全都是胡說。查維茲只是盧拉的外交方程式中的一個元素。儘管瘋狂、滔滔不絕、不負責任如查維茲,可能為盧拉帶來麻煩,但查維 茲對盧拉仍具工具性價值,兩人並非一正一反。理由很簡單,即經濟相對規模大小不同,縱然查維茲為拉美左派領袖,委內瑞拉也永遠不可能成為拉丁美洲的領導 者。As patacoadas do Mercosul – ou “Lula é chefe de Chávez, não o contrário”- Reinaldo Azevedo (Veja) 無論是盧拉或巴西外長Amorim,從政府內部到外交系統都不承認巴西和委內瑞拉的競爭關係,亦不承認盧拉和查維茲爭做南美洲領導人,但證據顯示競爭確實存在,爭議包括油元、查維茲的個人作風、以及他所稱言推動的理念,過去盧拉和其所屬的工人黨(譯注:Partido...

部落格圈談實境節目老大哥(Big Brother),印度寶萊塢女星希爾帕.謝蒂(Shilpa Shetty), 恃強欺弱以及種族歧視

  18 一月 2007

原文:The Blogospheres on Big Brother, Shilpa Shetty, Bullying and Racism作者:Neha Viswanathan翻譯:abstract校對:Portnoy 圍繞在英國實境節目老大哥(Big Brother)被指控種族歧視的話題,最近顯然占據部落格圈的討論。老大哥是英國公共廣播系統之下的電視台第四頻道的節目。不論老大哥之屋裡頭的言論是否真的涉及種族歧視,個事件已經引起印度和英國的部落格圈在各自的脈絡之下,談論種族歧視的議題,以及他們自己身為印度人或是英國人的經驗。印度寶萊塢女星希爾帕.謝蒂(Shilpa Shetty)似乎是個受害者。在Sepia Mutiny上熱烈討論著 “心胸狹窄的大哥”。在Pickled Politics有著非常活躍的討論,其中一個迴響寫道: 事實是,電視上的確有種族歧視。亞裔社群(僅此一次)團結致提出讉責。 讓我有一天變得歇斯底里超過漠不關心 部落客討論這算是種族歧視或只是純粹的恃強欺弱。也有些部落客半嚴肅地回到原點問道,為什麼這位印度女星會出現在這個節目。而現在更多討論是關注第四頻道如何回應這個議題,以及老大哥之屋裡的室友如何對待希爾帕.謝蒂(Shilpa Shetty)。 談到種族歧視的指控。他們(指室友)的行為絶對是愚蠢無知又卑鄙的,然而事實上,接受這一切的一方是棕色人種,使得種族問題內醞在這整件事裡頭。好比說今天新聞上有人這麼說: “如果他們取笑的是一個法國女孩的腔調,這些人不會被稱為種族歧視,不是嗎?” Bollywood Press談到希爾帕.謝蒂(Shilpa Shetty)每天得到越來越多的報導量。Classically Liberal則評論印度政府顯然是沒別的議題可以關心。Broadcastallense對老大哥這節目有些看法,卻引起一些從未看過這節目的人的反對。 在這天結束之後,第四頻道除了對這件事發表老套的聲明之外不會有任何動作。因為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Bock the Robber認為這次的事件可能是老大哥之屋裡發生了階級衝突。其他人的說法則帶著警告意味,甚至有點嘲諷。 作為一個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對寶萊塢女星希爾帕.謝蒂(Shilpa Shetty)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只要有曝光就好。有誰想過英國的名人老大哥節目裡的一個事件,會霸佔新聞頭條,甚至在國際媒體上的頭條。 Guy Fawkes的部落格談現正在印度訪問的英國財相,Gordon Brown,對此事的回應。Theadagetimes的評論則說Gordon Brown此次印度行籠罩在節目的爭議之下,以及第四頻道如何從這次事件中受益而增加收視率。 在大部份的媒體,Gordon Brown對此爭議發表評論,受到的注意明顯的超過他在星期三於邦加羅爾市(印度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主要發展資訊科技工業),以全球化與經濟為議題所發表的演說。 Diretribe提醒我們對實境節目別期待太高。Paperghost.com則評論怎麼可以有人將無知和愚蠢當作種族歧視的藉口。 有些人試圖以表現出的愚蠢無知和沒有教養為節目招致的評論脫罪,而不是將這些行為視為真正的種族歧視。既然這樣,那好啊,那我們就當作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的人都是笨蛋好了,而不是有智慧的種族歧視! 然而第四頻道的觀眾顯然增加了。有些部落客則是力促其他人關掉電視機,不要助長這個節目。 我不會再看名人老大哥這個節目,或是第四頻道的節目或相關頻道(譯注,第四頻道家族頻道還有E4, More 4, Film 4)。我請大家不要繼續收看這個節目,也不要投票給節目的參賽者(譯注,此節目以觀眾電話,手機簡訊 或數位電視按鈕等投票方式淘汰參賽者)。如果你繼續收視或投票,代表著你支持容忍笨蛋的節目政策、恃強欺弱、和或許是不經意的種族歧視。 L’Amour et...

智利部落客關注玻利維亞動盪

  18 一月 2007

原文: Chilean Bloggers on Bolivia's Chaos作者: Rosario Lizana譯者: Leonard校對: Portnoy 智利部落客很關心玻利維亞目前情勢,部落客Tomás Bradanovic[ES]認為: 玻利維亞如今情況如此可怕,是因為朝野雙方誤解甚深,無法了解對方思考模式,使決策與行為錯誤頻頻,國家也一直都像個坐在金山上的乞丐,總統莫拉列斯心智像個孩童,沒發現自己的行為每天都在助長敵人氣勢,因為政治走向兩極對在野黨最有利。 Libardo Buitrago[ES]則從政治經濟角度出發,談論玻利維亞在貿易組織南錐共同體內關心的議題: 第卅屆南錐共同體元首高峰會將於週四、週五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討論焦點必然集中在是否讓玻國加入,以及經費補助烏拉圭與巴拉圭,以平衡組織內不平衡現象。 Libardo Buitrago後來提及,玻利維亞一方面希望加入南錐共同體,另一方面又想維持在安地斯共同體的會籍。 El Morrocotudo[ES]的Elena Cáceres則記錄將孩子送往玻國大學念書的智利家庭: 我們與Pereda的家長訪談,他們已將孩子送往玻利維亞攻讀心理學學位四年,他們說「這種例子又不是第一次發生,幾年前也曾有 類似情況,道路遭封鎖數日,讓我們無法得知孩子任何消息」,家長確實會很擔心,雖然孩子與朋友同學在一起,但家長仍舊害怕因為某些無關的政治與社會因素,卻要由孩子付出代價。

伊朗: 總統訪問拉丁美洲

  18 一月 2007

原文: Ahmadinejad Goes to Latin America作者: Hamid Tehrani 譯者: Leonard 校對: Portnoy 伊朗部落客最近討論的重點,聚焦於總統阿曼尼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訪問拉丁美洲,以及國內政局問題日增。 知名漫畫家與部落客Nikahang用畫作表達對總統核能政策的看法。 Rozmaregi[Fa]對於阿曼尼內賈德訪問拉丁美洲時,竟然會與共產主義領袖為友感到驚訝,他認為過去何梅尼與切.格瓦拉可能想都沒想過會發生這種事情。他指出: 阿曼尼內賈德與拉美左派領袖都是民粹主義者,所以願意用盡方法吸引群眾,在他們眼中,美國和資本主義體系是共同敵人,所以雙方遺忘了意識型態歧異,從而團結在一起。 Blue Future[Fa]表示,和奧蒂嘉或查維茲等拉美左派領袖相比,阿曼尼內賈德的意識型態相去甚遠,他也覺得伊朗政府政策讓國內貧民不減反增: 阿曼尼內賈德過去曾表示,與其佔領美國大使館,不如攻佔蘇聯大使館,可見他們認為社會主義才是問題所在,伊朗宗教人士理應與資本主義較易往來,而不是社會主義。 Molla Hasani語帶諷刺地說,伊朗可能會與古巴達成重要商務協議,比如說出口糖果到古巴之類[Fa]。 Jomhour提及阿曼尼內賈德的個人風潮在伊朗已經告終,就連宗教領袖都批評政管理不當和通貨膨脹嚴重,他也指出,保守派期刊《伊斯蘭共和》也呼籲總統在核子議題上不再發言[Fa]。

西非掃描:什麼是NOSPETCO? 援助無用、多貢建築、與觀光治療

  17 一月 2007

原文: West Africa: What is NOSPETCO?, Aid Does Not Work, Dogon Architecture and Tourism As A Therapy 作者: David Ajao 譯者: Leonard 校對: Portnoy 以下介紹本週西非部落圈的動態,第一站是奈及利亞,當地部落客都注意到NOSPETCO,但什麼是NOSPETCO?根據Deolu Akinyemi的說法: 如果各位沒聽過NOSPETCO的話,這是一種投資商品,如果人們投入45萬奈拉(奈及利亞幣),每個月能夠獲利4萬奈拉,這種 商品採取合資企業模式,讓投資者與企業所有人共享獲利,這種方式非常適合虔誠的穆斯林,因為根據伊斯蘭教信仰,他們不能用錢滾錢,只能投資與他人共享獲 利。 他後來又寫了篇文章題為「NOSPETCO還能撐多久!」: 人們得要有智慧,才懂得問對的問題、才知道何時進場、才知道何時出脫,如果問問現在45歲到60歲的民眾,他們肯定記得七零和八零年代的金融公司經驗,也記得有多少百萬富翁一夕之間變成乞丐,若不懂得回顧歷史經驗,一定會讓歷史重演! 他的深入分析也值得一讀: NOSPETCO是高風險產品,若要投資就得張大眼睛、保持警覺,有個叫Ade的人在有個部落格(註)上留言,他就運用策略得當,但今日要再模仿他可能沒這麼簡單,我以前也曾經捧著大把鈔票在市場殺進殺出,不過最近有些現象發生,依我的淺見並不適宜投資。 另一位部落客Timbaland則問:「NOSPETCO該脫手了嗎?」: 我後來注意到,這項投資產品的進場門檻從30萬奈拉增至45萬奈拉,我和幾個朋友原本打算籌措一筆私募基金加入投資,但後來因為某些因素而停擺了,門檻提高也是其中一項原因。 後來我及時在部落格上找到Deolu Akinyemi 寫的文章,得知這個發財夢可能很快就會結束,如果他所言屬實,NOSPETCO可能很快就會消失於市場上。 在這個商業與財務的世界裡,Emmanuel Oluwatosin問的是:需要商業導師嗎? 各位正打算做生意嗎?還是已經開業了?情況是否與各位計劃相?這時就該尋找一位導師,讓他為各位指點迷津、從旁指導,讓各位更聰明、更有效率,如果站在導師的肩上看世界,就能避免重蹈覆轍,還可以更早成功。 這些人其實就在各位身邊,但首先各位得先想清楚,到底希望從導師身上學到什麼? 他之後在文中提出關於潛在商業導師的建議。 非洲援助事業與喀麥隆的平權反歧視行動 接下來的話題仍與錢有關,但地點移至喀麥隆,部落格Enanga’s Pov重新整理了「非洲報告」組織所發表的報告內容:外援:這種「幫忙」根本沒幫上忙 非洲援助事業總值高達數十億美元,但大多數都以失敗收場,出問題的不只是援助事業內部,許多非政府組織亦然,不過他們當然不願承 認失敗,不願承擔成效甚微的責任,這些組織結構封閉,無論是聯合國發展計畫或雙邊機構都一樣,永遠都說:「只要給我們更多錢,我們就能完成工作…」 他們常說這句話,對吧?但其實真相並非如此,近年來有關於非洲的非政府組織數目快速增加,讓他們掌握龐大權力,但這些組織順應責任調整的動作卻很緩慢。 Home...

阿富汗: 鬥雞/寒冬/邊界管理

  17 一月 2007

原文: Afghan Whispers: Cock Fighting, Winter, and Insecure Borders作者: Hamid Tehrani譯者: Leonard校對: Portnoy Afghan Lord提及阿富汗出現鬥雞的新運動,各位可以在他的部落格裡看到鬥雞過程片段,他表示: 鬥雞(Morgh Janngi)是種傳統冬季運動,就像鬥犬、鬥駱駝、賽驢一樣,阿富汗各地男性會帶著他們最棒的公雞前往喀布爾,這項活動也只准男性參加。鬥雞規則複雜, 過程野蠻殘忍,也可能牽涉大額賭注,許多參賽者背後都有非正式的後援團體,不僅參與賭注,也時常爭辯勝負結果。鬥雞過程中若見血,主人會將雞隻抓出比賽場地,含一口水噴在鬥雞臉上,一方面幫雞隻療傷,另一方面也讓牠們恢復活力。鬥雞除了比賽勝負,通常也與金錢輸贏有關,有時一場比賽賭注達2000至 4000美元,甚至某些場次競爭較為激烈,賭注更超過5000美元。 在此有鬥雞照片供各位點閱。 Onne Parl是位阿富汗自由作家與部落客,她認為對許多阿富汗及各國民眾而言,寒冬才是主要問題: 我們一同歷經酷寒,阿富汗似乎沒有雙層玻璃窗戶這種東西,所以人們使用塑膠布蓋住窗戶,這在當地非常普遍。 最近阿富汗政府與聯合國拒絕巴基斯坦的計畫,該國與阿富汗交界長達2400公里,原本打算在「特定地區」邊界處築起圍牆及埋下地雷,「西方筆記」部落格支持巴基斯坦政府作法,強調有些邊界地區部落專門從事偷渡商品與毒品,各位在部落格裡可見到部分圖片。

孟加拉: 緊急狀態下,部落客取代媒體

  15 一月 2007

原文: Bangladesh: State of emergency, bloggers as information source作者: Rezwan譯者: Leonard校對: Portnoy 孟加拉最近歷經巨變,上週四晚間,總統阿梅德(Iajuddin Ahmed)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同時辭去過渡政府領導人職務,這也是在野聯盟最主要的抗爭訴求;除此之外,阿梅德也將1月22日的大選延後舉行,據說這項決定背後充滿各方勢力斧鑿痕跡,Drishtipat Blog快速整理了緊急狀態宣佈前的各項事件。 軍隊占領街頭,並在晚上十一時至清晨五時實施宵禁,禁止孟加拉十多家民營電視頻道報導新聞,官方也建議平面媒體,不要刊登任何批評政府行動的言論,由於孟加拉網路普及率不到1%,全國陷入資訊真空狀態,人們不斷希望透過各種管道得知國內局勢。 部落客則負起收集資訊的任務,並發表對於相關事件的看法,英國《衛報》新聞部落格認為,孟加拉部落客是這場政治黑夜中的明燈,讓世界透過網路了解當地情況。 隔天政府解除宵禁與媒體禁令,先前宣布禁令的總統顧問因引發爭議也丟了官位,政府逮捕涉嫌貪污的前任與現任官員,廣受民眾讚揚。 有些人認為,如果不是這麼臨時與意外,孟加拉民眾可能反而會歡迎政府宣布緊急狀態,因為這至少能使罷工與交通封鎖情況暫時消失,不過現在人們最擔心的是,這紙命令剝奪民眾所有基本權力,並讓行政機關地位高於法律,政府可藉此控制、干擾與阻擋新聞訊息,使資訊無法透過郵政、廣播、電訊、電報、傳真、網路與電話傳遞,且任何人在緊急狀態期間若批評政府,都可能面臨嚴重刑罰,甚至遭判處死刑。 有些部落客開玩笑說,他們現在只能寫寫性生活或三餐內容,以免談論政治會惹來麻煩,不過其實部落客並未因此停下批評時政之筆。 Serious Golmal的Sid想問: 究竟是孟加拉的民主制度失敗?還是政治人物使孟加拉民主潰敗? 總統已指派新過渡政府領導人與五名顧問,並獲得在野勢力與一般大眾背書,人們則期待很快能舉行公平、公開、公正的選舉。 還有些人在論辯:政府是否以緊急狀態之名,行戒嚴之實?而總統是否無法完全掌控軍隊,縱然此事為真,有了泰國無血腥政變的前例,孟加拉人民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並不反對由軍方穩定局勢,這可能也是孟加拉能在選後回歸民主的唯一機會。

馬來西亞:馬國南部遭遇第二波洪禍

  13 一月 2007

原文鏈結:Malaysia: Second wave hit Southern Malaysia作者:SK Thew翻譯:rungheng校對:Portnoy 在馬來西亞慶祝2007年新年到來後的幾天,馬來西亞南方的柔佛州因連續的大雨導致第二波洪水的衝擊。 youtube用戶debbieseraphina從後車窗所拍攝到的洪水影片 直至今日,馬來西亞其中一家主要報紙The Star日報的簡訊服務警告報導了在柔佛州遭遇洪水衝擊的受害者,隔夜的數量已遠超過兩倍,達50,172人分別在208個救災中心。在首府新山附近的區域則受到最嚴重的衝擊,已超過20,000人被疏散 總理Abdullah Ahmad Badawi保證政府會提供洪水受害者協助,並承諾額外發放給每一個受災家庭500令吉(美金142.245)。一個扶植村莊計畫已經成立,目的是協助洪水受災者,馬來西亞人也呼籲各界慷慨捐獻。 部落客xpyre在影響最深的地區哥打丁宜受困,直到當局清理出一個出口,並允許恢復交通,他才得以離開。部落客Linken Lim也被困在受到洪水影響的區域,寫了一篇文章談這不斷重複發生的狀況,並也透過發表了另一位部落客Marina Mahathir需要公眾捐助的消息。 Mom's日報因洪水而感到悲傷,並且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非營利組織(NGOs)及團體在慘劇發生的此時此刻,還在那推廣自然哺育,以確保嬰兒的生存。甚至一向幽默的Rojks日報也特別表彰kukujiao.com,因為他實際奉獻自己,去幫助洪水受害者。馬來西亞需要更多的像他這樣的撒馬利亞人! 同時,馬來西亞紅十字會(MCRS)正在向大眾發起募款活動,包括了私人機構、企業、組織等,希望募得到大筆的募款,協助馬來西亞紅十字會基金,以提供那些遭受洪水禍害的人民財務和心理上的協助。 所有的現金捐獻將可以在納稅時獲得抵免,可以捐給: “馬來西亞紅十字會組織”或馬來西亞銀行A/C No-5144 20010 3788或致電+603-42578726,或傳真至+603-42573 537(營運室)以了解更多資訊。

哥沙班巴的輓歌: 玻利維亞部落客的回應

  12 一月 2007

原文:Cochabamba in Mourning – Bolivian Bloggers React 作者:Eduardo Avila 翻譯:yourpapa 校對:Portnoy 照片:PAZ(和平)經過Flickr使用者Miskifotitos同意後轉貼 “人民vs.人民” (Pueblo vs. Pueblo) 這段發表在Voz Boliviana部落格裡的文章,描述了發生在哥沙班巴,這座在玻利維亞境內第四大城裡人民團體間的衝突。事件過後所留下的是兩具冰冷的遺體,傷者近200人,以及無盡的仇恨與哀傷。悲劇起因於發生在哥沙班巴市中心廣場(14 de septiembre)的抗議活動,抗議群眾要求反抗中央政府的該邦(高於省級)首長:Manfred Reyes Villa下台。這位首長曾經要求在自治議題上舉辦全邦性的公民投票,因為他認為邦政府應該在政治與經濟上有更高的自主權。在2006年年中,多數該邦選民在此次全國性公投裡,在自治議題上投下了否決票,而全國九個邦當中,則有四個邦投下了贊成票。在政府許多社會運動派人士以及古柯農聯盟將這次公投結果視為對中央政府的挑釁。 大部分古柯農民來自於Chapare省的鄉村地區,他們南下進入該邦首府:哥沙班巴。而在那裡的大部份選民正巧在上次大選支持地方政府自治。古柯葉農民開始在廣場聚集,並且與警方發生衝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是激起這次暴動的元兇,最後演變到市政府遭焚的地步。此時,城市中幾個重要的節點被封鎖,所有的車輛與貨物禁止進入市區。正當情勢逐漸加溫之際,一個自稱 “民主青年” (Juventud por la Democracia)的團體宣稱將舉辦和平遊行,然而這項活動馬上變質為群眾間的對立。民主青年團表示如果聚集在市中心廣場的群眾(古柯農聯盟)不自行撤離,他們將以武力方式驅散這些民眾。到了星期四傍晚,兩方人馬在El Prado大道上相遇,衝突於焉展開。事後,現場遺留下兩具死屍,一個遭槍殺,另一個身上有多處砍傷並遭勒息至死。 這件事在玻利維亞部落圈裡激起許多迴響,許多部落客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試圖解釋該衝突。人們開始問:是誰挑起了這場衝突、以及誰該為這項悲劇負責。Alvaro Ruiz Navajas 在他的部落格Off-Topic裡以自己的觀點寫下了 “常被問到的問題” 這篇文章. 而在部落格Voz Boliviana裡,該部落主則堅稱這是一次:中產階級與貧民之間的對立。 無疑的,昨天發生在哥沙班巴的慘劇源自於兩個不同政治傾向的團體。中上階層的人們與窮人間展開對立,到最後,事情演變到封街、暴力衝突、示威成為理所當然…由於他們(窮人)悲慘的經濟處境,使他們甘冒失去一切的風險與對方拼命:他們已沒有什麼好輸的了。 而對於那些中上階層的人們,他們思考的處境其實也相去不遠;他們發覺從該政府取得權力以來,其實自己就一直在玩選邊加碼的遊戲。在分析這件事情時,如果只看到這些中高階層民眾支持反對勢力,便將他們視為右翼份子,顯然沒有掌握到事件的核心。這些民眾表現在外的是一副左翼份子的模樣,然而他們所支持的對象卻是代表穩定與和諧的勢力,而這正好是機伶的右翼份子會有的作為。 一股希望情勢能盡快穩定下來的浪潮,在玻利維亞部落圈裡四處翻騰。許多部落客在第一時間紀錄下此時人們對這件事的反應。 Gabriel Iriarte 藉由一通他當天下午所接到的電話,概述了人們當時沸騰的情緒。 今天下午四點四十五分,我的手機接到一通來電,到現在我都還留著那通電話號碼-70741740。那個男子告訴了我他的名字,他姓Coronel,他說:”Gabo! 我們去參加民主青年團舉辦的遊行,順便教訓教訓那些鄉巴佬!”我不知道這傢伙是怎樣拿到我的手機號碼以及他是怎麼知道我名字的。在驚訝之餘,我不知道該如何回他話,於是我開始跟他胡謅說我從來就沒聽說過有Gabo這個人,接著,我掛斷了電話。我想他大概覺得莫名其妙吧,反正那不是重點。配備了擴音器的車陣開始向北一路召喚群眾,事發後,傷者約百名,死者二人。總歸一句話:這個城市的首長真是個無恥之徒! 他竟然放任民眾動手驅離那些在廣場上的農民!(這些農民不也是居住在同一個邦的公民?難道他們就沒有權利在城裡表達他們的訴求?) Flickr 使用者 jorge,也就是 miskifotos...

孟加拉:部落客論辯海珊與布希孰惡

  12 一月 2007

原文: Bangla blogs debate: Saddam or Bush – who is more guilty?作者: Aparna Ray譯者: Leonard校對: Portnoy 2006年以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絞死的大新聞告終,行刑畫面透過網路流出,讓許多人不滿海珊死前遭到羞辱,孟加拉部落圈也是批評砲聲隆隆,許多部落客感到憤怒,竟然選擇在重要的伊斯蘭宰牲節第一天行刑,影片更是火上添油,儘管死刑是由伊拉克政府執行,眾多部落客依然指控美國參與其中,並譴責絞刑不該存在。 Ali除了評論行刑影片,也表示人民的怒火蔓延到伊拉克街道上,他更認為美國總統對伊拉克政策失敗,才造成無可計數的傷亡。 Anrinya與Abu Saleh表示,與其說海珊是在公平審判下受死,不如說這是一場謀殺,Saleh也覺得美國決定的處決日期對穆斯林整體是項警訊,他在文章中抨擊美國進攻伊拉克,呼籲穆斯林團結抵抗外侮。 Fajle Ilahi亦懷疑行刑日期背後有陰謀,他也藉機反思伊拉克在後海珊時代的動亂情況,怪罪美英聯軍為安撫猶太裔與反伊斯蘭游說團體,便出兵毀了一個伊斯蘭國家,他也反問,若海珊理應為殺害148個人而死,布希與布萊爾致使更多人民死難與伊拉克動盪,又該受到什麼懲罰?Ilahi亦呼籲穆斯林團體對抗西方攻擊。 還有些部落客承認海珊確有犯行,但在絞刑畫面流出後,也對海珊有些同情,無論是影片內容或是行刑日期,都似乎要將他塑造為窮凶惡極之人,隨著網路討論日增,有些人甚至開始稱海珊為烈士,因此Alvi建議大家反省,強調在批判布希的同時,人們也不該美化海珊,畢竟他仍是個殘暴的獨裁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處決畫面也讓人們開始討論死刑該不該廢止,Trivial Bytes引用印度數項前例,質疑死刑究竟能否有效嚇阻民眾,又或者該重新思考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