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六月 2007

報導 來自 19 六月 2007

孟加拉:天災與部落客之責

  19 六月 2007

上週一大雨引發土石流,掩埋吉大港山邊數十間貧民房舍,造成至少134人死亡,這就像是我們每日所聽聞的不幸消息,身為部落客,各位有何反應? Arild Klokkerhaug是位企業家、部落客,也是孟加拉最大部落格平台Bandh Bhanger Awaaj的老闆,此次他再度身先士卒,希望展現部落圈面對此種悲劇能有何作為,他在自己的部落格裡表示: 有多少位部落客住在吉大港?各位當地人能否告知現場的狀況與訊息?吉大港的部落客能否團結發起活動?例如動員民眾提供糧食與衣物給災民?請試著讓各位的文章登上媒體、提出建議、親身協助,也將災情回報至網路上,我想大家都能這麼做。 他也呼籲大家採取行動: 這是部落圈的潛在力量,我們也該為此團結!部落客起來吧,讓我們一同組織活動、撰寫報導並伸出援手。 Arif Jebtik回應上述發言,批評部落客未盡責任: 我們忘了那些雨中滂沱的無助人民,因為他們從不是我們討論或風雅高尚論辯中的主題,祖國對我們是個重大議題,然而我們卻輕易遺忘祖國子民。 這些發言確實發揮龐大影響力,Bokolom等部落客開始思考如何拯救吉大港水患災民,要求停止砍伐山林以避免土石流再發生、如何協助受災戶等。   Arild Klokkerhaug與其他部落客前往吉大港,並報導當地實際情況,孟加拉部落客與全球學生也開始為災民募款,Trivuz提到個人該如何省下錢協助災民,比如說減少吸煙量、喝茶次數、講電話時間等,他也報導第二批部落客的行動,照片請見此。   Arild Klokkerhaug指出還有更多潛在力量: 無論在網路上或現實生活中,部落圈都能夠團結與動員幫助他人,這些災民未來需要長時間援助,無論是明天、下週、下個月、明年,這個叫humayun的男孩還是在這裡,他能代替母職照顧弟弟嗎?他能讓弟弟長大成人後,符合母親當初的期望嗎?部落圈能提供時間、力量與建議,幫助此次與未來無數次災禍的受害者。 身為部落客,你可曾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作者:Rezwan 校對:Portnoy

伊朗 : 專訪丹麥的伊朗部落格研究者Caroline Nellemann

  19 六月 2007

丹麥籍的研究者Caroline Nellemann剛完成她的以伊朗部落格為題的碩士論文研究,並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參與哈佛法學院的柏克曼網絡與社會中心(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她最近前往伊朗,以便與當地的部落客有更多的接觸,並且更了解伊朗。在這篇專訪中,她跟我們分享了她的想法,照片以及研究經驗。 這張照片是拍攝於頒發給各類最佳伊朗部落格的活動- The Frogomist Award (Golden Frog)。Caroline帶著背包站在第二排右手邊。 請向讀者自我介紹,告訴我們你所關注的部落格寫作,特別是伊朗的部落格 我剛完成以伊朗部落格圈為關注焦點的碩士論文。論文的目的,在檢視部落格如何成為公共領域的一部份。因為下列的幾個理由,伊朗是用來檢驗此一目的的有趣例子。首先,波斯語部落格在伊朗以及海外伊朗人(Iranian Diaspora)之間被非常廣泛地閱讀。其次,在一個公共討論受限制的國家,檢視部落格作為一種另類及較自由的媒體會是有很意思的。當我談到公共領域,在這個研究的脈絡之下,主要指的是新聞。 我從丹麥駐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大使館得到一筆研究經費,以促進丹麥和伊斯蘭世界文代和學術交流為目的,在四月時前往伊朗三週。當我到達伊朗時,我完全被當地的友善和好客的氣氛所包圍,並且被當地的許多矛盾激起好奇心,像是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間的對比。 伊朗部落格有趣的特色是什麼? 部落格在伊朗媒體上是怎樣的呈現? 可惜的是,我看不懂波斯文。不過我看了一些經過翻譯的部落格,以及某些以英文書寫的伊朗部落格。我最開始的資訊來源,是透過和伊朗部落客討論他們部落格的內容,以及他們書寫部落格的想法和經驗。在伊朗,我也和十位部落客見了面。這特別要感謝過程中許多人的幫助,包括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的Hamid Tehrani。我所見到的部落客們在性別和年齡上有著非常不同的輪廓。他們之中的某些人關注社會和政治議題,另一些人則較為私人一些。 雖然改革派報紙有專欄討論最近部落格圈在聊什麼,但在伊朗的主流媒體上,部落格似乎不在他們偏好的主題清單上頭。我所訪談的人之中,有人解釋說,部落格在伊朗的媒體上被描述成富裕年輕人間的一種現象。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給人的印象是當局並不對於推廣部落格這樣的媒體感到興趣。另一方面,現任伊朗總統推出了他自己的部落格,以及並辦了官方的部落格節活動,頒獎給伊朗最佳科技和宗教部落格。這樣的行動,應該放在伊朗當局持續提升網路過濾的等級,以及沒有網路速度超過舞秒128 kb之下來看。令人爭議的是,這樣對部落格及網路的雙面取向,反應了伊斯蘭國家的傳統和現代之間持續的分裂。  此次伊朗之行,你是否發現到西方媒體中呈現的伊朗和真實的伊朗社會存在著根本上的差異? 在我前往哥本哈根機場去伊朗的途中,計程車司機問我要去那裡。當我告訴他我要去德黑蘭的時候,他覺得我一定是瘋了才會想要去那裡。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但我相信西方媒體所呈現的伊朗面向十分侷限,不能完全呈現它複雜的社會。同時,我認為這也是伊朗當局想向世人呈現的單一面向伊朗生活圖像。當我在伊朗的時候,我感覺到很多人關心西方媒體如何描繪伊朗及當地人民。他們很希望能指出伊朗社會中正向的部份,並要求「事件的其它面向」能被更多的人所知曉。 我們要如何建立西方和伊朗部落客之間的動態橋樑 許多與我對談的部落客,儘管英文能力非常好,他們仍以波斯語寫作部落格。他們認為,他們所寫作的主題大多和伊朗內外波斯語系的讀者相關。一些部落客表示他們不想再加深西方對於伊朗的負面形象。為避免招來不必要的外來批評,他們寧可將評論留給伊朗人自己。 另一方面,我相信部落格是反對偏見的一種方式。部落格圈能讓多元意見在其間交流,以去除偏見。大部份與我對談的部落客表示,不論是否同意所閱讀的部落格,他們仍然會參與部落格圈(的事物與討論)。這顯示部落格圈不僅是可讓意見自由參與的,同時也推展關係的建立,讓人們更耳聰目明以成為更有政治意識的公民。閱讀伊朗的每日生活以及瀏覽德黑蘭的照片部落格,也許會改變西方關於伊朗社會的想法。我所接觸到的其中一位部落客,在閱讀過自願穿戴頭巾(hejab)婦女的意見後,對於戴頭巾這件事有了更微妙的視野。 有什麼想法要和全球之聲的讀者們分享的嗎? 在伊朗之行後,我的論文結論有一些些改變。在我出發之前,我對藉由網路及部落格圈來改變民意是感到樂觀的。現在我還是保持樂觀的態度,但可能更實際一些。雖然虛擬和現實的世界是相互連結的,但它們之間還是有著重大的區別。一方面,網路可以對人們之間的溝通有正面的影響,但要延伸到網路空間之外的現實生活來說則是另一回事。由於科技媒體只是社會互動的工具,部落格所具有社會變革的潛力端賴這個媒體如何被運用。和其它的媒體一樣,社會的脈絡決定了部落格如何作用為公共領域的一部份。 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Pippe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