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07

報導 來自 九月, 2007

全球之聲一週間 0924-0930

30 九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部落格向來是各項街談巷議匯聚之處,無論保守、開放、激進、溫和言論均可在此各抒己見,對於時勢及現局,各國部落客的看法也大異其趣。女性、同性戀者、原住民都是存在於社會中的族群,但仍不時遭到他人異樣眼光看待,或甚以言語或行動貶抑,雖然今日許多女性擁有平等受教權,在事業上也算功成名就,可是在部份社會仍受輕視,殺害女嬰的消息仍時有所聞;如果遇上看不順眼的人,各位會如何處理?伊朗總統選擇否認,聲稱該國境內沒有同性戀,科威特部分人士則主張將同性戀者驅逐出境;瓜地馬拉則因為出現原住民總統候選人,再加上最近聯合國發表「原住民權宣言」,讓人再度關注原住民受歧視議題,雖然最後原住民候選人得票頗低,不過仍有許多人認為,透過選舉,讓人有機會暢所欲言、表達意見,也是破除刻板印象的契機。 很多人過往對非洲知之甚微,然而透過部落格的交流與整理,除了蘇丹種族屠殺、辛巴威通貨膨脹高居世界第一之外,人們也能看見非洲其他面向的生活,例如環保課題也逐漸在非洲抬頭,社會大量使用石化燃料造成問題,各種污染也正襲擊非洲各地,危及環境安全及人身健康;從官方資料來看,非洲多國經濟數據或許仍然低落,但其實社會上還有許多非正規經濟不斷流通,是市場運作的重要模式,也有學者反對消滅非正規經濟,認為是社會解決或避開制度弊病的有效方式,事實上這並不是非洲獨有現象,無論何時何地,都存在諸多經濟統計無法盡納其中的活動。 也是因為網路及部落格,讓人們身處各地,也能同樣猶如親至現場,從有關俄羅斯可再生能源會議的報導中,我們似乎看見相關研究未來的面貌與可能;要進入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或許不易,但透過與會者的連線和即時訊息發送,對於各國態度是關切、漠視或推諉卸責,我們也能得窺一二;當然,我們也是因為網路科技的傳輸,才得見緬甸民眾加入僧侶一同遊行及遭驅離的畫面,那一切尚未落幕,希望眾人能夠平安。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

孟加拉:生活、部落格及女權

  30 九月 2007

為什麼要寫部落格?是為了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抑或對天下大小事情提出想法?或者部落格其實是種自傳?部落格能成為一種文學類型嗎?Suman Rehman標榜自己是個「上傳者」,而不是一個憂鬱的部落客,為孟加拉的這場辯論起了頭。 當論及部落格寫作,能忽視部落格寫作工具不談嗎?Kherokhata審視在孟加拉相當普及的輸入軟體Avro keyboard,據說Avro最新的4.5.1版本有很多功能,不過有些功能非常冷門,如果去掉會比較方便下載使用。而此軟體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著眼於面板及轉碼等功能。 部落圈的其他角落,則從宗教與進化論的觀點,辯論著人類演化的過程中,究竟有無超自然力量的介入?Diganta認為,人們應該開明地面對科學理論,別盡埋首於信仰教條之中;部落客Eskimo則在回應中指出,進化論並不完全具備科學根據,將其冠以「科學」名號、奉為圭臬,並不合理。Balai幽默地表示,宗教是以神之名將生命法則「簡化」,以後若是遇到爭議,就可以跳回那「簡化」的方針。 在國際上,有兩位女性當選為總統,在孟加拉部落格圈引爆性別議題的討論。Ahmed Fahrukh指出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是智利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而Pagla Babu則提起國大黨的帕蒂爾(Pratibha Patil)成為印度首位女性元首,並透過一張圖片告訴我們,他對新上任的帕蒂爾有何觀感。 Rekchowni談起中國女演員徐靜蕾,根據Technorati的數據,她的部落格是2006年年中的人氣王;Fahrukh則指出,當全世界都聚焦於沙烏地阿拉伯婦女所背負的層層枷鎖時,統計數據卻顯示,這些婦女其實財力雄厚,並成功地成為醫師、教師等,也勇於在商場上廝殺;報告指出,至少有56%的沙烏地阿拉伯婦女擁有學士學歷。然而儘管有這麼多成功女性的故事,正如Ashraf Rehman所示,那些將女嬰墮胎、甚或殺死新生女嬰的行為還是無法停止。 原文作者:Aparna Ray 譯者:dreamf & FoolFitz 校對:Leonard

巴林:貪污持續惡化

  29 九月 2007

部落客Mahmood Al Yousif指出,巴林在全球貪污指數名次再度下滑,2007年名次同樣大幅倒退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巴林、貝里斯、不丹、約旦、寮國、馬爾他、模里西斯、阿曼、巴布亞新幾內亞及泰國。

俄羅斯:可再生能源會議

  29 九月 2007

Web2.0終於降臨巴爾幹地區,入口網站SeminarskiRad.com基於分享原則,並設計免費課程供塞爾維亞學生學習,近來快速竄紅,幾天前,該網站在Blogger平台上建立部落格副刊(塞爾維亞文,SRP),報導與塞爾維亞年輕人相關的話題。 首篇文章[SRP]由共同創辦人Milos Stefanovic(代號Kiskovic)撰寫,報導最近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辦的可再生能源會議,這場會議希望教育年輕科學家落實環保,以下是該文的翻譯: …可再生能源是地球的未來,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應做領頭羊,教育年輕的發明家,「歐洲可再生能源教育網 絡(EURONETERS)」於9月3日至7日在莫斯科集會,…來自馬其頓、立陶宛、希臘、塞爾維亞、白俄羅斯及俄羅斯的教授群集於「全俄農業電氣化 研究院」開會,太陽能任務小組會議結束後,接著便是教育網絡執行委員會的會議,來自歐洲各國立大學的教授自願熱心參與,不僅關注未來發展,也建立共同學習 教程,包括印行新手冊、成立線上實驗室、投資實驗室器材等,期望學生在進行創新計畫與機會時,整合研究與可再生能源應用。 今日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風力、水力、太陽能、生質燃料與地熱能,1990年至2003年間,可再生能源佔德國全國供電比例由不 到3%增至近9%,同期德國電力消耗增加淨額為5%,發電過程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減少約13%。根據英國的「可再生能源責任法」,合格的電力供應商必 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供電比重;「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亦將推廣永續及可再生能源列為優先目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再生能源與農業電氣化單位在莫斯科的主席是Dmitry Strebkov教授,他也主持EURONETERS太陽能小組的會議,會議中發表數篇報告及教學法,科學家圍坐在圓桌旁交換經驗,對話一直持續到學生研 究展示間。Igor Tyukhov教授研究太陽移動對太陽能板影響的教學法,他也向與會者講解教學法內容及參與者;主辦單位也讓與會人士前往參觀製造太陽能板的實驗室,這些 面板之後組合為太陽能集中器,便可提高電力產量,這個裝罝最高可生產100萬瓦特的電力。 EURONETERS執行委員會會議則由組織主席Spyros Kyritsis教授主持,科學家們同意經少部分修改後,繼續實行原有計畫,他們也以掌聲恭喜成員達成多項成就,包括新完成的數件教學工具、Kiril Popovski及同僚完成的地熱能專書、Strebkov與Tverjanovich完成的太陽能集中器專書、Arbusov與Evdokimov撰寫 有關太陽能光伏(photovoltaics)的著作、Axaopoulos與同僚對太陽能熱轉換的著作等,Vytautas Adomavicius強調氫能對未來的汽車產業發展十分重要,Viktor Bashtovoy教授則表示,只要擁有適當科技,生質能便可有效供應暖氣及發電使用。 Petros Axaopoulos展示太陽能教育軟體,以提升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教學品質。 Milorad Bojic提及讓學生進行線上實驗的可能性,透過網路讓各研究機構分享實驗過程與成果,學生便不需長途跋涉至其他地區展示研究結果。 這些教學素材廣泛使用在義大利與瑞典多所大學,位於哥斯大黎加聖荷西的聯合國和平大學亦採用相同素材,因為學生相當滿意這些教學法,故執行委員會鼓勵增加更多教學活動。 原文作者:Ljubisa Bojic 校對:Justin

阿富汗:猶記9/11

  27 九月 2007

六年前的今天(諷刺的是也是個星期二),十五位劫機者劫持了四架民航機--二架撞擊世貿中心,最後造成大樓在火焰中倒塌,將近三千人喪生;另一架撞擊美國 國防部五角大廈,我家人中的數名友人因此生去性命;最後一架則在與劫機者搶奪飛機的控制權後,賓州的郊區墜毀,九十三名乘客喪命。這在美國歷史上成為一大 諷刺,許多人將之與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相提並論,而這也喚起了許多美國人對境外事件的關心,並引爆了長達一年的戰爭,也讓外交政策產生重大的改變。 從美國的觀點來解讀這起事件,在後9/11時期逐漸形成的政策上,再也無法揭示不同層次的辯論思考(雖然New Yorker in DC 確實提出寬容且正面的訊息)。而備受美國人矚目的阿富汗,最近被前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 )描述成是「大成功」?Nasim Fekrat 有篇動人的文章是關於「大成功」之於他的意義: 如果9/11事件不曾發生,今天阿富汗還在野蠻粗暴的塔利班(Taliban)政權控制之下。將近百分之九十的阿富汗在他們的控 制之下。今天,許多阿富汗人說,真主保祐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ndin),是他主使攻擊世貿雙塔,引導世人注視我們在水深火熱中的國家;阿富汗人也說,真主保祐美國,他們拯救了我們的生活,帶來民主、自由和安 全。我想說的,不是北約和國際部隊執行任務的過程與成就,而是:9/11對阿富汗以及其人民的重要性。許多阿富汗人說,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不是在9/11 事件中,受到攻擊的紐約世貿大樓和華盛頓的五角大廈有多少人傷亡,而是美國拯救我們的生活以及解放我們的國家。 要了解他所想要表達的意義,Fahim Khairy 將9/11攻擊放在塔利班手上恐怖的一年之脈絡下: 另一件在阿富汗的恐怖份子攻擊,摧毀了在第六世紀時所建立的 巴米揚大佛(Buddha of Bamyan),它是位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揚山谷的山崖雕刻。這些雕刻顯示了經典混合形式的希臘式佛教藝術。 二名宣稱是來自摩洛哥的比利時籍阿拉伯人,以自殺攻擊謀害了反恐(塔利班)第一領導人與北方聯盟首領的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Ahmed Shah Massoud)。 但他們的護照最後被偷了,而他們的國藉是突尼西亞。這二名攻擊者佯稱要訪問馬蘇德,攝影師身著炸彈腰帶、或將炸彈裝設於攝影機上,在訪問的過程中引爆。馬 蘇德一輩子都在抵抗入侵的蘇聯、凱達組織(Al-Qaeda )和塔利班勢力,終其一生與妻子及四名孩子住在泥土屋中。 人稱潘傑希爾之獅(Lion of Panjshir)的哈邁德.沙阿.馬蘇德,蘇聯的眼中釘、且是站出來對抗塔利班直到最後的人(當然除了北方聯盟的主要成員、現任阿富汗能源部長喀汗(Ismail Khan)之外)。我寫了一篇文章以紀念這個男人: 事實上,馬蘇德的個人歷史要比他的北方聯盟領導要來的複雜,他在1980年代對美國的憎恨、目睹1990年代初期在喀布爾的大屠 殺、以及在阿富汗北部Feyzabad大規模的鴉片走私。他被奉為聖人,甚至超越許多為國捐軀的英雄。沒有比馬蘇德優越的戰鬥技術及策略更值得被尊敬的 了! 忘了我輕率的文字,雖然馬蘇德是值得記念的(這可促進公民社會之發展)。但並不是每件事在阿富汗都像神話故事的星塵和獨角獸。在「評論是自由的」部落格,Conor Foley講述他的一位阿富汗友人所發生的一些悲慘故事: 他告訴我:「事情越來越糟。」叛軍現在控制了大半的國家,而沒有西方支持的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Hamid Karzai)及其政府會垮台。甚至在許多區域,阿富汗國家軍隊和聯軍在白天巡邏,而塔利班在晚間巡邏。判軍造訪清真寺和村莊裡的耆老,告訴這些人,他們是最有效的力量,如果人們有什麼問題,就應該找他們。 每個人都在談塔利班,但是叛軍比他們更強大。在許多地方是由希克馬蒂亞爾(Gulbuddin Hekmatyar)所領導的伊斯蘭協會 Hezbi Islami(譯注)主導著事務。他們比塔利班有更廣大的支持基礎,不論在地理上和種族上,這也就是攻擊發生在北部和西部的原因。其它潛在的政治勢力也視希克馬蒂亞爾為未來可能的盟友。他受到國會支持的特赦法掩護,這個法律包庇被認定犯罪的國家軍閥。 伊斯蘭社會Jamiat-e-Islami曾支持政府,現在則是反對。他們是北方聯盟的主要勢力,它顛覆了塔利班。前塔利班支持者的總統卡爾扎伊冒險與之結盟;同時間,他們的前任戰士參與許多正在發生中的犯罪活動,包括綁架國際援助工作者。問題出在總統卡爾扎伊沒有靠山,而他自己的部族則由塔利班控制。 譯注:Hezbi Islami是伊斯蘭協會(Islamic Party)之意,1980年代是以反抗蘇聯入侵而聞名,現在則為反對美國和北約軍隊而交戰。...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

  26 九月 2007

編按:此篇文章為作者Juliana Rotich於9/24,前往聯合國紐約總部,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時,使用twitter所作的實況報導。當時所用的twitter頻道請見此,亦可參閱聯合國現場報導。 專題會議(一):適應--從脆弱轉為具備復原力 引言人:聯合國副祕書長米吉洛博士(Asha-Rose migiro) 主持人:丹麥(Denmark)首相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 主持人:巴貝多(Barbados)首相亞瑟(Owen Arthur) 各國總統及首相於會議期間分別向大會致詞,談論各自國內情況。荷蘭、模里西斯(Mauritius)等領袖暢述氣候變遷之適應措施,其他領 袖則論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各國領袖多半已認知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威脅,惟獨捷克(the Czech Republic) 以氣候變遷未獲科學共識為由,質疑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報告有失平衡,並呼籲聯合國應設立調查小組,研究該報告結論是否確切。捷克總統認為全球 暖化不是危機,不過稍後他戲謔表示,大家應該節省能源,好讓會議室降溫,語畢引來全場掌聲,也化解了會議僵局。 非洲各國代表在會中均提出實例,說明氣候變遷在非洲各國所造成之影響。迦納(Ghana)總統以下的談話反映了非洲各國領袖對現況看法: 對非洲及其他窮困發展中國家而言,氣候變遷已嚴重威脅日常一切所需。人類不當剝削環境、工業國家產生大量溫室氣體,這些都是氣候變遷原因,而迦納等國已逐漸感受其危害。降雨異常、旱災、沙漠化、洪災等天災不但直接衝擊人類安危,也影響農作物、糧食及飲水安全等問題。 以下為各國如何適應氣候變遷之實例。荷蘭首相表示,該國與惡劣環境之對抗其來已久,荷蘭成功發展多項創新解決方案, 例如築堤及建造水上浮屋等先進水資源管理系統,另外會中還提到其他適應氣候變遷的實例,如造林、使用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模里西斯及馬達加斯加兩國代表更提到運用生質能源。除了荷蘭,島嶼國家在環境變遷下也十分脆弱,巴貝多首相在會末發言中表示,環境變遷關係著島國生存。 註: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於年初發表報告書,內容表示氣候變遷對非洲影響格外顯著。 專題會議(二):適應 引言人:聯合國副祕書長米吉洛博士(Asha-Rose migiro) 主持人:荷蘭首相巴爾克嫩德(Jan Peter Balkenende)、孟加拉臨時政府首長艾哈爾德( Fakhruddin Ahmed) 原文作者:Jualian Rotich 校對:Julys

緬甸:數萬民眾加入僧侶示威

  25 九月 2007

緬甸最大城、前首都仰光市(Yangon)25日上演大規模示威活動,緬甸部落客陸續放上許多相關影片及圖片。由於國內物價上漲,抗議緬甸軍政府的示威行動已進行一個月,日前僧侶為翁山蘇姬上街抗議,為近月來最大宗抗議活動。 (感謝Burmadigest.info提供連結) 下列部落格放有當天活動圖片。(感謝Blog of Nyein Chan Yar提供連結) blog Justice and Injustice Soneseayar Blog (仰光街頭影片) Myanmar Media, Education & Development Watch Sa -nare-nar綜合評論表示: 本人呼籲所有醫生朋友提供僧侶醫療協助,希望僧侶所做一切都是對的。請通知您鄰近區域醫生、護士及民俗治療師上街照料這些僧侶。 原文作者:Preetam Rai 校對:FoolFitz

部落客討論非洲的非正規經濟

  25 九月 2007

非洲的非正規經濟的研究討論向來集中在學術專業圈,如大學教授、學生,經濟學者和發展經濟專業人士等。最近在非洲部落格圈裏,則興起對地下經濟的探討。雖不是精妙的言語、但也無傷大雅,部落客圈與學術專業者在這個議題上,分享著相近的話語。 此事聽起來稀鬆平常,但令人興奮的是部落客們做出了一些搞學問的人所做不到的事,擴展了相關的討論,真正跨入了進入了現實的生活。 所以就讓我們進入部落客們所討論的非洲非正規經濟話題吧。 從非洲發展經濟部落客圈的主腦,Femka Okafor開始,看看非正規經濟的勇往精神。 非洲製品展覽說明了這件事: 在馬利和塞內加爾,正式經濟部門的工作者多只限於城市菁英。非正規經濟包括了發生在市集交易,它為創新、有冒險精神的人提供了許多的機會。 我們把焦點移至IBM的全球創新表現部落格,看看他們如何看待非洲非正規創業家所面臨的障礙: 非正規經濟的存在不完全是一件壞事。事實上,許多人將其視為非洲急速成長的企業精神象徵,就像在幾千萬個非洲人的餐桌放上了食物。 問題是這些企業不能夠成長僱用更多人創造更多財富,他們就必須在規範的範圍運作。他們也沒法取得融資或是基本的商業技巧訓練來幫助改善營運。 德國部落客Loomnie,原籍Lago奈及利亞 ,指出非洲非正規經濟和農村的關連: 想想這點:非洲大部份都居住在農村,有多少政府與正式經濟活動曾經伸入農村人民?政府官方經濟統計遺漏掉許多商業活動。即使研究非洲非正規經濟的學者,他們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都會區的地下經濟,尚未能對農村的經濟生活投助足夠的注意。 再看Imnakoya,寫出了奈及利亞經濟金字塔底層的深刻觀察。 當我思慮 Robert 的記錄片時,腦中不斷盤旋的,是如何幫助一些貧民窟的個體企業。這正是社會底層。我相信在那個地方,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政策有意義:大部份的政策並不是為了培力小人物。除此之外,能做的只有微型貸款或小額借款。 有人提出了聰明的想法讓地下經濟可以在非洲運作。住在美國的Nii Simmonfds 有許多親人仍在迦納,他告訴我們非洲的非正規經濟如何地成長。 多半非正規經濟的活動者和農業部門有緊密的關聯:採收水果鋪地磚 馴養乳牛等等。另外還有手工業製造面具、串珠、手環衣服等。是否能夠促進不同產業的合作,變成非正規經濟工作者的一個公司企業? 有一篇令我一再回味的文章,仍是Ethan Zuckerman 最近所用的”Incrememental infrasuture”(漸增式的基礎建設)。它提醒我從Carol Pineau 記錄片所學到的東西。創業者使用自己的收益來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別人同時也從這些建設中受惠。這就是Ethan所說的: 我的朋友和同事Mike Best曾質疑我所提出的案例,是否真的是「微型」;最令他感興趣的就是「極小規模基礎設施」之定義。以移動電信產業為例,小型社區以幾千元建立資料建設、而不是數百萬元。Mike 描繪了一個「自力供應」模式,以滿足所需,過去沒有人曾建設過這類的基礎設施。 自力供應的系統持續增加,當所得超過個別所需時,便可將多餘的電力出售給其它鄰居。在非洲大陸,礦石和石油公司的能源供應設施遍布。參觀迦納的黃金開採中 心,會在許多二級城市看見基礎設施的成長。可以想見「漸進式基礎設施」以迷你、微型及極小型之規模遍地萌芽。一個農民若投資抽水設備,建造極小規模基礎建 設,便可灌溉自己的田地和附近的農田;然而一間行動電信公司建立的發電廠,除了提供基地台電力能源,還可以利用過剩的能量來供應其它灌溉設備,讓它在個體 或是迷你水準下運行。 你已聽到了具創業經驗的部落客意見,現在讓我們看看其它人獨特角度的觀察:Sokwanele是辛巴威公民團體,旨在提供人民的日常基本需求。以下這篇文章檢視了辛巴威非正式金礦部門的興起。 礦業部長Chris Anderson 表示淘金者向來被認為是非正式部門。與其取締,不如鼓勵他們把黃金賣給國家貯備銀行。他甚致建議小規模的礦工應該要給予比市價更高的價錢,以避免他們把黃金賣到黑市。有遠見的淘金者能夠從各方面委員會得到許可來善用黃金存底。 合法經濟臨近崩潰造成了生產的落差,用從地下部門所買來的貴重金屬來替代,所以貯備銀行從非法採礦者買了許多黃金。 淘金者目前在黑市賣出或是貯備銀行購買的價錢,仍低於市場價格。 我們接著看看辛巴威另一個部落格的專家說法,儘管政府再怎麼禁止,辛巴威的非正規經濟仍不會消失。 祕魯經濟學者Hernando De Soto 終身研究這個奇特的現象。其研究結果反對開發中國家消除非正規經濟,因為許多合法產業無法解決的問題,非正規經濟卻有辦法應付。看看他的二本書:《另闢蹊徑》 和《資本的軌跡》。 問題的根源是土地法律。目前並不足以保障產權,需要有執權者來修法以適應實情,讓法律可以完全開放正規市場。非正規經濟又是怎麼做到這點的?他們只在自己 的市場運作(合法產業和政府稱它們為黑市),由成員自行協商負責其中的律法規則。別擔心,黑市不死,你無法用破壞基本建設來消滅它,它永遠存在人心觀念之 中。...

日本:福田康夫任新首相

  25 九月 2007

9月24日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福田康夫(Fukuda Yasuo)擊敗麻生太郎(Aso Taro),成為新任總裁,也接替兩週前辭職的安倍晉三(Shinzo Abe),成為新任日本首相。 這是一項重大改變,外界向來認為福田是自民黨內的溫和派,因此隨著他走馬上任,象徵著日本政府已不同於先前的安倍晉三或小泉純一郎(Koizumi Junichiro)時代,不再採行保守且以市場導向的改革方案。先前於七月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在野的民主黨大敗自民黨,為日本政壇帶來改變的氛圍。 基於上述原因,這場自民黨總裁選舉自然成為日本部落格與媒體的主要話題,其中一項焦點在於福田將如何處理延長反恐法效期的課題,正是該法讓日本能夠參與美國的「反恐戰」,根據最近報導指出,日本自衛隊違背該法,協助前往伊拉克的美國航空母艦補給燃料,在國內引爆更多爭議。 部落客Jun Okumura認為,福田上任後最主要的議題,便是反恐法效期延長法案: 福田首相就任的第一件待辦事項,當然就是推動反恐法效期延長法案,對於是否利用眾議院人數優勢強渡關山,福田一直不願表明立場,但我深信這只是自民黨討好對手的部分手段,自從參議院選舉落敗後,自民黨內大老如町林信孝(Nobutaka Machimura)便與民主黨對話,甚至暗示可能成立聯合政府。 保守派部落客Hakase no Hitorigoto整理右派人士對這場選舉的看法,並擔心福田的政策立場可能倒退: 另一方面,福田與安倍在國家自衛權問題的態度大不相同,執政黨內勢必因此出現衝突,安倍政府讓自民黨重創,甚至可能因此丟掉政權。 因此對保守派而言,福田是號危險人物,可能讓日本放棄小泉與安倍的立場,轉而向左傾斜。另一名部落客天木直人則對日本政壇未來發展感到興奮: 我向來對日本政治感到厭煩,但此刻也忍不住對接下來的衝突對立感到興奮,福田康夫將對上民主黨總裁小澤一郎(Ozawa Ichiro),這將是場沒有人民參與的爭鬥,但勝者將對民眾生活產生莫大影響。 在野黨「社民黨」的眾議員保坂展人(Nobuto Hosaka)表示,許多人並不熱衷於福田康夫的選舉結果,尤其他也出身政治世家,父親也是前首相: 福田內閣明天就將正式成立,沒有帶來任何驚喜,又是自民黨內各派系在分配職位,大家早就預見這個結果,我們也早已看過這種內閣,這究竟是「自民黨再生」?還是「尚未崩壞的自民黨內閣」?而且福田是前首相之子,完全反映出日本政壇的繼承傳統,連政治職位都在家族傳承,前首相安倍晉三是前首相岸信介(Kishi Nobusuke)之孫,與福田競爭的麻生太郎是前首相吉田茂(Yoshida Shigeru)之孫,如此看來,此次選舉根本是「前首相之子」與「前首相之孫」的戰爭。 原文作者:Jens Wilkinson

瓜地馬拉:對原住民的觀感

  24 九月 2007

多數瓜地馬拉民眾或多或少都有原住民血統,只有少部份源於其他種族,也因此聯合國於9月13日發表「原住民權宣言」一事,與瓜地馬拉息息相關,不過國內部落客比較關切對「原住民」的觀感及種族主義。 「多元文化民主」[ES]部落格刊出由Lucia Escobar撰寫的文章,其中指出: 雖然想寫什麼文章是人身自由,但人們的言與行之間常有巨大鴻溝,我非常樂見聯合國發表原住民權宣言。究竟得花多少時間,才能讓各 國了解原住民並非發展遲緩或野蠻人,只是與主流文化不同?究竟得要多久,人們才懂得尊重個別差異?究竟得要多少年,眾人才能理解原住民在過去數百年對司 法、科學、藝術、生態、精神與醫藥的貢獻?眾人何時才能明白,原住民已累積上千年的智慧? 尤其在最近的總統大選中,唯一的原住民候選人曼朱(Rigoberta Menchú)得票名列第七,讓瓜地馬拉許多部落格持續討論種族主義與原住民權議題,Carpe Diem在文章「Preguntas que hay que hacer」[ES]內指出: 曼朱出生於基切省(Quiché)的Uspantán,當地共9655張選票中,只有268張投給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這算是種族主義嗎? 但是某些部落客認為,光是有原住民候選人出現便具正面意義,Jorge Cabrera在他的部落格[ES]論及選舉結果: 結果或許令人難過,但我認為有原住民候選人便是好事,多年來許多人藉著曼朱的低沉嗓音發聲,也有人以批判、謠言與玩笑表達對於原住民的觀感,人們也透過選舉更大聲表達意見,…各位在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類似言論。 對於曼朱得票低落,有些人怪罪種族因素,有些人則歸咎於性別問題及競選不力,不過部分人士認為,在選舉時,各種族的人似乎必須投票給同樣血統背景的人,這種想法是否也算是種族主義呢? 「瓜地馬拉歷史」[ES]部落格的作者表示: 瓜地馬拉國內確實存在種族主義與對原住民的種族歧視,但各種族之間並未爆發衝突,原住民也未歧視非原住民,種族歧視在瓜國是種意識型態現象,與經濟力量強弱的分野與衝突相符。 在隔閡落差明顯的社會裡,部落格便常會論及種族主義與社會階級等話題,例如Antología del Desengaño部落格的文章「階層狀的瓜地馬拉」[ES]指出: 瓜地馬拉仍是個充滿階級意識的社會,有各種不符現實的刻板印象與奇異偏見,人們明顯必須符合某個模型,才算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類似心態讓民眾認為身上有刺青者即為罪犯,或是金髮者較聰明等。 相對於投票意向充滿地域意識、或是言論充滿種族意識,最近瓜國民眾卻因某件事情而團結一心,人們此次投票的對象不是為了選總統,而是為了選出「拉美偶像」節目第一名。 許多部落客都熱烈談論此事,所有媒體也一窩蜂報導,支持者利用自己架設的Carlos Peña歌迷會[ES]表達對參賽者的支持,其中提到: 這是瓜地馬拉第一個為當地藝人成立的部落格,讓他用聲音與天份改變拉丁美洲。 Carlos Peña吸引社會各階層的支持與注意,無論貧富、原住民、非原住民、左派份子皆然,這也是因為平面媒體、電視、廣播、企業、投資家提供版面與空間,造成今 日的瘋狂現象。瓜地馬拉媒體在這個例子中證明,縱然過往存在各種歧異或傷痕,人們都有機會達成共識,就算只是個電視節目比賽,也能達成如此效果。 原文作者:Renata Avila 校對:FoolFitz

非洲民眾的環保意識

  24 九月 2007

人們可能既是「Top Gear」節目忠實觀眾,又熱愛酷炫跑車,也愛護環境嗎?今年10月12日預計會有什麼部落格活動?捐獻至非洲的電腦流向哪裡?本週數名非洲部落客試圖回答這些不常見的問題。 以上圖片來自南非的Greencars.za.net網站,Carl Nienaber自稱為「車狂」,時常利用自己的部落格,關注對環境衝擊最小的車種,他在自我介紹頁面上有詳盡說明,也包括他的觀察: 南非關注車壇動態的媒體仍不脫「以石油為本」的思維,認為速度和性能才是汽車最重要的元素,當提到對環保有益的汽車科技時,都隱 含著排拒的態度,要不然就只強調新科技能為消費者省下多少錢,在他們眼中,環保科技等於剝奪汽車的樂趣,以燃油效能為例,這些媒體注重的並非環保功能,而 著眼於節省成本。 Carl Nienaber還有一篇文章提到南非將於2008年9月舉行太陽能車挑戰賽,令他引頸盼望,並認為此事「將能提升南非社會對替代能源的意識」。 「網路成癮者團體」部落格提醒人們,今年10月12日是「部落格環境行動日」,各位可點擊以下圖片參與活動;全球之聲也期望看到各位當天發表相關文章,故歡迎在回應區留言,我們會在10月12日拜訪各位的部落格,並收集各位當天或任何時刻與環境有關的發言。 「都市幼苗」(Urban Sprout)部落格裡,有篇文章提及「反對核能聯盟」(CANE),請各位一定要瀏覽回應區;其中討論到卵石床反應爐(pebble bed reactors)的安全性,文章中亦指出該聯盟的目標與聲明: 我們必須反對國會獨斷地為全體人民決定核能未來,大家應該聽聽一般民眾的意見,也應尊重我們的憲法人權,尤其是確保環境無核子污染的權力,不容侵犯。 肯亞環境新聞部落格全面檢視當地的科技廢棄物污染問題,認為這是個定時炸彈,而且將會每況愈下,尤其「肯亞正瀕臨資訊科技革命邊緣,手機用戶此刻更超過700萬」,Phil描述目前正急遽惡化的情形: 肯亞國內局勢已屆危機邊緣,首都奈洛比(Nairobi)Eastlands地區的Dandora掩埋場裡,滿是各種廢棄的電子 產品,包括電視機、電腦、冰箱、手機、電池等,都含有劇毒物質,由於這些垃圾產生鉛、鎘、汞等毒素,使周遭居民都面臨罹患癌症、呼吸道疾病與皮膚病等風 險。除了肯亞民眾棄置的垃圾之外,其他開發中國家每個月還以「捐獻」為名義,將數百個裝滿電子產品廢棄物的貨櫃送至肯亞。 Phil也提供超連結,讓讀者能找到更多相關資訊,以及如何能協助解決問題。 「Basawad狩獵記事」部落格的Omar張貼數個短篇節錄與超連結,注意北極熊的悲慘遭遇,他在文末表示: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仰賴生存的環境過活,我們人類理應負責照顧環境與棲地,但我們卻以各種方式不斷摧毀它,直至危險一途。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對:FoolFitz

以新混合語書寫部落格

  24 九月 2007

早自全球網路對話出現以來,眾人便不斷論辯,究竟現代資訊科技對全球語言多樣性是好是壞:就益處而言,網路不斷演變以符合區域族群需求,讓人民擁有發展與保護固有語言的平台;就壞處來說,網路加速全球化吞噬世界的速度,讓少數幾種「通用語言」更加快速普及,也讓數千種人口較少的語言被巨大全球融爐所吞沒。 全球部落格圈也突顯語言多樣性的問題,當人們希望向區域以外的民眾散播訊息時,大都傾向於使用英文,但人們是否可能在不放棄母語的前提下, 跨越語言藩籬,與其他民眾溝通呢?有沒有一種語言,可以擺脫複雜的語音、不規則的文化、國際英語的文化意涵?我們能否創造一種語言,讓世界各地人民共用? 這些念頭讓居住於日本的部落客Jens Wilkenson設計新混合語,他也在自己的部落格裡固定教授這種混雜語言,另一名部落客Jack Parsons也參與語言設計。我訪問Jens Wilkenson,和他聊聊新混合語的源起、過去與未來。 最初讓你想要創造新混合語的動機為何?你覺得它與其他人造語言有何不同? 現今幾乎所有人造語言大都以歐洲語言為基礎,我希望創造一種真正揉合多樣文化的語言,我覺得既然希望大家共用一種語言,就該加入世界不同文化特質才公平。 以英語作為國際語言有什麼不好嗎? 全球英語人口確實眾多,但這個現象令人無法接受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說其他語言的人們相當不易學會英語,不僅母音太多,還有如「sixths」這種成串子音的單字,連我自己發音都有困難,而且英語的不規則變化與俚俗語也太多。 其二,若以英語為國際語言,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便佔盡優勢,就社會現象而言,也好似一種文化優於其他。 所以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覺得當人們開始使用新混合語,縱然只是小眾,也能讓民眾意識到,我們不該以英語為母語的部分人士,決定跨語言傳播走向與未來。 新混合語的文法、字彙及形式如何而來? 我從各地的混雜語(pidgin)和克里奧爾語(creole)得到許多啟發,因為這都是不同母語人士試圖溝通而發展出的現象,這也正是國際語言的功能,例如當初阿拉伯貿易商試圖與說班圖語(Bantu)的人們往來,才逐漸發展出斯華西里語(Swahili),馬來語也是由不同語言的貿易商交流而來。我也嘗試將英文、中文等世界主要語言的元素添入新混合語,例如新加坡式英文(Singlish)也給我許多靈感,因為那就是混雜英文、中文與馬來文而形成的語法樣貌。 你目前以新混合語書寫部落格的感想如何? 我是為了練習使用新混合語,所以才以此書寫部落格,雖然新混合語已可使用,不過仍有許多部分有待修正,我希望和會說其他語言的人們合作。 你覺得新混合語的下一步是什麼? 此刻我正努力搜尋有興趣實驗的人,並希望聽取他們的改善建議,我真心希望與通曉非歐洲語言的人們合作,以避免產生偏見。 原文作者:Chris Salzberg 校對:Fool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