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07

報導 來自 九月, 2007

黎巴嫩:部落格圈的歷史時刻

  16 九月 2007

Libanismes(Fr)的Phil指出,過去兩年間有某些歷史時刻,深深影響黎巴嫩部落格圈的發展,第一是2005年2月,前黎巴嫩總理哈理理(Rafiq Hariri)遭暗殺身亡;第二是2006年7月,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交戰一個月;第三是2007年,社群網站「Facebook」在黎巴嫩大行其道。第一起事件讓黎巴嫩的部落格數量提高許多,第二起事件讓部落格發文數大增,然而Phil認為,第三起事件卻讓黎巴嫩部落格發展衰退。 作者:Moussa Bashir

阿富汗:不滿伊朗劇集角色

  15 九月 2007

阿富汗駐伊朗大使館最近抱怨,伊朗第三頻道劇集Char Khoone中,將阿富汗人描述為壞蛋,數名阿富汗與伊朗部落客都對此有所評論。 阿富汗部落客Dialogue 3表示: 自進入夏天開始,伊朗電視台每晚播出名為Char Khonneh的劇集,導演Sehat Sroush過去毫無製片經驗,故一開始收視並不佳,但後來出現幾個以逗趣為主的角色,有些角色設定為阿富汗人,名字分別叫做Shanbeh(星期六)和 Charshanbeh(星期三)。 Dialogue 3認為這齣戲劇以諷刺手法污辱阿富汗人民,以星期三與星期六稱呼孩子的編排,只會造成伊斯蘭國家之間的仇恨,無助團結,偏偏伊朗政府還將今年命名為「穆斯林團結年」。 Heratblog表示[Fa] 對自己能率先抗議這齣戲劇感到很驕傲,這起爭議也成為伊朗與阿富汗的熱門話題,Heratblog感謝伊朗民眾同聲譴責這部劇集,劇中的阿富汗角色 Shanbeh常拐騙他人,但這位演員所模仿的口音在阿富汗根本不存在,他並主張若要反制,應該號召阿富汗全國13個頻道,共同播映內容污辱伊朗人的電影《300壯士》。 部落格「阿富汗記者」指出[Fa],伊朗媒體污辱阿富汗人已非初犯,且自從伊朗政府驅逐阿富汗難民,情況更日益惡化,這也顯示伊朗電視台心態扭曲,真正擁有創意的人無法表現,而讓質素平庸者製作節目嘲弄其他民族。 伊朗部落格「自由檔案」表示[Fa]:「我不知道為何劇中角色Shanbeh要以阿富汗口音演出,我覺得讓他說流利的波斯文比較適合,因為他的投機性格很像伊朗人,而非阿富汗人!」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julys

巴西:我們受夠了飛利浦

  14 九月 2007

巴西有一句流行的諺語:「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電子巨人飛利浦拉美地區總裁 Paulo Zottolo 就學到了這個教訓。最近一次和聖保羅報紙Valor Econômico的訪問中,他不當的評論引發了當地部落格客的憤怒。「Piauí不該被視為一個省,其實它根本無足輕重。Piaui即使不存在了,也沒人會惋惜。」 更糟的是,這篇評論剛好是在Piaui 省會Teresina 慶祝155週年紀念當天刊出。Leonardo Fontenelle 提醒大家,Zottolo曾批評過這座城市:「省會Teresina就像化粧品牌妮維雅,名字好像聽過但沒幾個人真正認識。」 這樣的言論引起了部落客如雪崩般的反應,導致各式抗議行動,抵制飛利浦產品,還成立一個新部落格。飛利浦近來贊助的活動Cansei (我累了)也受到波及,其效益大打折扣。部落客的抗議行動批評由飛利浦為主贊助的活動,有強烈的精英意識。Emer Luis 一點也不驚訝: 能指望一個會在自家客廳掛著貧窮照片以提醒不幸存在的人嗎?那不過是一些無益的狗屁。沒人真把Cansei 當回事。 Roberto Zottolo 搞砸了飛利浦的形象 – Nas Retinas 連Cansei的支持者私下也扺制飛利浦,Leonardo Fontenelle寫道: 歌手Ivete Sangalo是Cansei 活動發起人的妹妹,擔任飛利浦的海報女郎。她參加了Praça da Sé的公開行動,隔週在Teresina 的演出,Sangalo 不曾提起這項爭議事件也沒有使用利浦的大型螢幕。她表示,如果她的身體是個地圖,心臟就是Piaui。 拒買飛利浦 – Leonardo Fontenelle 在同一主題上 ,Rizzolo對巴西經濟作了長篇辛辣的分析: Zottolo管不住自己,身為跨國公司的總裁,他們的利益來自於本國的慷慨。這個事件如我一直在部落格所強調 ,要終止跨國企業在巴西的促銷活動。但大多數巴西老百姓、商人、大學科學家、都把自己奉獻出去。跨國公司一面吸榨巴西一億九千萬的人口與市場,另一方面還 興致高昂地支持政變活動。說公司領導階層不知道Zottolo操弄的陰謀,我可不信。律師公會、飛利浦等菁英們在行銷人才的協助下,把自己的商標借 出給抗議活動提高聲勢,一切都荒謬極了。 Piaui 當地的示威活動中,學生破壞了飛利浦電子器材 – Blog do Rizzolo Fabio Pereira 質疑若是政府官員作出類似評論,主流媒體是否會同樣地放大檢視:...

伊朗:受難者家屬的記憶

  13 九月 2007

1988年,數千名伊朗政治犯遭處決棄置於Khavaran的亂葬崗,至2007年8月31日已屆滿19週年,受害者親友重返亂葬崗,弔念如無名氏般遭棄葬的親人。 儘管「人權觀察」等團體不斷施壓,伊朗政府從未正式承認上述事件存在,這些人犯當初都是因為從事政治活動,遭到政府逮捕送往革命法庭違法審判,但他們當時並非死刑犯。 蒙塔瑟里(Montazeri)原訂為伊朗建國者何梅尼(Khomeini)的接班人,但後因他曾批評屠殺事件,最後遭政府打入冷宮。 Azadi-B提供30張有關紀念活動的相片: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Kooshtar 67表示[Fa],1988夏天的殘殺事件至今已過19年,我們仍盼望有天真相調查委員會能公布資訊,讓人民所支持的法庭能譴責罪魁禍首。 Azarmehr描述處決前在獄中的情況: 政治犯被送進由三名伊斯蘭教長組成的私設法庭,並回答以下兩個問題:「你相信阿拉嗎?」、「你是否準備脫離現有組織?」,但囚犯完全不知道回答的後果,只要回答「不」,便會立刻遭到處決。許多犯人其實已服刑期滿,可是尚未獲釋,甚至有些人已經出獄後又被抓了回來。 Royeh Madareh Zendgi張貼一張圖片,還寫[Fa]首詩紀念1988年事件的受難者與家屬,其中提及: 我知諸位不會遺忘我等兄弟之命運多年飛逝人們猶記風雨夜血腥之暑 以上圖片為流亡政治犯協會製作的受難者紀念海報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FoolFitz

印尼:東南亞同感強震

  12 九月 2007

原文作者:Preetam Rai 印尼蘇門答臘近海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9的地震,包括馬來西亞、印尼與印度官方均已發布海嘯警報,東南亞各國部落客也記錄他們所感受到的震動。 曼谷的Sunny寫道: 曼谷居住於高樓的部分民眾感到晃動,Silom的民眾也自辦公大樓奪門而出,鄰近Saen Saeb運河的居民也發現水位上升,我並未感受到地震,但我聽朋友說Silom路上車流量大增。 XXing在新加坡的住處也有搖晃: 30分鐘前感受到公寓開始搖晃,時間大約在晚上7時14分,持續約兩分鐘,此次晃動比前次更劇烈!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發生了大地震? 新加坡的Mr. Miyagi提到: 地震剛發生,Naomi原以為是貓在沙發下鑽動讓她有些暈眩,後來發現貓原來坐在其他地方,所以她要我也坐在沙發上感覺搖晃,卻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向來喜歡胡說八道,於是我回答:「也許只是沙發站的地方不穩吧!」,結果卻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為了確定情況,我們盯著桌上的水杯,結果在水面上看見漣漪。 新加坡的Thirty pounces地震當時正坐在電腦前,他因此嚇了一大跳: 坐在電腦前,我突然感覺頭暈目眩,馬上便發覺房裡的東西左右搖晃各一吋左右,於是我盡快走樓梯離開,印尼竟發生了7.9級的地震,到了地面後便感覺不到震度,但在17樓真的嚇到我了。 馬來西亞檳城的5Xmom與OngWeeWee也提到了地震情況。

厄瓜多:選舉與部落格

  12 九月 2007

編者註:以下這篇文章譯自Christian Espinosa的作品,原刊載於他的部落格Cobertura Digital[ES],經作者同意後使用。 就政治活動使用網路2.0工具而言,這是個值得記取的經驗,總統柯雷亞(Rafael Correa)所屬政黨「國家聯盟」[ES]決定將網站改版,捨棄舊有模式,改為部落格的社群網站,角逐制憲會議的每位候選人都成立自己的部落格。 結果是? 該黨共架設逾百個部落格,每位候選人都希望加強在回應區裡的互動,以獲得在官方網站曝光的機會,因為「國家聯盟」是以更新頻率與速度決定登上首頁的部落格,每名候選人也能在YouTube上傳宣傳短片,也能看到觀看人次的數據。 政見與政黨原則留存記錄 架設部落格的好處是,選民可以看看前能源部長Alberto Acosta[ES]、前通訊部長Monica Chuji[ES]、模特兒Roxana Quierolo[ES](至今只有兩篇文章)等候選人,觀察他們如何在吸引選民與政黨立場之間求取平衡,由候選人陣營自己決定發表什麼內容,而一切內容也都會在網路上留下記錄供大眾參考。 競選部落格大幅增加 此次情況應為特例,因為如此的制憲會議並不常發生,卻又會影響整個憲政體制,這次有超過4000名候選人競選120個席位,厄瓜多選民亦將於9月30日投票。 成立部落格的政黨也不只有執政的「國家聯盟」而已,厄瓜多近年來部落格數量爆增[ES],許多沒沒無聞的候選人也將競選影片上傳至YouTube,只要在Technorati裡搜尋「制憲會議」(Asamblea Constituyente)標籤即可,好處是選民未來可檢視候選人是否兌現政見,不過個別政黨並無整體競選主軸,大多為候選人個人提出政見。 總統柯雷亞也成立個人部落格 公民總統柯雷亞部落格即將啟用 柯雷亞本人與選民溝通策略,也充分展現出使用網路2.0資源的特性,他不只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專屬攝影師使用Flickr相簿,也與國家聯盟的形式相仿建立社群網站,每天都有超過100個部落格更新,根據國家聯盟網站上的廣告,柯雷亞總統很快也將成立官方部落格。 疑問 不過一名媒體政治版編輯質疑,部落格究竟是否為競選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為何這些部落格卻參與選舉過程?如果是,這些部落格參與的範疇又在哪裡? 原文作者:Eduardo Avila 校對:julys

中國&迦納:環保與經濟

  12 九月 2007

全球化浪潮下,許多國家均面臨兼顧環保與經濟成長的難題,以下兩篇文章,「酸甜滋味」與「以法國為師」,將分別敘述迦納及中國面臨的情況。 中國打算興建一座產能達400百萬瓦特的水力發電廠水壩,迦納則承諾供應中國可可原料,Carbon Copy部落格的Rory Williams指出,此經濟合作將造成大規模森林濫伐,直批經濟合作背後的負面效應。 …迦納原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36%,但至2000年時,覆蓋率已縮減至10%,都市擴張、木材出口、國內燃料需求都是造成森林面積縮減的原因,國內每年造林1萬公頃,但森林消失面積卻是造林的5倍,遠不及永續發展的目標。 劉江強(譯名)在China Dialogue部落格發表「以法國為師」一文,提及綠色國內生產毛額(Green GDP),該概念係指用以衡量各國扣除自然損失後的經濟成長指標;馬軍(譯名)在China Dialogue的文章還有更多綠色GDP資訊,並解釋為何中國需採納此概念。劉江強舉例明確表示,中國必須向法國的環保法規看齊,依循該國模式解決複雜的環境問題。 法國環保法規的優點在於其他法律不可與其牴觸,參照之下,中國環境保護法龐雜且毫無實質用處,違反規定的企業或當地政府不需面對罰則,造成惡性循環不斷。若能將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精神納入中國憲法,環保法規的法理地位及權力象徵將可大大提升。 最後,China Dialogue還有一篇關於印度第三自由運動的文章,John Elkington在該文描繪經濟力量可如何嘉惠窮人和促進環保,他還提出印度可加入中國行列,成為「永續發展軸心國」一員。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對:Leonard

孟加拉:前總理遭逮捕

  12 九月 2007

人們常說孟加拉政壇永無寧日,2007年9月3日清晨,由軍方支持成立的過渡政府以貪污罪嫌,逮捕孟加拉前總理齊亞女士(Khaleda Zia),她的兒子同樣依貪污罪被捕,部落格「我如何學會停止憂慮」詳列時間表,細數齊亞遭逮捕前的種種事件,由於消息事先走漏風聲,讓媒體有機會尾隨安全人員前往齊亞住處,讓民眾意外看到事件經過現場全記錄。 司法體系於當天半夜起訴齊亞,指控她在位時縱容兒子濫權,將政府合約圖利特定本地廠商,齊亞的長子先前已因貪污罪嫌入獄;齊亞未來也將待在國會內的臨時拘留所,拘留所內還有另一名貪污嫌犯,也就是齊亞的政敵、前總理哈西納(Sheikh Hasina)。 由於過渡政府強力肅貪與清理政壇貪官,已有數十名孟加拉高官與知名企業家入獄。孟加拉於1月11日成立過渡政府,同時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部落格圈對此消息反應兩極,部落格「不完美|世界|2007」的Shafiur很高興聽到這消息,還在網路上發送糖果: 齊亞和她的兒子Koko對於他們的財務往來並未吐實,希望特別法庭能讓一切變得清楚明白。 自從約一個半月前,哈西納被捕後,人們便不斷討論為何齊亞仍未背上任何官司,也有人認為過渡政府正企圖擺脫這些政治人物,並以司法方式鞏固權力,「孟加拉部落客之聲」評論指出: 過渡政府終於逮捕孟加拉前總理、貪腐之母哈西納,為了平衡,政府應該也會試著追捕齊亞。 齊亞被捕前數小時在bdnews24.com的獨家訪問中表示: 我不害怕被捕,人民與我同在,這些對我的控訴都是錯誤訊息。 「達卡部落格」針對齊亞發言表示: 我就是厭惡政治人物每次遇到政治威脅,就會大喊「控訴不實」或「陰謀論」,如果孟加拉真有那麼多陰謀暗流,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早就增加了! 但這些事件是否代表孟加拉將回歸民主,仍然令人懷疑,Drishtipat Blog的Rumi以諷刺口吻表示: 許多人都將孟加拉一切罪惡歸咎於這兩名政治領袖,既然現在兩人都在大牢裡,太平之日今應東升,民眾會過著無比幸福、快樂、和平的日子,國內應不會再出現任何混亂、貪腐、貧困、失序、饑饉與犯罪,和平將會永無止盡。 這篇文章的回應也好壞參半,有些人仍支持受質疑的前任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人民都用心證評斷事物,而非用腦袋,現在兩位前總理都尚未定罪,部落客卻已準備將他們處絞刑。 孟加拉正深受高通貨膨脹率所苦,為了軍營是否該撤出大學校園,學生與警方也爆發衝突,讓政府下令實施宵禁,不過過渡政府已承諾完成選民身分證件換新後,將在2008年底舉行大選。 原文作者:Rezwan 校對:FoolFitz

馬爾地夫:移工受非人待遇

  11 九月 2007

馬爾地夫有許多孟加拉移工,大多從事不具技術專業的勞動工作,他們原本計畫於8月31日在首都馬列(Male)發起抗議活動,以對抗馬國社會逐漸高漲的仇外心理與攻擊事件,但卻因為馬國政府揚言將抗爭者驅逐出境而不得不作罷。 八月時,馬列的幫派份子屢屢攻擊孟加拉移工,北部Kulhudhuffushi島上更有一名男性勞工遭去勢後殘殺身亡,警察宣稱是因性愛而起,並逮捕與被害人一同工作的孟加拉勞工,另外兩起事件中,各有一名孟加拉勞工遭人用鐵鍊鎖在住家旁邊,其中一人遭鎖在樹旁。 孟加拉駐馬爾地夫代表相當關注此事,並表示可能將所有馬國的孟加拉移工召回故鄉。 馬列是座面積僅約兩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移工人數卻超過三萬人,多數來自鄰近的斯里蘭卡、印度與孟加拉,多數非技術專業勞工,大都是為了馬國100美元的月薪而來,所得也是故鄉家人的主要經濟支柱。 在地狹人稠的情況下,馬列的屋宅興建需求極高,房租相對全球各地也昂貴許多,過去15年間因營建業大盛,故需要引進眾多移工。 雖然也有醫師、會計師、教師等專業人士來自外國,馬爾地夫的仇外情結卻大多針對非技術勞工而來,最近也有報告指出,在專供歐洲旅客度假的島嶼出現攻擊外籍勞工事件,但正身處「人間天堂」的觀光客們渾然不知。 仇外心理也與馬列地區的犯罪組織與幫派增加有關,許多馬爾地夫年輕人都對海洛因成癮。 除此之外,雇主對外籍勞工的暴行也令人關注,通常移工薪資低但工時長,居住環境也差,由於馬爾地夫並無勞動法規,就連本地勞工人權亦未獲法律保障,而且國內也未規定最低薪資。 過去便有文獻記錄外籍勞工在馬爾地夫所受的不人道待遇,但情況並未因此好轉,國際人權組織亦公布南亞移工在波斯灣地區的悲慘遭遇,但除了馬國民眾之外,外界鮮有人知道南亞移工也在南亞國家蒙受欺凌。 Jaa批評馬爾地夫社會的仇外心態,也詳實記述移工面對的不人道處境。 馬爾地夫本是個寬容國度,接納並尊重各種人民,但事實卻每下愈況,平等與人性幾乎已不值一文,仇外心理蔓延全國,種族歧視大行其 道,許多人都知道馬國並不尊重與虐待外來者,他們對待這些非技術勞工猶如次於人類的低等生物,我覺得人們普遍認為移工是不會疲倦的機器,沒有任何感情,生 命價值只等於一隻寵物貓! 移工的居所通常只是個鐵皮搭建的窄小空間,通風不佳,很多人猶如沙丁魚罐頭擠在一起,他們在工作場所或街上都遭到騷擾,時常有勞 工因拿不到應得薪資而痛哭,等了好幾個月都沒有半毛錢,也就沒有錢寄回家鄉照顧家人。馬爾地夫對雇主的規範很少,讓雇主有機會日夜剝削勞工,罔顧勞工的健 康情況與生命安全,而且一般工作結束後,還得為雇主完成個人或家庭雜務,移工形同奴隸,只能聽命雇主差遣。 最近報導Kulhudhuffushi島上孟加拉勞工遭謀殺命案時,我國很暢銷的報紙《Haveeru》竟以「所有人(owner)」稱呼死者的雇主,令我非常驚訝,這不就是視移工為奴隸嗎? 因為馬爾地夫政府威脅驅逐出境,讓孟加拉移工不得不放棄示威遊行,執政已28年的總統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時常如此,過去也曾透過類似手段逼迫馬國本地抗議群眾噤聲,但是在移工社群靜默的表象下,尤其是孟加拉勞工仍在恐懼中生活。 原文作者:Nihan Zafar 校對:Justin

全球之聲一週間 0903-0909

9 九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全球各地因為其不同的環境、社會或文化,各自面臨不同的威脅,有些為某地獨有,也有些為各國共通,但這些威脅或災難究竟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人們又如何看待或因應災禍降臨? 面對舊有文化消逝的現象,有些敘利亞部落客只是感傷或者抱怨;看著伊斯蘭教滲入社會各層面,吉爾吉斯民眾或許提出警告,或許主張放任一切順其自然。有些人則更進一步,起身號召眾人之力有所作為,希望能夠改變現況,例如非洲多國民眾認為與其期待政府,不如由民間針對各自情況伸出援手;肯亞則有志工架設網站,集結並將當地民意向外傳遞;伊朗部落客集結上街遊行,要求政府改變縱容生態環境遭破壞的態度。 相對於人禍,天災似乎無法閃躲或避免,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與災害共處?無論是千里達與托巴哥或是宏都拉斯,颶風都為他們帶來相當災害,當地部落客如實記錄受災情況與人們情緒起伏;秘魯部落客則藉地震省思、回顧與批判政局與政治人物。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

伊朗:部落客抗議環境災害

  8 九月 2007

多名環保人士與部落客參加8月27日的抗議活動,抨擊政府漠視危機與違憲,造成伊朗Bakhtegan湖逾2000隻紅鶴死亡,伊朗關注環保議題的部落客記錄這場生態災難,並提供有關抗爭行動的細節。 給我個理由 記者兼部落客Mojgan Jamshidi主持[Fa]「環境監督者」部落格,她邀請所有關心伊朗環境的朋友一同加入抗議,拒絕讓政府以修築道路或水壩為名毀壞天然資源,她拿出伊朗憲法內有關保護環境的條文並指出: 我們要質問政府,究竟是誰該負責落實憲法第45條及第50條?當不符合永續發展的建設阻斷Bakhtegan湖與Urmieh湖水源,造成2000隻紅鶴在短時間內斃命,政府有沒有善盡責任?我們要質問國會議員,過去30年他們可曾為自然資源毀壞進行任何一次調查? Mojgan Jamshidi亦批評司法體系怠惰,未懲處任何摧毀自然公園與資源的兇手。 「綠色部落格」表示[Fa],部落客與環保人士於8月27日為超過2000隻紅鶴死亡而哀悼,「綠色部落格」也製作數張貼紙供部落客使用以表達支持遊行之意,所有貼紙上都有紅鶴圖片與遊行的時間地點。 「山林觀察」則張貼遊行現場照片,他說[Fa]自己曾與政府環境部副部長納賈費(Dlavar Najafi)談過,納賈費強調總統與最高領導人都重視環境,但他不懂,為何政府高層都口口聲聲說自己關心環境,卻還容許破壞自然環境情況發生。 有些居住於外國的伊朗部落客也認為此事重要,並撰寫相關部落格文章,「人性精神」聯結至數張照片並認為: 民間環保團體成員在伊朗環境部前抗議,不滿現任政府的環境政策,多數人為國家山林與自然資源未受妥善照顧,卻遭任意摧毀而忿忿不平。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nairobi

非洲:已經準備好成為非洲合眾國了嗎?

  8 九月 2007

非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frica)這個觀念不算新,它活躍於迦納的克魯瑪(Kwame Nkrumah,譯註1)時代、與坦尚尼亞的尼雷爾(Mwalimu Nyerere,譯註2)時代,如今,這個觀念正被非洲聯盟(AU, Africa Union,譯註3)大力推介;而最大力提議「非洲合眾國」的,莫過於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譯註4)。 非洲各區或政府領袖於七月一日到三日齊聚迦納的阿克拉(Accra),舉行非洲聯盟第九屆高峰會,議程中出現了「非洲合眾國」一詞:非洲的一統政府。格達費一路走訪,向西非各區爭取支持。 對於這場峰會與創造「非洲合眾國」的主意,非洲部落客們討論熱烈。 Grandiose Parlor很好奇格達費致力於推介非洲合眾國的動機何在: 從過去以來,他就一直呼籲非洲各國統一,組成「非洲合眾國」,這是另一個「美利堅合眾國」嗎?另一個心靈受到誇張蒙蔽的典型代表?還是格達費單純是在顯露他的泛非信念? 正當許多部落客在質疑非洲合眾國的可能性時,來自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Branded在他部落格Business In Focus中寫道,「非洲合眾國一直都在,」他特別檢視兩個元素來支持他的觀點,例如他指出東非的行動電話企業Celtel早就在該區建立單一網絡,並允許其顧客以在地費率撥號對話。 Benin Mwangi說: 拜科技創新所賜,因為國際貿易的步調發展正在一統化,現在是官方提議建立「非洲合眾國」的最佳時機,你可能沒注意到,但最近的趨 勢都指出,非洲合眾國一直都存在,透過各種傳播科技,非洲正轉型為一個大型經濟體。 這塊大陸的行動電話使用率正在攀升,而由於對全球經濟傳播需求增加,行動通訊也展現出更高成長的前景,行動電話服務正透過將服務項目整合為明顯的單一網 絡,以改善近用率、並降低國際漫游整體成本的方式來擁抱區域整合。Celtel是個很好的例子,Celtel將非洲東部與中部的行動通訊網絡整合為單一網 絡,讓顧客能以在地費率進行國際漫游,有了行動電話與筆記型電腦,你能在任何一個地方上網工作。 銀行與其他金融服務也循類似途徑,它們透過購併非洲原有的本地銀行,將服務觸及過去無法服務的地方,舉例而言,南非的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近日與肯亞的CFC銀行合併,以獲得在東非地區的持續成長,而拜科技創新所賜,現在所有動作都能中心化,因而非洲的國外直接投資比例也在增加。 他以一個論點結束文章,他認為,除了建立貿易聯盟外,許多建立區域壁壘的動機都失敗了,因為貿易聯盟會直接影響經濟發展: 由過去歷史可知,由於政治因素,非洲許多區域壁壘都以失敗告終,只有貿易聯盟一直維持,因為貿易聯盟會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如果創 造非洲合眾國就是創造財富,那麼我們能說它早已存在,而非洲所需要的,就是加強既有結構,將更多資金注入資訊傳播科技產業,並透過增值,建立能支持國際貿 易與創造財富的新架構。 AfricanLoft的Ugo Daniels認為,建立非洲國家聯盟(Federation of African States)是最實際的方式: 我想說三件事,首先,是的,非洲國家無疑應該整合,但一統的非洲「合眾國」不可能實現,這條路上有太多自我中心、太多區域利益、 太多外在介入因素,這些都會阻撓「非洲合眾國」的建立。 美國會希望看到一個真正一統的非洲嗎?北非國家領導人們會想要一個統一的非洲嗎?我嚴重懷疑!他們只有在需要聯合國選票支持、或其他政治地理因素,才願意 承認是非洲的一員(高貴而令人欽佩的格達費總統不在此列),所以我們必須實際一點,循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的思路,思考非洲國家聯盟的可能性,以及我們是否現在就必須著手進行,現在就思考! 比起過去努力爭取獨立的非洲領導人們,現在的領導人們太沒擔當,為了阻止種族屠殺,尼雷爾(Nyerere)有入侵烏干達推翻阿明(Idi Amin)的擔當(譯註5),對於現在的非洲領導人,我認為他們只專精於如何致富、參加更多國際會議、發表演講,達佛(Darfur)集中營受害者的血液 就在他們的手中流淌,因為他們不願過度干涉、或提出反對以解救更多他們的黑人同胞。 一名喀麥隆的作家兼行動主義者Mwalimu George Ngwane指出,雖然非洲已經發展出政經整合軌道,文化因素卻仍是荒漠一片,「因而儘管個人主義與排除問題還沒解決,整合已經變成我們的共通語言,…非洲人民仍不願一統,不願擁有共通語言、泛非洲媒體組織、經修正而和諧的教育系統,也不願回歸合作與共存的有機概念。」 Ngwane認為,非洲應該試著循自願加入途徑組構單一政府: 因此我提議如果七月的阿克拉高峰會,無法達成對目前非洲聯盟政府的共識,我們應該放棄總體路線,也就是嘗試要所有非洲國家接受一 體化的版本,而應開始採用自願加入的途徑,讓已經準備好要創造一個「非洲合眾國」的國家或地區加入,用如同1961年迦納、幾內亞和馬利組成國家的方式集 結在一起,成為核心成員。當他國人民看到這些核心成員所獲得的效益後,將會敦促他們的政府進入非洲合眾國架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