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十二月 2007

報導 來自 26 十二月 2007

俄羅斯:總統人選底定?

  26 十二月 2007

一年半前,俄羅斯部落客若想對著熊大叫,一定得去動物園才行,現在他們完全不用離開電腦前,因為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已打算支持第一副總理梅德維捷夫(Dmitry Medvedev)角逐2008年總統大位。 梅德維捷夫的姓氏(Medvedev)字源出於俄文的「熊」(medved),Yandex Blogs(RUS)便列出超過1500篇關於批評梅德維捷夫(RUS)的文章,另外1400篇文章則比較客氣[RUS],稱他是總統「繼承人」。 以英文書寫的俄羅斯部落客也在討論此事,先前都在猜測誰可能是下任俄羅斯總統,以下是部分反應。 Mark MacKinnon's Blog: 恭賀梅德維捷夫總統,當然選舉這個形式還是要做,不過他已篤定當選,除非克里姆林宮內決策又出現大轉彎,否則普廷欽點者肯定能過關,自由派的在野黨已自毀前程,無法團結一心,竟派出三人參加明年四月大選。 梅德維捷夫一切都是拜普廷之賜,若普廷開口要當總理,或是要他放棄總統職位,梅德維捷夫都會照辦。 Ruminations on Russia: 終章抑或序曲 Google News現在有108個條目,都宣布梅德維捷夫已成為執政黨與親政府政黨共推的總統候選人,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好事。 但一切太簡單了,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反而是意想不到的面向,今年夏末的傳言指出,梅德維捷夫被查察正在積極布置勢力,以坐享好處繼續掌控重要職位(GAZP),但應不會成為總統候選人。 Sean's Russia Blog: 故事尚未了結,未來還有更多值得討論之事,但光是在初期,有件事已是再明白不過,無論普廷用何方式強調他會卸下總統職位,批評者也不可能輕易饒過他,正如Michael Corleone在電影《教父第三集》所言:「當我以為自己已是局外人,他們還不斷將我拉回局內。」 Siberian Light: 我開始在想,究竟梅德維捷夫能否擔此重任,成為領導俄羅斯的總統,而讓普廷進入半退休狀態,我相信許多人和我心有同感。 梅德維捷夫對普廷高度忠誠,代表他當選後不太可能對付普廷,就像2000年普廷就任總統前沒沒無聞,外界對梅德維捷夫也知之甚微,沒有權力基礎,又夾在派系交戰之間,或許這正是團結各方的最佳人選…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Russia: 四,俄羅斯部落客圈對此事有所回應,有些充滿嘲諷語氣,幾位部落客認為普廷之所以挑選梅德維捷夫接班,因為他是唯一比普廷矮的人選,其他人則認為,這場選舉等於是投票支持由國營石油公司來擔任新總統。 五,梅德維捷夫說話溫和,尤其與其他更具領袖魅力的候選人相較,他顯得格外木然,但其實梅德維捷夫年少時非常喜歡黑色安息日、深紫色、齊柏林飛船等搖滾樂團,據報導他也很喜歡黑膠唱片錄音。 The Accidential Russophile: 我十分懷疑此事是否會對俄國企業方向有任何改變,梅德維捷夫擁有豐富營商經驗與特質,而俄羅斯也正是個崛起中的企業國家,多數分析師認為梅德維捷夫是個自由派人物,但我不同意,他只是跟一般的俄國人不同,不會脫口顯露出他的本性。 梅德維捷夫不是個憑直覺行事的人物,也不會讓部落客輕易寫下「他是個法西斯」的簡單評語,更不可能出現與某位王子光著上半身釣魚的畫面,也不太可能親吻孩童的肚子。 簡而言之,他是個專業人士。 Scraps of Moscow: 俄羅斯股市應聲上揚, 由梅德維捷夫擔任董事長的的國營石油公司股價上漲3%,我必須說,在不完美的俄國政壇裡,政權平穩轉移給梅德維捷夫,或許是維繫俄國成長與穩定的最好方 式,早自進入國營石油公司之前,梅德維捷夫便已涉足商界,九零年代他擔任SPB木材公司Ilim Pulp的法務主管,也符合多數人對他的評價:「溫和自由派/技術官僚」。 市場對此事反應正面,顯示社會樂見政局接班態勢變得明朗。 展望未來的對美國關係,或許這同樣是好事一椿,一方面俄美兩國都以發展經濟為目標,另一方面梅德維捷夫不若伊凡諾夫(Sergei Ivanov)鷹派色彩濃厚,但誰也無法確知未來發展,過去幾個月充滿意外,之後幾個月應該亦復如是。...

哈薩克:政制符合歐洲標準?

  26 十二月 2007

哈薩克部落格圈最近主要話題仍是政治,當地政制屢見爭議,也愈來愈像蘇聯時期制度,人權記錄也仍舊低落,但然歐洲主要推動民主的「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主席,卻由哈薩克擔任。 外界許多人揣測,獨立國家國協愈來愈像個「獨裁者俱樂部」,成員國領袖不時相互交換處理媒體與選舉的方式與經驗,b-ryskulov指出,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數週前的電視訪談中,兩度特別讚揚哈薩克的發展,尤其支持哈國總統納札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 他表示[ru]:「為了某些原因,普廷在與其他鄰國比較時特別將哈薩克提出來,這個畫面會在精心策畫的電視節目上播出,讓我懷疑這並不是脫口而出的即興言論。」 Slavasay回顧[ru]哈薩克高層官員的資歷,注意到許多官員都是遭總統大規模任命與撤換,他認為:「如此調整內閣比較容易」,他也提到,哈薩克與俄羅斯不同,現任或前任情報機關官員較少進入行政單位任職,他指出:「情報人員入政府,最著名的例子是現流亡在外的前總理卡赫澤汀(Akezhan Kazhegeldin),據傳現任總理馬西莫夫(Karim Masimov)也出身情報組織,不過他完全否認。」 儘管哈薩克2005年與2007年選舉顯有瑕疵,「終身總統制」等修憲結果也受人質疑,但該國仍贏得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主席之位,Kzblog指出:「這已是正式結果,哈薩克先前爭取2009年主席未果,卻將於2010年擔任主席,官方通訊社也只報喜不報憂」。「人權觀察組織」亦發布新聞稿,譴責這項決定,認為哈薩克並未達到該組織的要求。 Joshua Foust也分析此事,一方面哈薩克人權與民主記錄貧乏,卻能擔任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主席,確實具有爭議性,他認為這種所有有關此事的外交協調是樁「醜陋的交易」。Slavasay也認為[ru]:「2010年主席之位已底定,哈薩克現在得非常努力,才能讓外界未來相信他能榮之重任」。Adam-kesher則覺得,「這是哈薩克外交人員的大勝利,也是該組織的大挫敗」,Adam-kesher看法很悲觀: 哈薩克又承諾在2008年要改革,包括媒體法規、誹謗罪除罪化與選舉法規自由化,不過人們對此新聞的反應通常是失望與迷惑,哈薩克以前也曾承諾改革,但後來沒落實,此次機會也不大,但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的聲譽已毀於一旦。 Epolet以不同的觀點看待[ru] 此事,認為哈薩克現任總統很在意形象問題,他指出:「2010年哈薩克擔任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主席時,正好也是總統納札巴耶夫的七十歲大壽,屆時將有大規 模慶祝活動,而2008年的主要活動,則是國家遷都阿斯塔納(Astana)十週年,這將形同是2010年的預演,而且十週年慶祝日也選在總統生日當 天。」 本文英文版同時刊載於neweurasia 原文作者:Adil Nurmakov 校對: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