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evnik》日報與A1電視台等兩家馬其頓重要媒體,最近都出現充滿科技恐懼症的報導,將電腦遊戲玩家形容為社會威脅,使用的語言直逼仇恨言論。
這並非馬其頓[馬其頓文]首次出現科技恐懼症現象,傳統媒體過去曾多次將電腦愛好者視為威脅,例如2002年許多民眾抱怨電話費用太高時,就出現如「電腦怪胎竊取民眾電話線路」[馬其頓文]等標題,以偏蓋全地怪罪駭客,報導裡卻未深究電信公司出錯的可能性。
最近的報導模式與過去幾乎如出一轍,媒體先指稱玩遊戲浪費年輕人的生命,讓他們變得激進又反社會,又列舉匿名玩家與網咖經營者的支持言論,再找來心理學家或社會學家證實這項說法,但根本沒有任何實證研究基礎,這些報導使用污名化的詞語攻擊特定社群,這項趨勢格外令人憂心。
例如「拋棄女友與工作打電動」[馬其頓文]這篇文章中,將電玩「成癮」等同於「棄工作不顧、阻礙學業、和女友分手」,最可怕的說法是「暴力電玩導致攻擊行為」,將玩家形容為隨時可能發作的謀殺犯。
另一篇文章「網咖都是電動玩家」[馬其頓文]引發網路上不少回應,尤其是網頁分享服務Kajmak.ot[馬其頓文],該文引述社會學家的發言,但這位社會學家似乎忘記,早在電玩發明之前,兒童就會玩些「開槍攻擊」的遊戲,例如「牛仔與印地安人」,或是倣傚二次大戰的「遊擊隊與德軍」:
專家警告這種遊戲很危險,電玩裡的攻擊行為,會延伸至網咖之外的遊戲中,因為當玩家進入現實世界,他們無法以其他方式溝通。
大學教授Ilija Acevski表示:「我曾有機會觀察好幾個網咖,還有一群常留連網咖的孩子,他們常玩戰爭遊戲,非常投入,甚至不斷尖叫,我當時自問,他們離開電玩、進入現實生活後,會產生什麼關聯性,會有負面後果嗎?當然有!」
Komunikacii部落格[馬其頓文]的一位作者Darko Buldioski在A1電視台網站報導頁面回應:
我還是不懂,同樣的老故事為什麼一寫再寫,卻從未稍微深入分析。
這位專家的觀察毫不專業,他應該經過科學研究後再發表公開言論,而不是看一眼就做假設。
此類報導中,記者總宣稱「全球各地研究都證實,電玩這種溝通模式會成癮,而且與各種罪犯相同」,這些科學研究到底在哪裡?怎麼不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IT.com.mk入口網站編輯Damjan Arsovski在文章「馬其頓媒體都是笨蛋」[馬其頓文]中,將新聞報導每一段都挑出來回應:
「每天花五六個小時,在電腦前打電玩或逛網路,生活在無空間感的網路空間」,但我每天在網路上花費五六個小時,在這個「不真實的世界」裡,我和同事及企業聯繫,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加強自我教育…
不過他也沒有否認該篇報導的結論:
電腦遊戲玩家就是一般人,他們是孩子、父親、丈夫、兄弟,但在螢幕前,他們有另一個身份,會使用技客語言,他們常成為網路怪獸。
FOSS成員Arangel Angov貼上一個連結,是美國過去一份小報裡同樣怪異的報導掃瞄檔,做為他對此事的回應。
馬其頓媒體時常報導犯罪率提高,卻不願花費心力探究背後原因,所以才出現上述報導,專家甚至沒打算解釋在六月國會選舉中,暴力事件背後有何心理學與社會學動機,雖然目前仍無電腦遊戲玩家涉及其中,不過指控玩家似乎最簡單。
不過這些媒體中,過去也曾有對玩家的正面報導,不過只有馬其頓組隊參加世界網路運動電玩大賽的時候。
2 則留言
Demonize用作醜聞好像怪怪的,應該是醜化或妖魔化吧?
感謝指正,手誤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