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多瓦:葡萄革命?Twitter革命?

摩爾多瓦於4月5日舉行選舉,由執政的共產黨獲勝,隔天首都奇西瑙(Chisinau)出現和平抗爭,卻在4月7日演變為暴力事件,抗爭者闖入國會縱火。

Lyndon不斷在Scraps of Moscow部落格裡,提供來自部落格、Twitter和媒體報導的摩爾多瓦最新消息及翻譯,在這篇涵蓋全面和充滿觀點的文章中,他提供約30項不同消息來源,在他的部落格裡搜尋「葡萄革命(Grape Revolution)」的標籤,還有更多相關內容。(若抗爭者在市區埋鍋造飯,或許就會使用「葡萄革命」或「葡萄酒革命」為名,以國家最著名的非人力出口產品命名。)

Nosemonkey's EUtopiaJulien Frisch提供更多關於抗爭的報導連結,以下是Nosemonkey's EUtopia的觀察:

[…]由於摩爾多瓦本身網路及電話網絡都停用,實在很難取得可靠資訊,對於這個常受忽視的小國,西方主要電視新聞媒體尚未報導抗爭事件,致使Google News常成為最佳新聞來源,這和四年半前烏克蘭橘色革命初期情況異常相似,西方媒體的注意力也很慢才轉移至東歐,當時資訊也是一片混亂。[…]

Mihai Moscovicikosmopolit等人都不斷在Twitter網站上以英文轉告最新消息,其中kosmopolit的部格格中一文是由一位奇西瑙居民所撰。

雖然現在要預測選後抗爭結果還太早,有件事已經確定:社會媒體號召行動與報導此事的力量強大,尤其摩爾多瓦向來是「歐洲最貧困國家」。

Evgeni Morozov在《外交政策》net.effect部落格裡,寫下名為「摩爾多瓦Twitter革命」的文章:

[…]未來我們記憶奇西瑙發生的事件時,是否可能記不得旗幟的顏色,只記住其中使用的社會網絡工具?

如果你在一個星期前問我,像摩爾多瓦這樣的低科技國家裡,是否可能用Twitter發動革命,我很可能會說「不可能」,但今天我卻無法確定,若各位去調查Twitter網站上過去48小時最熱烈的討論話題,可能會注意到有許多消息都加上「#pman」這個標籤,和「蘋果電腦」、「阿姆」和「復活節」並列。

「pman」並非「pacman」的簡稱,而是代表「Piata Marii Adunari Nationale」,這是摩爾多瓦首都奇西瑙最大廣場的羅馬尼亞文名稱。[…]

自從選舉結果公布,由共產黨人勝選組成政府,摩爾多瓦激進年輕人憤怒走上街頭抗爭,Facebook與Twitter已是今日年輕人發動政治抗爭的必要工具,透過這些網站發送抗爭及快閃活動資訊。[…]

相關訊息在Twitter網站飛快傳遞,我過去20分鐘都在瀏覽站上訊息,大概有200則新消息都加上「pman」標籤(內容幾乎均為羅馬尼亞文,僅有少數幾則為英文)。過去幾小時已出現幾個有關主題的工具,例如這個工具,不過必須為讀者提供事件背景,還有這項工具收集YouTube影片。許多部落格文章都在更新即時消息,例如這個幾乎是每分鐘更新,YouTube有許多影片,Facebook裡也有許多照片。

Siberian Light的Andy引用上述文章後認為,Twitter是「革命人士最新熱愛的工具」:

[…]Twitter肯定是我得知今日抗爭的途徑,但我也想瞭解,Twitter實際用來發動抗爭的成效如何,我覺得主要是用來將訊息送出摩爾多瓦國外,讓世界能夠注意到。[…]

現居荷蘭鹿特丹(Rotterdam)的「網絡熱愛者」Cezar Maroti認為,單純將摩爾多瓦的事件描述為「Twitter革命」,可能會誤導大眾,他在Twitter上的留言包括這一則這一則

摩爾多瓦只有71位Twitter用戶,http://ow.ly/2idK不可能透過Twitter號召這麼多人!

***

摩爾多瓦並沒有發生Twitter革命,這是社會網絡革命,其他網路工具也有使用:包括Y!mess、Youtube、Flickr、Facebook等。

校對:dreamf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