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部落客不同意記者見解

Anne Applebaum近期撰文,以不同標題刊登於《華盛頓郵報》(「摩洛哥,不同於伊朗的選擇」)及Slate網站(「摩洛哥與歷史和平共處」),在摩洛哥部落格圈、Twitter及論壇引發不少討論,該文認為摩洛哥是民主與伊斯蘭教共存的典範,可供伊朗借鏡,民眾批評文章過度簡化摩洛哥政權,並將西方價值投射於其他國家身上。

摩洛哥作者Laila Lalami提到對這篇文章的失望

她形容抗爭者在國會外「很禮貌地」高舉標語,聽起來實在很奇怪,若她願意花任何時間,每天觀察這些群眾的活動,她肯定不會讚揚抗 議民眾的禮節或警方自制,選舉本身實在不值一提:投票率很低,開票結果也一點不令人意外,若這就是她所謂「從獨裁轉型為民主」,我們就要求上帝幫忙了。

人們將這篇文章轉載至Morocco Board論壇後,許多讀者開始討論,Adiloss似乎認同上述看法:

這位觀光客記者似乎受部分表象誤導,國會前的抗議群眾確實不常受警方騷擾,有些人在現場已了好幾個月,但沒有人在乎。 這位記者也恰好沒遇上情況激烈的日子,沒看到警方張牙舞爪毆打民眾的場景,就連一般路人也可能遭受警方暴力與言語污辱。

Anne Applebaum在文章中寫道,「雖然當地明顯存在飄逸長頭紗搭配藍色牛仔褲的流行,但許多女性並未向紐約或巴黎追求時尚」,Laila Lalami對此的看法是:

這項原則永遠不變,西方記者前往摩洛哥報導民主化程序時,文章永遠都會提到服裝選擇,並賦予他們正面或負面價值,牛仔褲就是好,傳統連帽寬袍就是壞,Anne Applebaum認為許多女性「不會向紐約或巴黎追求時尚」。

文章內還有一句話引起讀者討論:「細想伊朗國王的遭遇,也揣測原本可能會發生的事」,Morocco Board論壇上署名Moroccan Patriot的讀者留言反擊:

這位女記者寫的內容全都不對,她也可能是福斯電視台的記者。 摩洛哥的嚴肅課題不需百年來解答,只要當今掌權者決定落實現行法規即可。 目前法律裡沒有政治責任制,法規實行也不一致,這不是意外,而是刻意使然,雖然某些程度上,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各國,但很少像摩洛哥這麼公開出現。 當作者寫道「細想伊朗國王的遭遇,也揣測原本可能會發生的事」,就很明顯意圖醜化伊朗。

當然實際上,文章內仍有部分內容為真,Maghreb Blog指出

今天《華盛頓郵報》上出現一篇討好摩洛哥的文章,Anne Applebaum認為該國是「從傳統君主制走向君主立憲制的典範,擁有真正的政黨、媒體相對自由、出現新政治領袖(馬拉喀什(Marrakesh)市長 是位33歲的女性),王室立法也符合伊斯蘭律法及國際人權公約」,不過正如我先前所言,稱摩洛哥是君主立憲制或許還太過誇大,因為王室仍握有龐大行政、立 法及施政權。

筆者撰文「糟糕的不同選擇」回應Anne Applebaum的文章後,另一位Morocco Board論壇讀者Mazagan留言,比較雙方論點後,認為皆有不足之處。

在一人眼中,摩洛哥是東方世界模範生,跟隨西方秩序與國際貨幣基金方針前進,而在另一人眼中,摩洛哥只是奉承帝國主義,持繼迫害人民自由。 但現實的摩洛哥與這兩者都不完全相符,選舉制度有其嚴重缺陷,受到寡頭政治左右,然而在內,仍有相當健全的公民及政治論辯出現。

唯有時間能證明結果如何,摩洛哥新政治領袖即將上任,部落客也會持續針砭治理表現。

校對:Portnoy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