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水力發電廠背後潛藏問題

Inambari這個名稱對多數秘魯人沒有意義,有些人或許會聯想到Inambari河,流域包括Cuzco、Puno及Madre de Dios地區,也有些人會想到Sandia區域的Alto Inambari地區,或是Tambopata省境內的Inambari地區,世人幾乎早已遺忘這個遍遠地區,不過最近出現了有關Inambari的的新聞,都是為了水力發電廠。

2009年3月消息[西班牙文]指出,巴西營造公司OAS將投資40億美元,在Madre de Dios區域的Inambari建造水力發電廠,不過早先在2008年時,曾有人提到[西文]金額更大的投資案,該公司希望藉此生產20億瓦特電力,供應巴西的Acre州。

許多人對此投資案規模印象深刻,例如「秘魯基礎建設」部落格指出[西文],「這座電廠規模將為秘魯之冠,在南美排名第五」;「秘魯發展」部落格強調[西文]當地發展將會進步:「不需贅言,當地將會因為電廠獲得高額權利金,這是大型計畫一項利益」,部落格留言者也同感樂觀,相信水力發電廠將為當地和國家帶來繁榮。

對於地方發展與獲利,許多人有異議,而這些意見現在得到認真看待。第一項質疑在於水壩將危害生態,因為場址預定地即位於Bahauja Sonene國家公園,SERVINDI這個組織即指出:「這項水力發電計畫直接威脅該區域,也間接威脅國家公園」,除此之外,興建越洋高速公路的計劃也將危害公園環境。

許多Puno地區居民得知計劃後都徹底反對,當地報紙《Los Andes》[西文]指出,包括「鄉村教育服務協會」等地方組織都認為,連未來的越洋高速公路也會受電廠影響:「根據水力發電廠水庫描述內容,共有106.1公里的高速公路將沒入水中」,一篇投書指出,由於當地在國會缺乏代表,欠缺資訊[西文]導致情況更糟。

部落格圈也意識到如此情況,例如「第四環境」部落格便轉載國家公園管理處於今年五月的新聞稿,其中提到[西文]:

計畫威脅到緩衝區,也間接衝擊國家公園數千種特有生物,國家地理學會早已稱此為國家珍寶,一切問題都源於Inambari流域生態系出現前所未見的劇變,不僅主流及支流全都改觀,在不久的將來,也可能會促使殖民者入侵這塊自然保護區。

Exegesis部落格的Aldo Santos先前已對此事發表文章,他前往將受水壩影響的Puerto Manoa地區後,再度撰文表示[西文]:

此時此刻,我距離Puerto Manoa很遙遠,我不斷自問,因為政府決定建造水力發電廠,數千家庭得遠離家園,到另一處重新生活,這些人的生活會因此有何變化?為了賣電給巴西而砍伐 森林、造成洪災、改變生態系,這樣真的有價值嗎?秘魯民眾如何從中獲益?在天然氣與礦業權利金增加後,我們如今又帶來什麼進步?

除了論辯水力發電廠的利弊,還必須思考幾個問題:Cusco及Puno區域境內多為安地斯山區,這項計畫如何能與當地發展結合? 水力發電廠如何能與當地發展並行?還有哪些選項?我們必須進行論辯,才能避免人們誤以為「森林是安地斯人民的食材庫」,因為這種邏輯認定森林可供剝削、砍 伐、焚燒與破壞,只為獲得最大利益。

政府與居民過去發生種種衝突,後來演變為封鎖道路、罷工與暴力事件,Maria Isabel Guerra在Las Burbujas Recargadas部落格懷疑,此事是否將掀起另一場衝突[西文]:

Puno居民已開始動員,他們的憂慮不無道理,這座大型水力發電廠的水壩完工後,至少將形成面積412平方公里的湖面,受影響民眾顯然希望能瞭解,這項計畫對他們的生活與生計將有何衝擊,但似乎無人理會他們的訴求。

Puno居民記憶力很好,但政治人物與政府卻常失憶,已經遺忘Ilave與近期Bagua的事件,過程幾乎如出一轍,都是政治人物自以為能視人民為糞土,而不需要付出慘痛代價,尤其對遍遠地區更是如此。

Inambari尊嚴」[西文]部落格還有更多相關資訊,而在這個論壇[西文]上,還有更多正反意見紛陳,秘魯公民Marc Dourojeanni撰文質疑電廠計畫[西文];阿根廷記者Javier Rodriguez Pardo則表示,這項計畫反映出南美洲「高速公路掠奪生態」的發展趨勢[西文]。

本文英文版由Stephen Francis Hampshire Diggines譯自西班牙文

校對:Portnoy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