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印度:高齡者資通訊科技是否周全?

類別: India 印度, Health 衛生, Law 法律, Technology 科技, 思維, 教育, The Future of ICT for Development

10月1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長青日」,今年主題為「慶祝國際長青日十週年:邁向全齡社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 [1]當天致詞 [2]時表示:

過去十年,我們加強建立「全齡社會」,並推動國際支持「聯合國關懷老人原則」,這套原則希望建立包容社會,強調參與、自我實現、 獨立、關懷與全人尊嚴,要將原則轉化為行動,我們不斷鼓吹各項政策,讓長青人士生活的環境能夠提升能力、促進獨立,隨著老去而提供足夠支持與關懷。

「邁向全齡社會」的原則自1999年建立,並在2002年於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第二屆世界老人會議」再度確立,強調視高齡者為社會發展的媒介與受益人。[…]

國際社會也日益關注高齡者人權,我們必須終結對高齡者的年齡歧視、虐待、忽視與暴力,我呼籲各國落實必要法規保護,我也呼籲所有夥伴協助各國建立能力與制度,達成這項目標。

對印度而言,這是最完美的改變時刻,也讓資通訊科技在高齡者生活中發揮功能。

挪威科技局指出 [3][PDF檔]:

資通訊科技是今日社會的特質,隨著科技進步,我們在幾年內將面臨高齡人士日增,高齡者與資通訊科技之間有何具體困難?如何能發展正面機會、避免負面效應?

由於平均壽命不斷提高,印度和許多國家一樣,面對人口老化的嚴肅課題,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 [4]顯示,全國60歲以上人口為7700萬,相當於總人口的7.5%,2008年估計為8600萬人左右,目前高齡人口數居全球第二;聯合國指至2050年時,印度約二成人民都將達60歲以上。

在高齡者快速增加情況下,政府與社會關鍵在於,如何確保高齡人士能擁有活躍、健康、獨立與尊嚴的生活,印度政府意識到相關政策需求,於1999年推出「全國高齡者政策 [5]」,希望涵蓋主要領域,如財務安全、醫療、庇護、教育、福利、生命與財產保障等,並向長青族推廣「積極老年 [6]」的概念;這項政策也強調非政府組織與公民社會的角色與政府互補。

在「高齡人士與科技介入 [7]」[PDF檔]報導中,作者VC GoyalUsha Dixit指出:

在近期政府政策文件中(如全國老人政策),提到運用科技支持高齡人士獨立生活,也有其他政府及非政府計畫雖然未特別針對此一項 目,但也能幫助高齡者擁有舒適及尊嚴生活,國內有各種科技為高齡者福利著想,讓科技能易於使用、價格合理與符合特定需求,科技介入能大大有助於達成政府目 標,提供重要資源與能力。

就高齡人士與資通訊科技而言,目前印度情況如何?

人們反對資通訊科技的一項主要理由,即為高齡人士的惰性與科技恐懼症,Nadan Nilekani在著作《想像印度:國家復興構想 [8]》中指出,「不該預設人們擁有科技恐懼症」,Andy OramO'Reilly Radar部落格評論 [9]認為:

許多科技人士能言善道,認為有些無知或愚蠢的族群必然會拒絕電腦與網路,例如少數族裔、貧民、老人等,但結果關鍵是有無電腦或適合應用程式可用,只要有機會,這些族群總是渴望運用這些科技…問題不在於人,而是供給、成本、實用性等其他因素。

Lesley D. BiswasThe WIP [10]部落格指出,在許多案例中,「高齡網路使用者」藉網路適應寂寞未來,她表示 [11]

有些老人受文化制約,總認為孩子會在晚年隨侍在側,以至於獨居對他們的衝擊特別大,寂寞本身便難已調適,家人不在身邊讓一切更難以接受,今日印度家庭結構理想已經愈來愈過時,高齡者必須尋找其他方式與子孫保持聯繫。

但和已開發國家相比,印度許多高齡者起步已遲,由於過去並無iPod或手機伴他們成長,過去工作時亦未接觸電腦,讓老人家融入虛擬世界確實不易,不過一旦 跨越心理障礙,從指尖探索新世界通常感覺很好,讓高齡者逐漸享受這一切,因為子孫許多定居海外或其他城市,很多老人家都開始尋求家教或訓練課程,讓他們學 習使用電腦。

因此目前資通訊科技之所以能進入高齡者生活,一項關鍵在於:

幫助他們適應寂寞/融入社會

為了保持聯繫,高齡者學習使用各種資通訊科技應用程式,如室內電話/手機、即時通、電子郵件、聊天等,最近亦出現社會網絡Verdurez [12],專門針對高齡人士設計。

有人形容這個網站是「55歲以上人士的Facebook」,滿足高齡人士各項需求,如對抗寂寞、聯絡、串連、獲取健康相關消息與資訊、玩遊戲、解謎、與年齡相似同好分享生活等,目前會員數超過4000人。

untitled5-300x226.jpg

高齡者社會網絡Verdurez截圖

不過WATBlog.com [13]部落格的Seema對於這個構想有些遲疑 [14]

高齡者社會網絡聽起來很好,但我懷疑這個年齡的印度人有多少使用電腦和網絡,也懷疑他們使用社會網絡的時間會有多長,網站應盡力宣傳,並與某些非政府組織及安養院結合,我們希望長青族能享受與同好藉社會網絡串連的樂趣,而不要感到寂寞。

她的考量也不無道理,Mrutyunjay Mishrajuxtconsult.com [15]部落格指出,高齡人士

…在印度網路用戶比例僅占0.8%,故在3800萬固定網路用戶中,高齡者僅約32萬人。

雖然網路在高齡族群普及率很低,印度仍有其他網路計畫是針對年長者設計,例如:

提供安全感:例如孟買警方推出安全入口網站Hamari Suraksha [16],開放高齡人士登記,在年長者遇害案件日增情況下,保障他們的安全。

教育與醫療:在教育、網路學習、網路醫療等方面,逐漸出現各種為高齡者服務的計畫,也需要提供更好的整合服務。

尤其是都會區、社會階層較高的年長者已逐漸浸淫於網路文化中,故愈來愈多高齡者透過網路處理銀行業務、繳費、訂票等,讓他們毋需離開住家,也能自行完成各項雜務,不需仰賴他人協助。

網路受到普及率、連線速度與電腦等限制,而行動通訊市場顯得更廣泛,Rajesh JainEmergic [17]部落格表示:

印度目前每月增加1000萬手機用戶,而且成長趨勢不變,至2009年底大約會有4.5億用戶。

在目前情況下,手機資通訊科技的前景更加光明,電話熱線、簡訊服務等功能都讓高齡人士便於聯絡,例如設於Chandigarh的非政府組織DadaDadi [18]便提供簡訊、熱線及其他網路服務,確保獨居老人的安全,Jorawer SinghThe India Post報導 [19],Chandigarh於10月1日推出24小時全年無休熱線電話:

在「國際長青日」這天,三座城市的高齡人士終於獲得24小時全年無休熱線電話,號碼為9888-9888-47,熱線電話將由非政府組織DadaDadi.org負責運作,將提供高齡者各項所需資訊與協助,包括派遣電工與水管工、法律扶助、爭取權益等。

資通訊科技還有許多可能性,印度才正要開始運用這種潛力,讓長青族擁有更豐富、活躍、獨立與尊嚴的生活,但必須先克服各種困難,包括設備、設計、人為因素等。

例如手機要上網步驟相當複雜,介面也不適合高齡者使用,不過特別為年長者設備的手機也未必會獲得青睞;產業界提供高齡科技 [20]方案時,也不能忽略人性因素,才不會讓年長者更感覺孤立與疏離。

且老年人並非單一族群,不可能有通用解決方案,要整合各種次族群的需求,也會面臨許多挑戰,例如所謂「最後一哩」工作,如何讓貧困或鄉村高齡人士能成為資通訊科技潛在用戶。

Rozina Parmar也在「高齡者資通訊科技 [21]」[PDF檔]報告中指出:

我們顯然需要高齡者資通訊科技的創新模式,以需求為取向,並以用戶為系統核心,無論是在私有空間、公有空間或勞動空間,都需要以新的角度看待老年人生活。

印度推出「全國高齡者政策」已屆十年,據「高齡者世界紀年 [22]」報告中,HelpAge India [23]執行長Mathew Cherian認為落實情況相當不佳,全國高齡者委員會主席Mr. Wasnik [24]亦承認未來任務相當龐大,也需要民間社會大量參與。

校對:Soup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