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為人權日,今年主題為「不歧視」,本文收集幾段人們製作並上傳的相關影片。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表示:
歧視行為總鎖定最脆弱的族群,包括殘障者、女性、貧民、移民、少數族裔,以及其他社會上所謂的異類。
…但這些受歧視者並不孤單,聯合國與他們同在,堅持捍衛最脆弱族群及所有人的權利,這是我們的身分與使命。
幾位委內瑞拉大學生製作一段短片,除了提升社會意識,也希望鼓勵12歲至18歲的孩子不要歧視他人:
在多個組織合作下,這段墨西哥影片反對種族歧視:
阿根廷一群青少年製作黏土動畫,討論各個青少年族群彼此歧視的現象,例如攝影部落客、哥德風格者、喜好cumbia音樂者:
美國有對情侶透過影片,希望藉人權日讓他人注意到,烏干達境內存在另一種歧視,目前法案若在國會通過,烏國民眾將可能只因為是同性戀,便遭到判刑、甚至處死,而家族或地主也將面臨罰款或其他罪責:
各位是否見過其他有關人權日的影片?如果有請告訴我們!
校對:Soup
新近迴響
透過女性改善全球飢荒
東帝汶:多種語言合為一國
歐亞大陸上波斯語的多種面貌
很有趣、清楚的短文,感謝譯介。不過讀了原文後,幾個地方有些翻譯小建議: (1) 「舉例來說,man rafta istāda būdam(I was going)這句話中出現了文字變體……」 這句話翻錯了。原文意思是:「舉例來說,[口語中的] man rafta istāda būdam(I was going) 和書面語雖然一併出現,但這種句構在德黑蘭語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是塔吉克比較常用的口語形式。]」 (2) Bukh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