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aCine名 符其實,是個電影主題部落格,作者Carlos Caridad-Montero來自委內瑞拉,自2004年起建立這個空間,書寫有關電影的內容,特別是以委內瑞拉電影為主,故這不僅是位觀影專家的筆記,也是位電影觀眾的評論;眾多讀者亦積極留言回應,更讓許多人對國內電影重新燃起興趣,委國媒體亦多次提及這個現象。
部落格內容引起許多讀者討論,他們對委內瑞拉電影品質滿懷期待,例如許多委國傳統電影至今仍時常成為話題,部分讀者認為對都會暴力著墨太多,強調還有許多簡單但動人的故事尚未登上大銀幕。
在部落格滿五週年的文章中,Carlos Caridad-Montero回想自己開始這項計畫的初衷:
一切始於2004年中,我當時在網路聽聞一個詞語,結合「性醜聞」與「部落格」兩者,那年五月,參議員辦公室實習生 Jessica Cutler在所謂「部落格」的東西上,記錄自己在國會山莊裡的性經驗,我搜尋這個詞語,結果發現部落格平台Blogger,這項服務讓人能在網路上依據 時序張貼文章,就和日記一樣。
起初部落格名為「一位拉丁美洲導演的筆記本」,過去因為缺乏技術知識,無法架設網站,但部落格卻實現我長久以來的夢想,我希望建立以電影主題網站,並寫下其中我最有興趣的部分;另一方面,我也想建立一個頁面,將委內瑞拉電影資訊散播至全世界,那時世界還很封閉。
Blogacine運用各種社會媒體工具,諸如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讓資訊流通更快更廣,讀者也感受到作者寫作時多麼用心及熱情,更刺激讀者加入討論,Carlos Caridad-Montero指出:
我到目前張貼約2000篇文章,也一向努力保有原本的精神,BlogaCine並非雜誌,而是部落格,故相當突顯個人色彩,不只是作者的特質,還包括電影製片及部落格讀者的個人風格。
我認為這個模式確實有所成果,讀者數及瀏覽數都不斷增加。
Carlos Caridad-Montero認為這樣的結果是:
隨著Facebook、Twitter及YouTube等社會網絡與使用者出現,資訊已無法受約束或箝制,[…]這些網絡讓資訊傳播者與使用者的界線變得模糊,[…]客觀與個人之間也不再壁壘分明,部落格這個現象確實新挑戰。
就這個部落格而言,提升討論層次與保有熱情兩者並不矛盾,可見討論時,不必非得相互污辱,不必為別人戴上「反政府」、「走狗」、「中產階級」、「共產黨」等大帽子。
在目前情況下,BlogaCine已不只是作者一人的成果,也是許多留言集結而成的作品。
校對: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