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準備好下一次地震了嗎?
許多鄰近海地的加勒比海國家的居民,都因1月12日七級地震的報導與影像而震驚。許多人加入救濟工作,有些人則認真的探究海地的歷史,以及加勒比海在長期重建工作中所該扮演的角色。此外,必然地,由於該地區大部分均處地震帶上,他們也討論爭辯加勒比海對於未來重大地震的準備工作與進度。(Repeating Islands部落格已經列出17世紀至20世紀以來,發生在加勒比海的大地震)。
1月19日發生在開曼群島附近5.8級的地震,以及1月20日海地6.1級的餘震,引發更多討論。許多部落客,像是Yardflex,已經連結了媒體報導,討論持續潛在的危機,或是暗示加勒比海勢必將面臨另一個重大地震。如同@anniepaul(居住在牙買加的作家Annie Paul)在聽到開曼群島地震後,在推特上說:「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海地地震後兩天,Living in Barbados注意到:
在加勒比海,我們大部分都認為這裡的災害會和氣候相關,像是龍捲風。但是地震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們可以根據地球斷層的位置來知道 地震的可能性,我們卻無法確切的預測它的發生。地震頻率總是不同,也沒有季節性。當你的國家上回經歷地震是在一兩百年前,我們很難去期待民眾會知道要怎麼 辦。
幾天後,居住在加拿大的牙買加籍作家Pamela Mordecai問到:「我們能夠避免如海地地震般的大災難嗎?」
能知道地震何時會發生是最好的。
有一個有名的例子關於成功的地震預報讓許多生命因而得救:1975年,中國官員在一場7.3級的地震發生數天前,下令撤離海成市(一百萬人口)。只有少部分的居民傷亡。地震預報部分來自對動物行為的觀察。
很難想像有可能因聆聽貓狗而解救海地。
巴哈馬的Womanish Words思考機會或者運氣的要素:
巴哈馬和其他地方一樣,無法抵擋地震和海嘯。直到現在我才認清這個事實。窗外一片平靜,寧靜的夜晚已經降臨,海地仍在哭泣。一想到周圍我們所知道的、所愛的一切,毀於可怕的一瞬間,我便驚嚇不已。任何時候它都有可能發生,我們還能活著完全是因為運氣。
千里達的Coffeewallah想知道最近的天災是不是大形態的一部分:
大自然對人類進行的報復已經越來越平常。我們已經看見她很多的行動,像是旱災、水災、地震、海嘯。人類總以為自己位在食物鏈的頂端,且覺得自己能為所欲為。不過,大自然可能要給我們別的想法,或至少我們要知道這樣是要付出代價的。
其他部落客是很實際的。開曼群島的Islas Bellas說到:「沒有任何事物能像地震一樣,帶給人們如此大的恐懼。」他列出十項地震安全守則(並解釋,為何地震時站在門邊這種大家熟悉的忠告,其實並不恰當)。千里達的Taran Rampersad在網站KnowTnT.com中,主張執行危機SMS(短訊服務)系統,讓災害發生時的通訊更加容易:
想像你深陷於瓦礫堆之下時只有手機陪伴,你可能受傷、流血、飢餓、脫水,或有以上各種情況。就算手機的基本功能未受太大的損傷,還是會受限於手機系統的超載量。但是,SMS簡訊會排序處理。此外,如果你受困,SMS系統的低耗能,對於救人一命是非常重要的。
這項科技是存在的,不幸的是,我們總是在事件發生之後才去關心它。
Kid5rivers寫到關於在千里達與托巴哥執行建築標準的重要性:
公共住宅部門務必要開始執行建築標準,因為長久以來總是允許粗製濫造。我無法理解,不夠堅固的房子為何會獲得建造或使用的允許。
而Now Is Wow Too僅僅決定要報名紅十字會急救課程,她寫道:「並非消極,只是實際的。無論是日常事故或是天災所造成的受傷,擁有基本急救能力是好的。」
彷彿是要加強對於預先準備的迫切感,Repeating Islands貼了一篇由地質兼海嘯專家Brian McAdoo的文章,分析海地的地震並宣告:
這次地震應該是金斯敦市(牙買加首都)的醒世鐘。如果1692年的那場地震發生在今天,儘管強度不如太子港,金斯敦同樣會被毀壞。如果這些地震發生在建築脆弱的地區,在地震造成嚴重破壞之後,隨之而來的海嘯會摧毀殆盡,讓身陷廢墟的人們毫無希望可言。
關於全球之聲海地地震特別報導請參考這裡。
校對: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