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非洲:獨立50年,殖民主義尚在

類別: Cameroon 喀麥隆, Chad 查德, D.R. of Congo 剛果民主共和國, Senegal 塞內加爾, 法國, Ethnicity & Race,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History 歷史,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係, Migration & Immigration, 政治

[本文英文版原載於2010年2月17日]

法語非洲國家正式脫離比利時及法國50年,慶祝活動進行的同時,北非、中非、西非國家的部落格圈正有一番論辯隱然成形。

摩洛哥部落格Planète Non Violence連結殖民歷史與時事 [1]

這50年的改變相當巨大,首先,對前殖民國而言,撤離反而讓統治之手更深入,阿爾及利亞前總統Ahmed Ben Bella [2]曾說:「殖民主義自門而出,卻又自窗而入」,為確保企業豐沛利益不墜,前殖民國繼續支持願意卑躬屈膝的獨裁政權,他們無視眾多死難與家庭破碎,無視資源遭到強取豪奪,犧牲社區換取封建權力,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Freddy Mulongo在「反殖民50週年:比屬剛果 [3]」一文中,回顧比利時在該國的殖民史:

因為剛果,比利時以最低廉價格獲得自然資源。

歐洲一片破敗,[…]故美國同時管理歐洲及其殖民地,美國既然反對殖民主義,本可讓剛果獨立,但華府又深知私有財產概念並不存在於非洲傳統之中,堅決 反對任何共產政權,故美國選擇維持比利時殖民政權,等待非洲解放運動出現,…然後一舉掃除宗教人士、警員及行政機構人員…

面對民族主義運動,比利時政府開始意識到,將要失去這些殖民地,後來通過聯合國憲章第73條,尊重人民自決…

比利時的計畫是要准許自治…但得花30年:

1955年,比利時教授Antoine Van Bilsen發表一份報告題為「比屬非洲政治解放30年計畫」。

剛果獨立並非比利時人的贈禮!剛果民眾支持主權的心態很明確,在2010年6月30日剛果獨立50週年之際,我們只想聽見獨立運動領袖Patrice Emery Lumumba [4]的演說!

獲獎作家Alain Mabanckou [5]是位生於剛果共和國的法國公民,他進一步將法國殖民史 [6]與今日法國「身分認同」論辯連結在一起:

這場論辯雖未言明,但顯然繞著移民話題打轉(尤其是後殖民時代移民),以及這些移民對法國「身分認同」有何衝擊…

喀麥隆的Leopold Chendjou寫給法國總統薩柯奇(Nicolas Sarkozy)的公開信寫道 [7]

…國家心中存在種族主義…移民生下的黑人也是法國公民,就和總統先生您一樣。

法國計劃在2010年7月14日國慶日閱兵時,邀請所有前殖民地一同出席,查德的Juliette [8]呼籲抵制 [9]

讓我們一起抵制獨立50週年在法國的活動!…我們需要受法國與非洲關係惡魔所苦國家的代表(或組織)…

其他非洲人民也紛紛以不同方式反對,塞內加爾在4月4日獨立紀念日之前,舉行數星期的慶祝活動,總統瓦德(Abdoulaye Wade)於2月13日活動開幕式致詞時,體育場內幾乎空盪盪一片:

On Saturday, February 13, President Wade of Senegal addressed a nearly empty stadium at an independence celebration.

2月13日塞內加爾獨立紀念日活動開幕,總統瓦德致詞台下幾乎四下無人,照片來自Twitter用戶rignese。

校對:Sou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