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系非洲國家於2010年慶祝獨立50週年,為此紀念,非洲與法國高峰會於法國尼斯(Nice)舉行,讓法國與前殖民地的混亂關係再度成為焦點,許多非洲民眾明言,許多國家自獨立後,社會發展程度不算亮眼,質疑有何可慶祝之處。
這些質疑之聲裡,許多人都曾提到,非洲大陸顯然天然資源豐富,但似乎卻陷入無止盡所謂的「資源詛咒」,許多人更相信,外國利益是造成詛咒難解的一大原因,就經濟角度而言,非洲過去十年因商品價格高漲獲益,可是幅度不如預期。《Mckinsey Quarterly》題為「非洲成長動力為何?」的報告中,作者指出:
從1999年至2008年間,石油價格由每桶不到20美元,增至145美元以上,因為全球需求上揚,礦物、穀物及其他原物料價格也不斷攀升,[…]但2000年至2008年間,天然資源在非洲GDP成長卻僅占32%。
為何非洲未因資源得益?許多非洲民眾認為,國際利益剝削這些資源,交易又不夠透明,無法促進非洲國家發展,Focus on Africa網站上有關法語系非洲國家的檔案中,Stephen Smith提到法國與非洲大陸的特殊關係:
法國總統薩柯奇(Nicholas Sarkozy)自上任後,都一直維持長久以來對非洲的雙軌政策,一群公開顧問監督在非洲的官方事務,另一方面,薩柯奇在競選期間高聲批評的個人化及營利政治,則由中央政府高層官員再加上非正式中間人負責。
法國媒體定期會揭露,哪些承諾沒有兌現,而法語系非洲國家又得到哪些新租約,法語系非洲國家菁英共謀已經過時,法國無論與官方或私下,參與程度都在不斷萎縮。
石油詛咒是法語系地區最常提及的問題,但肯定還有其他陰影存在,Norbrook近期的非洲報告中,質疑究竟誰是非洲石油真正持有人:
非洲石油的美麗新世界源於價格高漲,讓昂貴的鑽探風險也值得一試,外海鑽油需要先進科技,也需要大把鈔票,租用鑽油船在迦納海岸發掘石油,每天得花100萬元。
另一項因素在於競爭競烈,中國與印度公司紛紛加入歐美企業的行列,石油生產過去由少數菁英把持,壟斷情況並不健康,新加入的企業讓政府更有談判空間。
馬達加斯加部落客Achille長期密切觀察國內政治危機,他認為政治動盪與石油詛咒的關係在於:
我們總在尋找這場危機的起因,卻常忘記是石油導致這場局面,無論是國家森林濫伐、犯罪率高漲、貧窮問題高居不下,都是從石油衍生出的現象,法語系非洲國家的說客只有聽聞石油存在時,才會有所動作,但其他資源也同樣吸引各國。
我剛發現我們四周都是企業,加拿大在南部、中國人在Soalala,而Total從不會在開發中國家缺席,也是每位潛在獨裁者的好友,而我們卻在呆站在此,看著資源送往遙遠國度!當我看見一張石油探勘許可證要價一億元,就覺得領導人的愚蠢終於達到最高峰。
七零年代時,社會認為石油是國家快速發展的門票,Passion-histoire提到,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與伊拉克皆是如此,他也說明這項希望如何迅速消逝:
1970年,拜石油收益之賜,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與伊拉克看似將進入快速現代化進程,石油讓這些國家在經濟上站穩腳步,阿爾及利亞是「地中海之龍」,利比亞是「酋長」,伊拉克是阿拉伯世界「崛起軍事強權」;就政治而言,進步社會主義讓許多人相信,許多重大轉變即將發生,包括女權、都市化、教育、平均壽命提高…
幾十年後,幻覺徹底破滅,人們原本以為,財富會讓這些國家開始實驗,終結政治與軍事歷史,結果卻演變成一場災難,讓時代的惡魔逃脫。
面對獨立50週年,Faustine Vincent表示,非洲國家都不願回顧表現:
最後這場50週年紀念令每個人感到尷尬,就非洲而言,「可藉此機會總結這段時間的成果,但如塞內加爾作家Boubacar Boris Diop所言,情況完全不如想像,沒有任何事值得驕傲」。
在法國方面,薩柯奇政府過去都表示,願意與歷任法國政府作為有所不同,Sarah Halifa-Legrand指出,法國外交部長Alain Joyandet的說法一度相當殘忍:
法國「若覺得沒有價值,隨時都可能放棄非洲」,Alain Joyandet表示,「我不害怕向非洲民眾表示,我們願意幫助他們,但對法國也要有意義才行」。
加彭的Association Survie提到,雖然國內去年動亂,Total公司在2010年營收仍相當不錯:
Total在2010年第一季淨收益達4200萬歐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9%。
來自貝寧的Arimi Choubadé則在Quotidien Nokoue張貼諷刺文章,希望讀者想像一下,若法國「維繫」與這些富含天然資源國家的特殊關係,會得到什麼益處:
想像一下,若法國與以下這些國家維持特殊關係:擁有大量可可的科特迪瓦,坐擁石油的加彭、剛果、查德、喀麥隆、茅利塔尼亞,生產棉花的馬利、貝寧及布吉納法索,出產磷肥的多哥,蘊藏鈾礦的尼日,那麼薩柯奇所帶領的法國,便不會只是今日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