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中國:政府建議電視台多用普通話激怒廣州市民

類別: 東亞, China 中國, 公民媒體, 藝術與文化, 語言
Tianhe, Guangzhou; from Baiyun Shan [1]

從白雲山看廣州市天河區,ASDFGHJ提供。

最近有項提案 [2]建議中國廣東省省會廣州市的電視台在播報新聞時多用普通話而非粵語,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彈。這項提案七月五日於廣州市政協會議上提出,建議廣州電視台應該 多用普通話播報,或乾脆成立一個新的普通話頻道。廣州市政協紀可光表示,今年十一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間廣州將舉辦亞運,這項提案是為了幫助那些聽不懂粵語 的訪客。

政協網站上的線上統計 [3]吸引了超過三萬人參與,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廣州本地人,結果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反對這項提案。許多反對者憂心此舉將威脅粵語及地方文化。1998年起,為了與主要使用粵語的香港電台競爭,廣州市地方電台獲准使用粵語播報。如同BBC中文網的記者沈平的評論 [4],當中國其他省份都必須使用普通話播報時,廣州所擁有的「特權」因此強化了地方的認同感。

廣州大報《南方都市報》的一篇社論 [5]強調粵語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在反對政協建議的過程中,粵語被當作文化保護的對象加以強調。這是正解,應該被理解。況且,粵語不僅是文化,還是廣州居民的生活 本身,有資格在最通俗的大眾媒體——電視上佔據與之相稱的重要地位。假若把粵語從主屏幕上排斥出去,這絕非淘汰語種那麼簡單,實質是剝除廣州人共有、共享 的生活方式。如果尊重廣州,敬重廣式生活,就不該輕率對粵語節目動刑。

粵語和普語並非天然衝突,兩者目前的共存關係歷經時間錘煉,是廣州文化、民間社會、政府舉動、大眾意志相互磨合、融通的結果。廣 州電視台粵語和普語的節目比例,既有賴於媒體的專業操作,也可看作是此種融洽的表現,不應輕易改變。事實上,無論是新移民融入廣州,還是廣州宣介自身的魅 力,粵語從來都不是普通話的敵人。人為製造粵語和普語的對立,恐怕只會兩敗俱傷。

廣州聲名在外,為人稱頌的是其活潑的市民社會,是自由、包容的公共生活,以及它一脈相承、完整保存的嶺南文化。不誇張地講,粵語 是廣州的歷史和現實,是特徵也是靈魂。在遏制粵語的情況下,很難想像廣州還可以誇耀自己。而丟掉語言和靈魂的廣州也走不出去,更不用說走遠。驅除不必要的干擾,粵語廣州與普語廣州和諧相處,不用擔心迷失方向。

廣東省其他知名媒體人也對粵語的凋零而發愁。幾個例子 [6]

媒體人陳揚:

廣州TV將出現天坑!被消失的方言後面必定是被弱勢化的文化。

廣州電視臺主播王燕:

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是廣州人都要撐粵語。

中國其他地方的評論人卻覺得廣州市民未免小題大作。對他們來說,這項提案的用意不是邊緣化粵語,而在於促進有五分之二外省人口的廣州市其溝通與發展。

戎國強在《錢江晚報 》寫道 [7]

廣州電視台有綜合、新聞、影視、經濟、英語、競賽、少兒等9個頻道,但其中以普通話為基本語言的較少。該建議提議說,也可在綜合 頻道或新聞頻道的主時段用普通話播出——廣州市政協的建議提得很具體:如綜合頻道和主要頻道的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晚上7時—10時,除此之外的粵語播 音可一如既往。如此說來,粵語何「淪陷」之有?何來「捍衛」的必要?

即使電視粵語播音真的全部被取消,粵語也未必會「淪陷」,因為粵語仍然是廣州市民的日常用語。而且不會有人傻到要取消某種方言,因為方言的消失只有一種可能:在漫長的經濟、文化、人口的交互變動中逐漸自然消亡。

網友張軍瑜在人民網表示 [8],當中國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已經迎頭趕上,廣州市民必須改變他們的「特權」心態,這呼應了上述BBC中文網記者沈平的觀點。

正因為在80年代,廣州經濟風光全國,直接決定了粵語的堅守;到現在,全國經濟在平均水平上都趕了上來,人才也出現大流動,廣州作為一個地方,要是再排斥普通話,或者在實際生活中拒絕推廣普通話,也只能是心理上的一種本能選擇,但卻已經失去了粵語堅守的最重要的經濟基礎。

推廣普通話也並不是要消除方言,而是方便交流。很多地方的方言都保護得比較好,比如上海、四川、陝西這些地方,這和當地電視台用 普通話播新聞並不矛盾,在廣東也沒必要就起悍然大波。在廣東,你會發現收音機,電視,大部分都是粵語播放,就連公交車上的播音都是粵語。外地人可能一下子 成了耳盲,彷彿身處外國,這也阻礙了廣東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大都市。

新民網特約評論員曹景行也奉勸 [9]廣州市民要務實一點:

廣東要不要講廣東話,還是講普通話,他們自己可以做出抉擇,總的來說應該平衡,既要考慮發展,也要考慮到保護自己傳統的特色。如 果過於偏重一方面,比如說,強調發展,大家都講普通話,結果廣東話沒人講了,那當然對廣東話不利,有人提出要捍衛廣東話,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另一方面,過 於地去捍衛自己本土的語言,結果妨礙了自己的競爭優勢,那對你自己也不利。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贊同透過普通話來加速溝通這個觀點。部落客韓益民寫道 [10]

廣東要不要講廣東話,還是講普通話,他們自己可以做出抉擇,總的來說應該平衡,既要考慮發展,也要考慮到保護自己傳統的特色。如 果過於偏重一方面,比如說,強調發展,大家都講普通話,結果廣東話沒人講了,那當然對廣東話不利,有人提出要捍衛廣東話,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另一方面,過 於地去捍衛自己本土的語言,結果妨礙了自己的競爭優勢,那對你自己也不利。

我以為對待方言應該用放任、自由的態度,讓市場和人們的交流實踐來決定。需要檢討的,反而是政府不遺餘力推行普通話的政策,是否存在打壓、破壞多元性的地方文化的一面?

校對: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