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Chez Gangoueus:一個精彩的法語非洲文學部落格

類別: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 Cameroon 喀麥隆, D.R. of Congo 剛果民主共和國, Djibouti 吉布地, Republic of Congo 剛果, 法國, Ethnicity & Race, Migration & Immigration, 公民媒體, 文學, 藝術與文化

[本文英文版原刊於2010年5月30日]

[1]

雷亞希‧烏亞朋齊(Réassi Ouabonzi)

2010年最佳部落格大獎 [2]聚焦於各家精彩部落格,涵蓋語言多達十一種。Chez Gangoueus(意譯:在剛果) [法] 榮獲法文最佳部落格第二名 。從2007年開始,雷亞希‧烏亞朋齊以讀者身份在部落格上撰寫有關法語系非裔作家與離散作家的文章,一篇一本書。隨著時間推移,Chez Gangoueus成了非裔作家與離散作家的線上指南。

全球之聲:你為什麼會開始一個以書為主的部落格?

我從少年起就熱愛閱讀,如飢似渴地讀完了我家附近(剛果)布拉柴維爾法國文化中心的所有藏書。我來自剛果的父母在法國生下我,之後十八年裡 我分別在這兩個國家生活,現在則定居法國。閱讀用去太多時間,念物理後我暫停了一陣子。直到某天我看了強納森.戴米(Jonathan Demme)執導的電影《魅影情真》(Beloved),這部影片根據諾貝爾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 [3]的小說改編。我才大夢初醒,下定決心讀完她所有的作品。她讓我重新開始閱讀。

你集中討論法語黑人文學的原因?

這是一段深思熟慮的過程。黑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被再現,這些是我感興趣的部份。我開始用部落格紀錄閱讀心得,而且,說白一點,除了線上雜誌《南方文化》(Culture Sud) [4]之外,在法語網站圈根本找不到任何有關非洲或黑人文學的資源。

第耶諾.莫內南波(Tierno Monénembo)的《天空刻度》(Les écailles du ciel)

當今法語非洲文學的潮流有哪些?

我主要回顧黑人文學,包括非洲各國、法屬西印度群島或僑居國外的作家。不過,讓我想想:在剛果,一批新銳作家深受文學獎得主與知識份子阿蘭‧馬邦庫(Alain Mabanckou) [5]的鼓舞。至於塞內加爾,我著迷於那些繼暢銷作家瑪麗‧恩迪亞耶(Marie NDiaye) [6]之後崛起(賦權)的女性作家。我注意到喀麥隆作家一逕保有「輕蔑挑釁」(”in your face”)的直率與活力。我也得承認自己十分敬佩奈及利亞的作家,例如了不起的欽努阿·阿契貝(Chinua Achebe) [7]。說到法語系國家的作家,我還可以列舉許多人:來自吉布提(Djibouti)的阿卜杜拉赫曼·瓦拜里(Abdourahman A. Waberi) [8]、剛果的吉米‧悠瑪(Jimi Yuma)、喀麥隆的帕特里斯·根(Patrice Nganang) [9]萊奧挪拉‧米亞諾(Léonora Miano) [10]…他們全在我的部落格聯播名單上。

海地作家凱特麗‧瑪赫斯(Kettly Mars)的《荒蠻時節》(Saisons sauvages)

如今非洲作家已是法國文學獎項的常勝軍,但你提到的作家在法文書店裡不是沒人知道就是根本找不著。

法語寫作的黑人文學作品找不到出版社,也缺乏讀者群。在法語系非洲國家,出書很難,而書又貴又難找。不過,這問題舉世皆然。西非人能寫作也 能出版自己的想法,但我們也該讀這些作品。不知道為什麼,非洲人就是沒辦法讀那些跟自己有關的書。他們希望從別處徵詢意見。我的部落格提供作者們一些網站 讀者資訊:每個月平均有數千人造訪網站,半數來自法國大城,三成來自西非…

有時候你也會在部落格上回顧日本或南美的作品,卻從來不見法語「白人」文學的蹤跡。

吉爾貝‧蓋托(Gilbert Gatore)的《在過去的未來》(Le passé devant soi)

法國文學太以自我為中心。人生短暫,我們該繼續往前走。同樣地,法國白人作家一點都沒察覺當前法國的真正挑戰:貧民區裡那些無公民身份的黑人與阿拉伯年輕人所面對的困境。

法國暢銷作家瑪麗‧恩迪亞耶的獲獎作品《三個女強人》(Trois Femmes Puissantes)

你為什麼把部落格取名Chez Gangoueus(在剛果)?

Ngangoué是我剛果名字裡的第二個。我自認擁有非洲與西方的背景與文化,期待找出反映這個特點的方式,因此我加上詞尾「us」呼應拉 丁文化,就像布魯圖斯(Brutus)、屋大維(Octavius)或是不列塔尼庫斯/大不列顛的(Britannicus)這些個名字。 Gangouéus正反映了我的雙重認同。

你總拿著那些讀著的書拍照,而且還通常都在公眾運輸系統裡。

因為我就在這些地方讀書!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往返巴黎的通勤時間就是我的閱讀時光。

奇卡亞‧猶坦西(Tchicaya U Tam'Si)的《飛蛾》(Les phalènes)

校對:Portnoy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