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石油餵不飽飢民

本文由Pulitzer Center委託全球之聲撰稿,以糧食安全為主題,以多媒體方式呈現於專頁,分享故事請至此

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及後續發展不斷登上媒體頭條,讓少數全球媒體注意到,奈及利亞同樣深陷在石油相關的問題中。

奈及利亞人口在非洲居冠,不僅是全球前十大石油出口國,亦為非洲最大石油生產國,自七零年代在外海發現石油後,這就成為奈國一大財源,如今石油占奈及利亞九成出口,也占政府收益逾八成。

Niger Delta Oil Disaster

尼日河三角洲石油災害,照片來自Flickr用戶挪威社會主義青年聯盟(Socialist Youth League of Norway],依據創用CC-BY-ND授權使用

但對全國多數人口而言,經濟榮景及豐衣足食並未隨石油而來,今年初,由於嚴重水源不足、牲畜價格重挫、糧食成本高漲,導致奈及利亞北部將發生糧食短缺危機,來自奈及利亞的永續發展專家Joachim Ibeziako Ezeji說明這些現象會造成什麼衝擊

奈及利亞過去以農立國,但政府自八零年代初將經濟重點轉移至石油鑽探後,便拋棄農業…然而這筆財富卻遭政治人物及其親信竊佔,結果今日據農業部所言,全國9100萬民眾沒有穩定食物來源,占人口的65%。

在石油業發展之前,奈及利亞農業根基深厚,但這些年來,大片農田卻遭到忽視與荒廢,記者David Hecht在普立茲危機報導中心資助下,撰寫一系列有關奈國飢荒危機的報導,他指出,今日國內約九成農業產能都來自效率低落的小農,多數農民無法取得肥料、灌溉等現代科技協助,致使奈及利亞成為稻米、小麥等糧食進口大國,不過全國五歲以下孩童中,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營養不良。

國內石油業主要位於尼日河三角洲,亦為各種衝突、貪腐及人權侵害發源地,國際特赦組織於去年發表報告,檢視石油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後果。

今年墨西哥灣油井發生爆炸事件後,讓人們開始注意到漏油所造成的環境災害,也包括尼日河三角洲面臨的問題,有些媒體指出,當地每年漏油總量高於此次墨西哥灣漏油量,漁獲量因此減少,也污染水源及可耕地,嚴重影響鄰近社區。

Niger Delta Unrest部落格去年發表一篇文章,抗議外海出現大規模漏油後,殼牌公司與奈及利亞政府卻毫無作為,受衝擊社區Bodo的居民說出自已的苦痛:

他們詳細描述社區飢荒與缺水問題多麼嚴重,所有魚類都已暴斃,水源遭到污染,前往溪流的路途遭到阻礙,表土遭到污染,作物含有毒素,一名女性拿著一小籃木薯,其實只有一人份,卻得滿足家人一個星期所需;另一名女性表示,八歲大的兒子餓死…我們的口譯員在青年委員會裡,也說出自己的心情,覺得狀況逐漸失去控制,他說要安撫城鎮裡的年輕人愈來愈難,也確信有些人因此變得好戰,或採取武裝行動,他表示,「飢餓會帶來憤怒」。

現居美國的Randal Maurice Jelks在The Black Bottom部落格寫道,奈及利亞與美國路易西安納州人民的相似之處比想像中更多:

多年來,路易西安納州政府對石油公司規範至為寬鬆,往來並未依法行事,只靠一眨眼或一點頭,許多居住在墨西哥灣的非裔居民受害最深,當地又為「癌谷」,化學物與石油生產的污染源多年來毒害土地及居民健康,但這些非裔民眾與貧民同樣遭到忽視,路易西安納州政府和奈及利亞政府一樣,都放任石油公司胡作非為。

Peter Osadalor在奈國報紙《Vanguard》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世界銀行創造出「奈及利亞矛盾」(Nigerian Paradox)一詞,就是指國家雖坐擁資源與潛力,卻困在發展不足與貧困之中,部落客提出多項解決之道,例如嚴格規範石油公司改善政府領導能力減少仰賴進口糧食等。

David Hecht在系列文章中認為,雖然奈及利亞面臨嚴重糧食短缺威脅,國內沃土仍然足夠,若石油財富能妥善投資,便足以餵養國民及區域多數地區;在Youngstar Foundation部落格舉辦的青年作文比賽中,Afolabi Taiwo Okunola的參賽文章結論相似,認為關鍵在於再度重視農業

若奈及利亞政府能投入農業,糧食供應不足及花費過高等種種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許多畢業生也能找到工作,有效降低失業率,繼而引進 機械農業提高農產量,外銷所得也會增加…貪婪政治人物追求權力與掏空國庫的行為將會受限,因為許多人將意識到,石油並非唯一收入來源,農業也相當重要,為爭權奪利引發的衝突及殺戮也會減少,在短時間內,奈及利亞便能成為他國能夠仿效的模範。

感謝Eremipagamo Amabebe協助收集奈及利亞部落格。

1 則留言

取消

參與對話 -> 莫雲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