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巴西:總統大選第二輪與社會媒體

類別: 拉丁美洲, Brazil 巴西, Elections 選舉,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Media & Journalism, Technology 科技, 公民媒體, 政治, 數位行動

由於綠黨候選人席瓦(Marina Silva)的票數在最後一刻大幅攀升,讓巴西現任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背書的候選人羅瑟夫(Dilma Rousseff)以些微之差,沒能直接成為巴西首位女性領導人 [1],總統大選因此進入第二回合 [2]

羅瑟夫在第一輪選舉得票率為47%,未跨越直接當選的五成得票門檻,席瓦得票率為19%,而主要在野黨候選人瑟拉(José Serra)則獲得32.26%的選票。

第二輪選舉將於10月31日舉行,瑟拉向記者表示,他因此有「第二次機會能辯論巴西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3]」。

Emiliano Jose在非主流新聞網站Carta Maior [2]提醒讀者,巴西民主化過程並不容易:

這對巴西是場史無前例的革命,若能堅持下去,國家不只將因此經濟強盛,更能符合公義,改變造成所得失衡與不平等等嚴重問題的傳統結構,讓巴西人民能深入參與民主,也讓社會多數人口能享受發展成果,而非只滿足少數利益,為此目標,我們必須親身投入,堅守落實革命的重要性。

Emir Sader [4]在同個網站上寫道:

第二輪投票並非另一次選舉,而是第一輪投票的結果,不過是在新的條件下,形成兩強相爭的局面,選戰必須直接以魯拉為焦點,必須著重於前後任政府比較,必須特別為吸引席瓦的支持者擬定戰略,必須舉辦更多群眾活動,讓兩位候選人之間出現明顯差異。

許多人也在關心巴西大眾媒體扮演的角色 [5],因為媒體向來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又各有強烈政治色彩,Jose表示:

壟斷媒體的三大家族已盡其所能批判羅瑟夫,不斷把她形容為毫無理念的候選人,也總想讓她捲入醜聞。

去年巴西一大報紙《Folha de São Paulo》刊登假的羅瑟夫前科記錄,遭到各界批判 [6],報導聲稱她深入參與1969年綁架前財政部長Antonio Delfim Netto的計畫,這樁綁架案是由她所參與的極左派游擊隊組織策動,但因成員在事前便遭逮捕,故綁架行動從未發生,羅瑟夫強調 [7]自己從未參與,亦不知曉這項計畫。

部落客Eduardo Guimarães [8]指出,主流媒體在選戰期間,不斷以各項指控詆毀羅瑟夫,他指出:

由於不同候選人在主流媒體上的版面大小南轅北轍,外國觀察員若不清楚巴西政治背景,很可能認為羅瑟夫毫無勝選機會,她和兩位主要對手所受的待遇差異甚鉅,若我們已擁有獨立經濟機構,選舉法庭就應強制關閉幾家電視台或電台,懲罰他們違法幫助特定候選人競選。

社會媒體 [9]成為一絲希望,讓民眾進一步參與選舉過程,並讓公共論辯更加多元,Tiago Doria的文章 [10]列出競選期間進行的各項公民媒體計畫,包括使用Ushahidi平台的「Eleitor 2010 [11]」計畫,透過地圖 [12]呈現選舉犯罪通報案例,還有「48h Democracia [13]」計畫結合公民影片、新聞報導及討論區,提供非主流報導,再加上美國德州Knight Center for Journalism in the Americas的選舉審查地圖 [14],都成功鼓勵更多民眾參與。

[15]

Eleitor 2010計畫以地圖呈現非法選舉行為通報案例

Doria表示:

有些計畫是由一般民眾成立,他們過往距離選舉制度及選舉新聞產製相當遙遠。

許多計畫承諾要繼續運作,多數當初設計要做為監督工具,故選後也能持續下去。

以下影片攝於巴西聖保羅Sapopemba地區,記錄選舉當天在投票所外的非法競選活動,儘管法律規定在投票前一日晚間十點後,所有競選活動都必須停止,這種現象仍持續發生。

社會媒體所引發的討論,似乎已為言論自由創下先例,也讓人關注媒體在巴西政治制度中的角色,Carlos Castilho在Observatorio da Imprensa [16]指出:

沒有人希望單一角度壟斷資訊,若新聞機構仍想扮演供應資訊的角色,就必須將資訊多元列為一大核心目標,讓人不再認為媒體自成一黨。

Paula Goes [17]Diego Casaes [18]亦參與本文撰稿

校對:Soup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