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來自 二月 2011
報導 來自 二月, 2011
智利:讓學童使用數位教材?
智利的新學期開始了,而Enzo Abbagliati在爲他兒子的教科書花了近300美金後,於部落格Cadaunadas中納悶「為什麼智利的教科書不能數位化呢?」他舉出提供能使用數位面板或閱讀器的數位化教材所可能帶來的好處。
墨西哥:奇瓦瓦州人權運動者遭受的暴力增加
Hemispheric Brief指出,「對於近來奇瓦瓦州人權運動者遭受的暴力,墨西哥政府持續姑息與漠視。」
美國:從猶他州到埃及,關於網路的一些想法
在猶他州,部落格Etopianews鼓勵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ary Clinton)思考如何透過網際網路更積極地將公民納入民主治理,而不只是支持突尼西亞和埃及等地的線上社會運動。
阿拉伯世界:關於社群媒體的辯論
這幾個月來,社群媒體於示威行動中所擔任的角色被廣泛討論。尤其在近期突尼西亞和埃及的例子中,臉書和推特等網站在組織抗爭行動上占了極關鍵的角色。
摩洛哥:國王指示設置經社委員會
旅法行程結束後,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回到他位於加薩布蘭卡的皇宮,於2011年2月21日宣布將創立「經濟與社會委員會」。
摩洛哥:解釋抗爭原因
2月20日是摩洛哥的「尊嚴之日」,抗議民眾要求憲政改革與終結貪腐,而非主張推翻王室,政府反應也相對溫和,警方則盡力約束抗爭。抗議活動在全國各地舉行,
阿爾及利亞:跟進他國抗爭?
儘管突尼西亞總統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在群眾抗爭聲中逃往國外,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因社會抗暴被迫請辭,阿爾及利亞民眾的街頭運動至今尚未成功。
利比亞:「我們回不去了」
利比亞人民反抗領導人格達費(Muammar al-Gaddafi)的行動歷經一星期後,仍持續進行,政府以各種手段打擊抗議群眾。
摩洛哥:示威行動蔓延全國
在廣義的阿拉伯世界中,多數國家都以「雙城」聞名,如敘利亞的阿勒頗與大馬士革、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與奧蘭、和埃及的開羅與亞歷山卓。而摩洛哥獨特的是,它有四個活耀且宏大的城市:
委內瑞拉:政府打算配給汽油
2月15日,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宣布,汽油可能改採配給制,此事在國內非常敏感,因為委內瑞拉油價幾乎是世界最低,而據政府表示,九成汽油成本皆由政府補助,故消息一出,部落客與Twitter用戶便出現各種反應。
馬其頓:全球之聲登上電視
全球之聲作者Filip Stojanovski接受電視節目「Nie」訪問,主題為「堡壘、網路、政黨、Facebook,究竟是誰的錯?」,他提及公民媒體與全球之聲的重要性,節目裡亦節錄全球之聲共同創辦人Ethan Zuckerman在TED的演講片段。
赤道幾內亞:侵害人權總統當選非洲聯盟主席
「非洲聯盟」於2002年在南非成立,以取代「非洲團結組織」,各國領袖與代表於2011年1月30日經投票後,決定由赤道幾內亞總統姆巴索戈(Teodoro Obiang Nguema Mbasogo)出任非洲聯盟新主席,原主席馬拉威總統穆塔里卡(Bingu wa Mutharika)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