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援助人員伸出援手

日本東北大地震與海嘯發生至今已逾兩個月,民眾若未直接受到影響,生活已逐漸回到常軌,但警方估計避難所內仍有約11萬居民。

對於許多災民而言,缺乏隱私、離鄉背井、痛失至親,都令他們身心俱疲。

Map of earthquake/tsunami evacuation centers in Japan.

日本避難所地圖

Hiroshi Moriwaki說明人們遭遇的種種傷痛,並鼓勵關心孩童與成人,因為這場悲劇對他們造成各種深淺不一的影響。

許多事每天在我們眼前發生,當意外或麻煩臨頭,我們都具備某些程度的處理能力。

但是若天災或犯罪事件等超過「自制」程度的暴力/侵入刺激出現,我們便無法處理,除了造成強烈衝擊,也會留下情感創傷。

創傷有兩種,一是重大事件或災害之後的急性創傷,二是虐待或霸凌引發的長期創傷。

其中症狀包括夢魘、不斷回想、頭痛、胃痛、反胃等,尤其是孩童會不斷想起受到驚嚇的那一刻。

在此重大地震中,許多災民面對他們平常不會經歷的情緒,由於災變就在眼前上演,又身陷在巨大災害即將來襲的恐懼,有些人甚至目睹親友被大浪捲走,還有些人災後可能得前往指認親人的遺體。

縱然多數成人能夠利用過往經驗或情緒克服此次感受,許多孩童心中勢必會留下傷痕,許多志工也很可能需要支持,例如自衛隊、警察、消防員等。

光是從各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便可明白只有具備專業訓練的人士能夠處理,且重建期間也需要長期情緒照料。

產官學界長期支持肯定非常必要。

Some patients are moved to an elementary school after the earthquake, Fukushima. Image by Natsukado, CC BY-NC-ND.

福島發生大地震之後,醫院將部分患者移往小學,照片來自Natsukado,依據創用CC BY-NC-ND授權使用

災變發生後,許多志工與醫師、護士及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都湧向災區伸出援手,有些人提供醫療服務,也有些人只是純粹傾聽災民的經歷與心聲。

由於援助人員習慣在急難時工作,長時間值勤相當常見,許多人也開始將他們的貢獻視為理所當然,但大眾常常遺忘,這些醫護人員本身亦為災民,也同樣失去親友或房屋。

因為如此,許多公民營中心開始教育援助人員,讓他們學習抗拒工作過度,也提醒他們得先照顧自己,才能真正幫助他人。

@jishin_care藉著描述一名朋友的經驗,說明醫師得面對哪些身心壓力,根據「地震相關心理照顧資訊」一文,雖然醫師與護士接受訓練時,就必須在急難時刻發揮最大力量,但在如此艱困時刻,他們最需要他人支持。

我有位醫師朋友也前往災區現場,也從他口中得知不少故事,因為工作條件如此艱困,讓我對他展現的專業精神更是肅然起敬。

也因為如此,我更明白旁人聲援對他的疲憊身心有多麼重要,尤其是聽到他怪罪自己因為資源和人力不足,無法提供適當協助,更是令我感到同情。

在「急難時刻」,外界認為援助人員應該「很堅強」、「要協助弱者」,反而忽略他們更需要照顧與支持。

為了持續處理各種傷勢,以及各種情況下的苦痛,還得時時保持冷靜(例如不能落淚),他們縱然猶如超人,也勢必會承受各種身心壓力。

他們在困難環境中執行困難任務,所以我們更要照顧與支持這些援助人員,讓他們維持身心健康,才能夠幫助更多災民。

醫護人員通常選擇隱忍自己的苦痛,認為「自己得提供協助,絕不能示弱」,是故他們身邊的親友和組織更要充分瞭解,醫護人員需要各界聲援與支持。

心理學家Satoko強調,志工與專業醫護人士不該覺得「災後疲勞」是軟弱的表現:

有些災民自願幫忙,請各位保重,不要工作過度。

生病或疲倦都很正常。

絕不是因為各位軟弱!

感謝Rino Yamamoto提供日文英譯

校對: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