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為了能源掙扎的世界來說,生物燃料一直被讚為最好的解決之道。也被指稱是一種「環保」的選擇,可減少碳排放。但非營利組織Reporter Brasil[葡語]在去年五月的巴西乙醇生物燃料生產鏈分析揭露,可能有很高的社會和環境代價:
研究報告指出,如Cosan(與殼牌Shell合資的企業)、Greenergy International、São Martinho、Louis Dreyfus Commodities、Carlos Lyra、Copertrading、Moema/ Bunge e Noble等集體,造成的社會和環境問題,以及乙醇的出口目的地。也有奴隸制度、工時過長、非法員工、非法傾倒廢物、非法焚燒和使用原住民土地種植甘 蔗等情況。

巴西生物燃料產業擴展的社會代價:為了有更多的土地種甘蔗,Laranjeira Nhanderu部落的Guarani Kaoiwa原住民在十四個月前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Annabel Symington攝,版權屬Demotix所有(21/10/10)
骯髒的工作、骯髒的環境
根據Reporter Brasil,牧區土地委員會(Comissão Pastoral da Terra)[葡語]的數據指出,10,010名巴西甘蔗園的勞工在2003年至2010年間被釋放。報告除了葡萄牙文之外亦有英文,此報告並未忽視聯邦政府和甘蔗行業協會 (UNICA)為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所做的努力,但報告說,沒有抑制公司非法出口乙醇的政策。
伊比利亞美洲大學基金會(FUNIBER)的官方部落格指出[葡語]:
如果想獲得潔淨燃料,我們在生產鏈中的某些部分犯錯了,為了供應生物燃料產業所需的單種栽培耕地,導致森林被砍伐燒毀。砍伐和燃燒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汽機車所排放的還要多。
生產生物燃料所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可能會危及水質,破壞該國尚未完成的農業改革。社會正義和人權聯盟的董事瑪麗亞.路易莎.門丹卡(Maria Luisa Mendonça)所寫的文章「Monopólio da Terra e os Direitos Humanos no Brasil」(巴西的土地壟斷和人權)[葡語],指出:
(…)據一項National Academies Press的研究,為了生產生物燃料,而增加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可能會影響河流、泉水和海岸線。(…)
政府選擇了塞拉多(Cerrado)擴大甘蔗種植。塞拉多被稱為「水之父」,因為它供應了國家的主要流域。(…)單一種植大豆和甘蔗對生物群落帶來威脅,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繼續破壞,造成一些主要河流的汙染,這些生物群落可能在幾年後完全消失。
土地的未來會如何?
費利佩.阿明.費洛蒙多(Felipe Amin Filomeno)在他的部落格Outras Palavras上,聲稱「巴西和南方共同市場已開始為他們的土地奮鬥」[葡語],他認為在巴西和其他所謂的開發中國家,由於生物燃料的「熱潮」提高了土地價格,也帶來另外一個後遺症-家庭經營的小農場將亡:
多數外國人購買土地,用於單一種植出口作物,許多國民(包括原住民社區)仍然需要土地支持家庭生計。(…)
然而,不僅是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小農面臨買地熱潮的問題。由於生物燃料產業的擴張,為了生產大豆和甘蔗的土地糾紛日益增加。舉例來說,巴西主要的大豆生產者,產物價值雖然增加,但成本也增加,特別是那些租地的農民。他們要與外國人競爭國家資源。
- Mozambique/Brazil: “Ethanol diplomacy” meets criticism (2010)
- Brazil: Eradicating the Indigenous Guarani Kaiowa (2010)
- Lula and Obama meet as economic crisis hits Brazil (2009)
- Brazil: Blogs follow the ethanol debate as it goes global (2007)
- Bush in Brazil and Ethanol: Blogs Report and Debate (2007)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