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智利:資源回收民眾爭取合法地位

類別: 拉丁美洲, Chile 智利, Colombia 哥倫比亞, India 印度, Development 發展議題, Environment 環境, Labor 勞工, 人權, 公民媒體, 政治

環保人士查杜維蒂(Bharati Chaturvedi)從家鄉印度德里飛行40小時,要深入關心垃圾問題,智利政府如今在思考,如何在國內推行資源回收,她認為政府不應遺忘以此為生的民眾。

查杜維蒂帶著在印度的豐富經驗,前來智利分享,也想瞭解智利剛萌芽的回收制度,除了她之外,來自肯亞、印度、哥倫比亞、阿根廷、巴西的代表將於8月16日齊聚智利首都參與論壇 [1],特別要討論女性回收人員。

Picking Cart in Santiago, Photo By: Katie Manning [2]

智利首都街頭的資源回收推車,照片由作者拍攝

查杜維蒂身為Chintan環境研究與行動組織創辦人,主張以有助環境的方式,因應印度都市化速度加快的現象,她也格外重視在擁有巨大貧民窟的印度城市裡,走向環保趨勢中的人性面向。

印度估計最高有150萬人 [3]以回收為業,要負責管理工作需要很強的幹勁,她剛下機便出席星期三早上的會議,但仍禮貌婉拒咖啡,認真討論正事。

她表示,「回收業在印度不夠環保,因為從業人員…工作環境真的很差,假若工作條件不佳,我們就無法以此為傲」,另外提到,「許多人認為環保是種流行,但光是如此無法達成目標」。

感謝「智利全國回收員運動 [4]」等組織積極投入,趕流行的智利民眾不費吹灰之力,也可輕鬆做環保,2010年一份報告 [5]指出,智利製造逾1500萬噸垃圾,回收員則協助翻找垃圾有用之物。

對忙碌上班族而言,通常不會將前往回收中心列為優先事項,住在智利的美國人Emily在Don’t Call Me Gringa部落格寫道 [6]

我們本週末歷經此生最困難的回收工作,在智利做資源回收 [7]原本就不輕鬆…還是得自行前往回收站,不像美國會有人前來取走回收物品。

不過「智利全國回收員運動」主席Exequiel Estay表示,這些從業人員相當積極,有些人收入甚至是國內最低薪資的兩倍。

Bins in Santiago are ripe for picking on the evening shift. [8]

晚上等待收拾的垃圾桶,照片由作者拍攝

該組織設有部落格 [4]Facebook頁面 [9]Twitter帳號 [10]YouTube頻道 [11],以維持成員聯繫;他們也與國際組織往來,Boston.com [12]網站指出,全球約有5000萬人以回收為生。

該組織也想確保,未來新回收法規生效後,他們的工作不會受到忽視。

Santiago A. [13]在Twitter網站指出:

我們必須支持這些回收員,他們對社會貢獻很多,只需稍稍努力,就能將他們納入體制之中。

他們的恐懼並非毫無來由,哥倫比亞法規原本禁止從事資源回收的民眾撿拾垃圾。

哥倫比亞政治部落格Sobre politicas [14]提到:

這項法律其中有些段落禁止:

一,在街道等不當場所打開垃圾袋。
二,以不當車輛載運垃圾。

換言之,這項法律的原則是低收入者「不做資源回收」,只能餓得倒在路邊。

法律顯然支持有錢人處理垃圾,但禁止真正有需要者。

後來哥倫比亞憲法法庭改變法規,如今將回收民眾重新定義 [15]為「企業家」。

世界許多國家都對以資源回收為生的民眾存有負面印象,查杜維蒂表示,印度貧民居住環境和垃圾堆相去不遠,造成部分民眾對他們懷有敵意。

「許多人會說,『好噁心,你碰過垃圾之後,現在要碰我的碗盤?好可怕,我會因此染病』」。

對於智利首都湧現大批示威群眾,查杜維蒂認為,「智利如今應該更加明白,傾聽民眾有多麼重要」。

儘管印度和智利看似頗為不同,但「都要擬定政策包容貧民」。

Bharati-Chaturvedi--375x250.png

查杜維蒂說明印度女性回收民眾情況,照片由作者拍攝

她表示,這些法律對企業及個人都有利,因為在處理廢棄物時,「地下產業效能更高」。

目前資源回收相關法規尚在討論階段,但以回收為生的民眾也希望能參與決策。

「既然此事與公民相關,就得重視公民,這不是貧富對立,而是要如何住在符合基本標準的城市」。

本文作者為www.MiVoz.cl [16]網站撰稿,內容發表於智利各省共15個公民新聞網站。

校對:Soup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