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網民報導:慶賀專刊

類別: 公民媒體, GV Advocacy

本文由Rebecca MacKinnon [1]Weiping Li [2]Mera Szendro Bok [3]合寫。

新的一年,不僅有火樹銀花揭開序幕,也有許多開年見喜的好事。突尼西亞的民眾正在慶祝班•阿里(Ben Ali)政權結束一週年 [4]。我們同時也恭 喜埃及部落客暨民運人士阿拉•阿布德-法塔(Alaa Abdel Fattah)獲釋 [5]。法塔因為拒絕與埃及軍事法庭合作,而被居留了五十六天。(不過,法塔仍然面臨多項指控,且需接受民事法庭審判 [6]。對此我們還是感到憂慮。)全球之聲也在慶祝七歲生日 [7]。上面的圖片顯示了全球之聲如何與全世界公民媒體聲氣相連。

即便開放的全球網路面臨各方漸增壓力,我們仍從全球網民的反擊行動中,獲致鼓舞力量。「駭客行動家」團體持續在世界各地支援網路行動主義。例如名為Telecomix [8]的駭客,正在協助敘利亞民眾偵測、避開政府的線上監視,此外,駭客們也正計畫 [9]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對抗審查制度。

在民主的西方國家,捍衛公民權益以及網路言論自由的一方,正在集中精力,力抗打著保護著作權幌子,實則意欲實施審查、監控的陣營。美國網民仍在抗議眾議員提案的《禁止網路盜版法案》(SOPA, the Stop Online Piracy Act) [10]。參議員則將在一月二十四日針對參議院版的《保護智慧財產法案》(PIPA, the Protect IP Act)投票。網路公司計畫停工以示抗議 [11],其他支持者也在加速動員,準備決一死戰。數位權利的倡議團體EFF提供建議,告訴人們如何當面告訴國會議員對於SOPA的不滿。另一個網站 [12]則舉出了其他可採的反對行動。

不幸的是,其他國家正在看著美國國會,有樣學樣。西班牙政府採行了類似SOPA的法律 [13],允許著作權人在提出控訴的幾天之內,讓可能侵權的網站關門。根據去年發布的維基解密電報,外界也擔憂,西班牙政府通過這項法律的背後,其實有美國施壓 [14]

以下是2011 年最後幾天,以及2012 年前兩個禮拜值得關注的事件:

審查制度:

伊朗政府正在進行「潔淨網路」(Clean Internet)計畫 [15]:一個可以保護伊朗人民免受「傷風敗俗內容」污染的國內網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16],最近幾週,伊朗網路使用者察覺網路速度辨慢了,或者無法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s)。伊朗同時還發布一項新規定 [17],要求網咖店家安裝設備,監督網路使用者,並且紀錄顧客個人資訊。

西藏自治區政府通過法律 [18],要求電話及網路使用者以真實姓名註冊。西藏政府指出,新法將可遏止垃圾郵件、阻擋「有害訊息」。

印度的反貪污網站因為網站上的內容,被控嘲弄印度憲法,只好暫時關站 [19]

EFF蒐集了許多美國政府戮力審查推特帳號的案例 [20],其中包括波士頓檢察官發出傳票 [21],要求調查「佔領波士頓」(Occupy Boston)帳號。

監控:

白俄羅斯一項在一月六日生效的新法律 [22],要求不僅網咖店家,還包括所有分享網路連線的人,都要監督期網路使用者 [23]。未能通報使用者造訪違禁網站的網路連線所有人,將會被處以罰款。

依據資訊自由法所發布的澳洲政府文件證實,澳洲政府的確正在監督環境運動人士 [24]。從這些文件也可看出,澳洲資源暨能源部長竟在幕後秘密推動,加強監控和平抗議的群眾。這些群眾的抗議地點是在火力發電廠以及煤礦輸出設施。

RIM、諾基亞(Nokia)、蘋果(Apple)被指責暗地裡允許 [25]印度情治單位監控使用者間的通訊,以換取進軍印度通訊市場的機會。

根據一項對於歐洲、摩洛哥、泰國三十一家通訊廠商 [26]的調查,這些廠商提供給消費者防止不法監控或身份竊盜的措施相當貧乏,或者不堪一擊。語音信箱系統也因通訊網路安全協定過時,而有被駭的風險。

國家政策: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發布命令 [27],要求所有面積大於一百二十平方米的餐館、小吃店或是俱樂部。都需免費,或以合理的價錢提供無線網路。

網路治理:

雖然ICANN的新頂級域名計畫遭受猛烈砲轟,(且大部份的砲火來自美國 [28]),ICANN仍然堅持 [29]從本週起,開始接受外界申請新的頂級域名 [30]。依據ICANN的新頂級域名計畫,新機構可以申請營運頂級域名(也就是在「.」 之後的部份,例如.com、.net)。ICANN也可能發布新版本的申請者指南(Applicant Guidebook) [31]。切記閱讀網路法律專家蘇珊•克勞佛(Susan Crawford)的文章 [32],該文對於新頂級域名的爭議及論調,分析極為精闢。

迫害:

中國異議人士陳衛因為四篇鼓吹政治改革的網路文章,被判處九年徒刑 [33]

網路權也是基本人權:

網路創始人之一的文頓•瑟夫(Vint Cerf)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聲稱使用網路的權利,並非基本人權 [34]。而且,雖然能夠使用網路,有其重要性,而且可以達成許多事,但仍不是權利。瑟夫的意見廣為各界討論 [35]爭辯 [36]

言論自由與資訊使用中心(Centro de Estudios en Libertad de Expresión y Acceso a la Información (CELE))負責人,同時也是拉丁美洲學者的艾鐸多•博多尼(Eduardo Bertoni)寫道,政府若要保護網路人權 [37],就應該:「與其他國家共同協商政策;採用國際人權標準,特別是言論自由的標準;以負責的態度規範網路;一併考量政策對於經濟面向的衝擊」。

企業責任:

科技公司考量商業決定時,更加重視網路與人權議題因素 [38]。一些企業,例如AnchorFree,也把網路人權視為新的策略機會。根據EFF報導,越來越多公司採取雙贏策略 [39],不但支持了言論自由的運動,也為企業贏得市場優勢。

第二十八屆混沌交流大會(Chaos Communication Congress)的國際行動家們訂立了「網路供應商的隱私承諾政策(Providers’ Commitment for privacy (PCP) Policy)」 [40]。這些作者擘畫了網路供應商(ISP)尊重使用者隱私的最佳作法。

網路安全:

美國政府增挹網路安全計畫的資金 [41],另外也特別針對亞洲網路安全及太空威脅,訂定方略。

隨著人們對於網路安全的憂慮日增,政府也為網路戰爭預作準備 [42]。政府工程師正在製造新的病毒及網蟲,他們不但可以化去對方的進攻,也能發動阻斷式服務攻擊(denial-of-service)。

國際特赦組織的英國網站在2011年12月時被駭客植入惡意軟體 [43],更多的證據顯示,該網站不是唯一目標。專家警告,其他人權網站也可能有被駭危險 [44]

某個惡意病毒攻擊了四萬五千個臉書使用者的帳號 [45],其中大部份的受害者在法國與英國。

據報導,中國的社交媒體網站在去年十二月時遭駭,導致使用者帳號資料外洩 [46]。根據估計,受害者人數可能超過一億人。中國軟體發展聯盟(CSDN)首先道歉,該網站有六百萬筆帳戶及密碼資料外洩,隨後,廣受歡迎的天涯社區論壇也發表聲明,證實四千萬名用戶資訊遭竊。中國網民指出,其他社交媒體網站如新浪、人人,也遭入侵。

著作權:

多家主流新聞媒體設立了一間專門機構,處理這些媒體受著作權保護的文章 [47]:該機構會在線上文章植入程式碼,並且追溯文章使用流向。該機構宣稱,他們只鎖定那些純粹剪貼文章的人,不會追究引述文章、標明出處的使用者。

電影公司「信心娛樂」(Reliance Entertainment)取得印度法院的命令,要求印度網路供應業者封鎖檔案分享網站 [48]

義大利的米蘭法院判決,視頻分享平台侵犯了著作權 [49]

杜克(Duke)大學做了一項研究 [50],假設著作權最長的保護期限只有五十三年(一如1978年的著作權法規定),而非現行七十年,則會有哪些作品,可供我們重新出版、混作、翻譯,甚或搬上舞台或拍成電影。

「美國團結」(American Assembly)研究 [51]發現,在其調查的兩千多位受訪者中,46%的人曾有盜版經驗。十九至二十七歲間的受訪者,比例更攀升至十分之七。該項調查也發現,人們其實寧願以合法管道閱覽網路上的內容,但是網路內容的價格又太高。價格因素也成了非法檔案分享的推手。

一位瑞典學生創立了名為「拷貝教」(Kopimism)的宗教 [52],而且也獲得瑞典政府承認。拷貝教將分享奉為信條,且認為拷貝資訊是一種美德。

加拿大頗有興趣參加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TPP的條款卻可能延長加拿大著作權保護期間 [53]。目前加拿大著作權保護期間是五十年。如果你是加拿大人,且捍衛公共領域,現在該是起而行的時候了!

網民行動主義:

「全巴基斯坦位元」(Bytes for All Pakistans)組織開始進行「保全記者計畫」 [54],評估巴基斯坦記者及部落客的數位安全。

網路專家丹•包林傑(Dan Berninger)倡議「第五百五十個挑戰」活動 [55],企望在2018年二月三日,也就是約翰•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逝世五百五十週年的紀念日,讓全球每一個人都能在網上相連。

科瑞•道托洛(Cory Doctorow)發表看法 [56],道出他對伊森•祖克曼(Ethan Zuckerman)「可愛貓」理論的意見。該理論討論的是網路異議人士。也別忘了看看道托洛 [57]傑克伯•艾波曼 (Jacob Appelbaum)、羅傑•丁格定(Roger Dingledine) [58]在第二十八界渾沌交流大會上的演說。

活動:如果您希望瞭解公民權利在數位時代的未來發展,請關注全球之聲的近期活動,詳情參見行事曆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