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網民報導:該往何處去

類別: 公民媒體, GV Advocacy

圖片由Broodcast提供

本篇報導多由Weiping Li [1]Mera Szendro Bok [2]撰寫、研究,並由Sarah Myers [3]編輯

過去幾個禮拜,我們看到了網路公司 — 又名「網際空間內的君王」,如何在全球擴張的市場需求,以及使用者對於網路言論自由的渴望之間,進退兩難。隨著推特(Twitter)在全球大受歡迎,該公司宣佈將要屏蔽在某些國家的推特內容 [4],以遵循當地法律。谷歌(Google)旗下的部落客(Blogger)也說,要將讀者導向個別國家的域名,以限制該服務在某些國家的內容 [5]

雖然兩家業者宣稱,他們將上述政策透明化,反而可以促進言論自由,以及確保在那些網路被控制的國家裡,資訊還能繼續流通,這些作法還是激怒了網民 [6],並且展開網路抗議行動 [7]。在抗議者中,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說,若是推特開始審查,他就停止發送訊息 [8]一篇在「科技閒話」網站(techdirt)的文章 [9],則哀嘆若是其他網路公司跟隨推特以及部落客的腳步,依照個別國家的規定審查網路,則資訊流通全球的網路現狀可能不保。

然而,推特的舉措還是贏得了掌聲,不僅限制內容的國家給予讚美,連捍衛言論自由的運動人士也頗為認同。中國 [10]泰國 [11]毫不意外地歡迎推特的決定。在言論自由光譜的另一端,吉利安‧約克(Jullian York) [12]以及麥克‧麥思尼克(Mike Masnick) [13]也贊同該公司對於政策透明的努力,以及提供管道,讓言論受限國家的居民得以繞開屏蔽的作法。

推特以及部落客並非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實施區域性屏蔽網路內容的公司。就如伊娃‧蓋普林(Eva Galperin) [14]所說的,作為關心網路自由命運的網民,我們會密切注意這股趨勢,並且確保這些公司守得住底線。

以下是其他你可能會想知道的趨勢以及報導:

審查制度

如上所述,網路公司服從某些國家的法律及要求,已經成為趨勢。最新的案例就是臉書(Facebook)以及谷歌(Google)應印度法院命令的要求,移除被視為「令人不悅」的內容 [15]。在最近一場由媒體使用計畫(Media Access Project)所舉辦的活動中,谷歌的包伯‧布爾思丁(Bob Boorstin)指出,印度、南韓以及巴西 [16]是在這場言論自由戰役中,戰情緊急的國家。

突尼西亞網路局局長摩埃‧查楚克(Moez Chakchouk) [17]在 與人權組織「審查指數」(Index of Censorship)訪談中,說明該局的角色已經從審查制度下的工具,轉變成維持「網路中立」的單位。這位局長也談及了他們如何處理舊政權遺留下來的審 查機器。此外,某些外國公司過去販售設備,供舊政權實施審查制度。局長也暢談了該局目前與這些公司之間的關係。

BBC在夜間音樂節目過濾「巴勒斯坦」一詞,此舉飽受外界批評。但BBC仍堅稱此為正確之舉 [18],而且堅持在音樂節目裡表達偏頗一方的政治觀點,並非適當行為。

過去兩個星期,在西藏人民以激烈行動抗議中國統治之時,有一些西藏部落格被強制關閉 [19]。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在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切斷了四川藏人抗議地區的網路及電話通訊 [20]

同樣在中國,微博實名制也引起了網民抗爭言論自由:好幾位以勇於批評政府著稱的知識分子,因為政府加緊控制,因而關閉了新浪微博帳號 [21]

「在媒體上」(On the Media)網站的一篇文章揭露了美國政府對於維基解密文件所做的刪節 [22]。美國民權團體ACLU依據資訊自由法案,申請美國政府公布之前遭維基解密所洩漏的文件,並將美國政府依申請所揭露的文件,與維基解密所洩漏的文件比對,找出政府刪除了哪些段落。

監控

美國國會議員愛德華‧馬凱(Edward Markey)針對手機監控的議題,提出法案 [23]。根據法案草稿,手機公司必須告知消費者,其所提供的設備裝有類似CarrierIQ,用以追蹤使用者手機活動的軟體。業者也須在監控之前,先取得消費者的同意。

馬里莎‧洛格(malicia Rogue)在全球之聲倡議部落格 [24]所 發表的文章,整理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佈的線上恐怖主義指標。根據聯邦調查局文件,「試圖遮蓋螢幕,以避開他人視線」或是「使用匿名代理軟體 (anonymizers)、入口網站(portal),或其他可以掩飾網路位址的方法」,都是恐怖活動的證據,且會引起聯邦調查局官員的疑心。

夏威夷眾議院的代表提出法案 [25],要求網路供應商記錄消費者以及其網路瀏覽歷史的資訊,例如網路位址以及域名。該資訊必須保留兩年。不意外地,該法案招致許多批評 [26],一些議員也決定不予支持。

迫害

南韓運動人士朴正進(音譯)被控「協助敵方」,違反南韓的國家安全法 [27],理由是朴正進從北韓的官方推特帳號,轉發「金正日萬歲」訊息,其用意原本只是要嘲諷北韓領導人。

伊朗的新聞記者遭遇了哪些困境?哪些記者目前人在獄中?伊朗一個全新的網站 [28]專門報導這些議題。雖然網站上大部分的文章是以波斯文書寫,但有些已被翻譯成英文,供外界從伊朗人民的觀點,探索這些議題。

網民運動

線上社群Reddit 在反對SOPA及PIPA法案的運動裡,扮演重要角色。現在該社群正一起試著創造法案 [29],避免日後有人干涉網路自由。

非洲歷史最悠久的社區廣播電台 [30],在社交媒體的助益之下,不但拉近了與聽眾之間的距離,還以聽眾強大的支持力量,讓金主找到持續讓該電台經營下去的理由。

再一次地,社交媒體將全世界的人聯合一起 [31],抗議敘利亞政府的屠殺行為。運動人士透過推特及臉書散佈訊息,呼籲民眾在敘利亞使館外抗議。許多敘利亞民眾響應號召,並在科威特、倫敦、柏林以及華盛頓特區的使館外表達他們的憤怒。

國家政策

根據Akamai網路現狀報告 [32],2011年第三季,南韓、香港以及日本在寬頻普及率上領先各國,中國與印度則落後他國。

英國媒體報導,在金正日去世一百日內的國喪期中,北韓政府禁止人民使用手機 [33],因為擔心會引發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

網路空間的君主

臉書申請上市 [34]的消息,在二月一日成為新聞頭條。其上市不僅是全球市場上的大事,就全球社交網路來說,也有重要的人權與隱私面向意涵。人權組織「人權第一」(Human Right First)的總裁愛麗莎‧馬西米諾(Elisa Massimino)從人權觀點,解釋臉書大規模上市的重要性 [35]。一篇在科技網站Ars Technica的文章則指出,臉書上市也意味著,過去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對於臉書的調查以及詢問資料,原本不對外公開,現在都得攤在世人眼前 [36]

從三月一日起,谷歌的新隱私政策將會整合使用者在其不同服務上的個人資訊。該政策已經引起外界對於客戶隱私的嚴重關切 [37]。對於使用者而言,谷歌可以藉此猜測你的年齡以及喜好 [38],再將這些資料提供給廣告商。

過去兩個禮拜以來,谷歌忙著澄清新隱私政策的「迷思」 [39]。該公司也以一份長達十三頁的信件 [40],回應國會的質疑,並且保證「新的隱私政策不會改變谷歌把用戶資訊存檔、刪除的作法」。

「人權第一」的企業及人權資深顧問梅葛‧洛根沙克(Meg Roggensack)的文章 [41],檢視了集權政體下私營電信企業的責任。

谷歌針對除傳輸控制協議(TCP),提出一些改變網路標準的建議 [42]。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傳輸協定,應用程式藉著TCP才得以可靠地傳遞資料。

著作權

在歐洲二十二國簽署了「反假冒貿易協定」(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 ACTA))後,反對ACTA的抗議行動蔓延全歐。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裡,捷克、比利時、愛爾蘭、英國以及法國 [43]的抗議者走上街頭反對此協定。駭客則在網上戰鬥,表達不滿 — 不過,無論是贊成及反對此協定的兩方,提出的論述或有正確,也有謬誤。提摩西‧李 [44](Timothy B. Lee)在科技網站ars technica [45]發表的文章中,檢視了這些論述。

這些網上抗議行動,的確在歐洲達到成效:歐洲議會專責ACTA的書記辭去職務,並且批評ACTA協商的過程 [46]波蘭國會議員則戴上V怪客的面具 [47],以示抗議。斯洛伐尼亞大使因為簽署ACTA協定而公開道歉 [48],波蘭總理也已暫停該協定的批准程序 [49]。最新的消息是,捷克政府也跟進暫停批准協定 [50]

歐洲議會成員瑪利亞‧沙克(Marietje Schaake)為想要抗議此協定的民眾 [51],列出了可以採取的行動。

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亦會衝擊網路言論自由。拉西米‧任納(Rashimi Rangnath) [52]寫了一篇與此有關的文章,請見「公共知識」(Public Knowledge)網站 [53]

根據報導 [54],儲存在Megaupload網站上的檔案將會被刪除。此一檔案儲存服務被控以非法分享檔案,且美國政府以調查為由,也已扣押其資產。電子前鋒基金會(The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已經寄信 [55]給東維吉尼亞檢察官辦公室以及Megaupload的律師,要求他們考慮無辜的使用者,保存網站上的資料。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盜版黨也已替合法使用者,在西班牙法院控告美國聯邦調查局 [56]

美國政府決定,不在新聞稿以及公共文件內發佈負責Megaupload一案的官員及檢察官姓名 [57],以保護他們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政府官員說,駭客極有可能對負責此案的相關人等展開攻擊。

網民在反SOPA運動中展現「有效的政治力量」幾天之後,美國司法部即針對Megaupload展開行動。尤凱‧班克勒(Yochai Benkler) [58]在最近一場訪談中提及此案。他說,司法部未經審判,就扣押該公司的資產以及人員,是一個「相當挑釁且大張旗鼓」的舉措。

英國法官針對一項照片著作權侵權的案件做出審判 [59],該判決可能進一步模糊著作權法裡「想法/表達」的界線,並且箝制創造空間。

網路安全

一群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駭客攻擊半島電視台英語部落格「敘利亞現場」(Syria Live Blog),並在網站上張貼支持阿薩德的訊息 [60]。該部落格是用以報導敘利亞的抗議事件。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2012年全球風險報告,在可能實現的全球風險中,針對政府以及私部門的網路攻擊 [61]排名第四。該報導也呼籲改善網路風險的「資訊不對稱」,以改善全球網路安全。

政府、恐怖分子以及犯罪組織,越來越懂得利用網路技術,監控目標 — 大多數的目標是新聞記者。不過,許多記者並未具備網路安全的相關技能。一篇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部落格裡的文章,檢視美國新聞學院裡的網路安全教育 [62]

校對:Sonya Yan Song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