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要在2015年前消除貧窮的運動宣言,對世界上許多國家來說,顯然只是另一項挑戰而已,雖然,有些國家比其他國家更接近這個目標。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擁有 1 億 9,400 萬人口,在過去的十年間,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已成功使3,500萬人口脫離貧窮,此舉獲得舉世矚目,也因此強化了巴西的中產階級。
經濟觀察(Economy Watch)報導:
至少53%的巴西人口計1 億 400萬人,現已成為中產階級,10年前僅有 38%而已,上週四一份由政府所作的官方研究宣稱,「…假如將巴西的中產階級組成一個國家,將是緊隨墨西哥之後的世界第12大國。」
然而,基督救助會(Christian Aid)對政府克服貧困的努力提出質疑,在2012年的報告「真正的巴西:統計數字背後的不平等」中指出:
魯拉兩任政府推行的各項濟貧措施,尤其是家庭補助金(Bolsa Família)、小農土地安置計畫及早些時候的農民退休計畫,對改善不平等影響甚微。這是因為真正改變窮人收入的,是他們的工資,雖然魯拉政府不斷調升最低薪資,這對消除貧窮固然重要,但還不足以縮減最高薪與最低薪之間的薪資差距。
家庭補助金的前身為助學金計畫,1995 年由時任巴西聯邦特區州長的參議員Cristovam Buarque提出,稍後,這計畫成為2003年至2011 年執政的魯拉(Lula da Silva)政府的全國性計畫。
巴西的貧窮數字
- 1,600萬人仍然生活在赤貧狀態 — 相當於整個荷蘭的人口,這是基督救助會在「拉丁美洲局(Latin American Bureau, LAB)」部落格的文章「真正的巴西」的數值。
- 14%是婦女受僱為家庭傭工的比例,同時仍有許多行業限制以「女性為主」如護士、 秘書和照護工。
- 35,000是巴西每年死於槍殺的年輕人。
里約熱內盧州議員Robson Leite在他的部落格說,巴西已達成 25 年內減少貧窮的目標:
根據財政部8月底公佈的第16期「巴西經濟綜覽」,貧窮人口減少的比率在2014年中旬將達到 70%,這是因為包容性的社會計畫,及提供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增加所致。
然而,上述報告也警告:
當區域及地方的不平等差距愈加擴大,透過傳統機制如收入移轉、創造正規就業方式來脫離貧困的機會就愈小。
貧窮的原因
在一長串的文章和漫畫中,Filip Spagnoli在他的部落格P.a.p.-Blog, Human Rights Etc.中定義一些引發貧困的因素,如外債、全球化、經濟缺乏自由、經濟缺乏成長、教育、人口過剩、家庭結構、奴役、及人口過剩:
如果我們要減少貧窮人口,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貧窮。
在他的最新一篇有關食品價格上漲的文章裡,他更深入分析:
一方面,窮人將大部分的收入花費在糧食,這意味(食品)價格上漲直接影響他們的財務狀況,甚至導致挨餓。另一方面,許多窮人以農業維生,更高的價格意味更 多的收入,然而,都會區的窮人卻更加貧窮,對於他們來說,糧食價格上漲完全是個壞消息。因此,將貧窮歸咎於食品價格上漲並不瘋狂,世界銀行指出,2010 年至2011年間,食品價格上漲使44億人口陷入貧困。
巴西有非常久遠的貧困歷史,依據在6月12日「世界無童工日」公佈的資料,2012年巴西有近140萬名兒童被迫工作。
巴西童工現象具有強烈的農村特質。研究顯示,大部分的童工在農村工作,農村普遍貧窮,學校少且距離遙遠。
統計5至10歲的兒童30萬4,415人(9.9%),以及11至14歲的兒童75萬5,973人(36.6%),整體而言,約莫有140萬名介於5-14歲的巴西兒童在工作。
11至14歲的兒童中,生活在母親持家、父親不在家的家庭者,約12.2%的在工作或正在找工作;另外,生活在父母同住的家庭者,近15%在就業市場上。
當全國在討論政府如何致力消除貧窮時,新的措施也在實施,例如由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補助,總額5,600萬美元的Dom Távora e Paulo Freire計畫。
這計畫「是以倡導窮人服務的巴西人士及教育家命名,並承認知識為克服貧窮最重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