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報導:網路治理專刊

Image via Flickr User InternetSociety. CC BY-NC-SA 2.0

本篇報導由 Hisham Almiraat, Chan Myae Khine, Renata Avila, Alex Laverty, Weiping LiSarah Myers, and Rebecca MacKinnon.寫作及編輯。

第7屆網路治理論壇今年11月6-9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舉行,這場由聯合國贊助的年度盛事邀集了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關心網路治理的主要議題,包括管制、近用、內容管理、到線上言論自由等。

今年會議時機相當關鍵,選在由聯合國轄下組織國際電信聯盟(ITU)策畫、將在杜拜舉行的世界國際通訊會議(WCIT)之前。線上言論自由倡議者對於世界國際通訊會議背後決策缺乏透明度表達憂心認為如此一來對網路的結構將造成深刻的改變以及侵害線上人權。讀者如果想要更多瞭解相關新聞發展,可參閱網民報導成員Ellery Biddle所寫的文章

今年會議選定亞塞拜然作為主辦國家也引發不少爭議。亞塞拜然前身是蘇聯國家,在人權紀錄上並不光彩,也引起許多人權團體關切,認為在一個線上或線下言論自由狀態都在惡化中的國家舉辦這個會議,不啻荒謬。一位曾在2009年因為線上發表異議行為遭逮捕並拘役1年以上的亞國部落客Emin Milli,在會議首日就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給該國總統,挑戰當局宣稱該國網路自由的說法。要獲得更多關於網路治理論壇的訊息和結論,請關注全球之聲倡議區以及下周的網民報導。

隱私
在烏拉圭舉行的第34屆年度資料保護及隱私委員會議中,荷蘭的資料保護主管機關認為歐盟的資料保護規範草案,應在蒐集個人資料之前,進一步強化關於「明確同意」的概念定義。全球之聲的Renata Avila在文章中也指出,瓜地馬拉為防止暴力為訴求,日漸增加閉路電視監視器,在此情形下,尤其需要資料保護規範。在電子邊界基金會(EFF)的網站上,有更完整的會議整理報導。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本周將整合其隱私政策,做為新使用者註冊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根據分析師表示,這樣做是為了藉由讓使用者瞭解臉書將如何運用資料,而鼓勵使用者多多分享。

言論審查
俄羅斯的電信部長Nikolai Nikiforov重申俄國政府並沒有審查網路的意圖,他的發言是針對新法令而來。該法試圖保護兒童免受線上有害內容荼毒,賦予政府可以關閉某些張貼不利兒童訊息的網站。人權倡議者及包括俄國版維基百科及其他網站則表達了對新法的憂慮,該法自11月1日起生效,可能會加強俄國的網路言論審查強度。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審視巴基斯坦的人權紀錄時,荷蘭建議巴國解除對網路近用的限制,巴國在明年3月委員會開會前必須做出回覆。

新加坡報紙Today討論中國個人部落格網站(微博)對某些字詞及主題的言論審查,認為這對中國的新領導人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中國本周正好在進行領導權轉移)。該文強調,中國審查的方式,容許討論與地方層級首長相關的事件,但一旦涉及國家領導人層級則刪除。

暴行
在中國,身為網吧負責人的曹海波,因創立了網站聊天團體來討論社會議題而在中共十八大開會之前遭囚,在昆明西南方某處舉行的秘密聽證會中,他被冠上「顛覆國家政權罪」之名,被判處8年徒刑。全球之聲先前亦有相關報導。

一位巴林的推特(Twitter)使用者因在推特上侮辱國家元首而被判6個月徒刑。

本期的《美洲季刊》 提到了對墨西哥非營利影像部落客Ruy Salgado的審查,Salgado在最近的墨西哥選舉中知名度大增,在網路上消失42天之後 ,以“el 5santo”為人所知的Salgado決定放棄廣播,原因是他個人及家人安危受到威脅。他在利用Skype即時通訊上網所做的最後線上廣播中,警告其他 的部落客要「非常小心」。

在伊朗,4位臉書使用者因「反對國家的宣傳活動」而遭逮捕。

無疆界記者組織譴責保加利亞4家銀行,意圖以財政法嚇阻保國入口網站與維基解密網站(WikiLeaks)進行合作。Bivol.bg網站引用消息來源揭開關於銀行業的不法行為,證據就是來自報告中有美國大使館電文指出保國銀行界內有「爛蘋果」。

紐約時報藝術版刊登美聯社報導關於2位越南音樂家因創作抗議歌曲遭到判刑,其中有一首歌已成為YouTube熱門,但此舉仍未減弱越南政府近來對線上言論自由的持續壓制。

國家政策
古巴控訴美國利用位於哈瓦那瑞士大使館的美國利益代表處,透過提供網路連線,支持反對政府力量。美國反擊指出,他們只是提供免費的網路連線以及課程。

隨著美國總統歐巴馬(Obama)順利勝選連任(這部分得歸功於競選團隊卓越的數位策略),分析家預料,未來網路政策的挑戰將包括著作權及隱私權在內。

著作權
為了增加透明度,社群軟體推特將在未來因違反著作權而被移除的推文上留下「本推文已撤銷」訊息,所有要求移除的通知都會被寄到「寒蟬效應」專區。

德國聯邦法院11月底將討論一份附加著作權法案,此法案容許新聞機構向Google 及其他在網頁檢索結果中收錄了該機構網頁連結的搜尋引擎網站收費。10月25日的網民報導中也指出,類似性質的立法在法國和巴西也都相繼出現。

網路空間主權
根據華盛頓智庫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指出,社群媒體平台和行動裝置已經成為總統大選能否當選的關鍵指標。

即便推特在災難發生時可能發揮重要的功能,日前珊迪颶風的受害者也從中嚐到了種種苦果,因為大量未經查證的原始資訊可能是造成誤會和失實的的根源。

上周臉書被指控審查了美國海軍海豹部隊成員發表在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遇襲期間要求增援兵力卻遭到歐巴馬總統拒絕的發言。在湧入大量批評後,臉書稍後道歉並允許該則內容刊出,臉書表示,內容移除並非出自政治因素,而是為了符合權責聲明中所指,不可在未獲得他們同意而擅自進行照片標示。Herdict.org分析社群媒體在執行反垃圾郵件機制的同時,又不讓用戶遭受間接損害將遭遇挑戰,因為很多時候政治倡議者跟濫發垃圾郵件的人會有很類似的行為模式。

中國網路公司百度和奇虎同意了公平競爭的操作守則,起因是由於百度控告奇虎擅自利用百度的搜尋結果。

網路安全
作為Zynga日前宣布將裁員一千人的抗議行動,駭客團體Anonymous威脅臉書表示,他們將癱瘓臉書系統並允許使用者免費使用遊戲開發商Zynga所發行的遊戲。

根據防毒軟體卡巴斯基的威脅評估報告,俄羅斯是全球網路安全最危險的國家,包括了23.2%的全球有害網頁,同時在感染電腦惡意病毒的風險上,它也在全球位居第二。

電子疆界基金會要求作業系統Ubuntu重視某些隱私相關議題,包括在Ubuntu 12.10版本作業系統中,內建的在執行搜尋時,「包含線上搜尋結果」的設定, 使搜尋結果會將Amazon網站相關的產品廣告視為是結果的一部分而回報,此一不安全的搜尋功能已被批評為洩漏資料的元凶。

網民倡議
電子疆界基金會宣布與其他9個機構聯合舉辦的「開放無線運動」正式啟動,未來使用者在不侵犯隱私權或犧牲頻寬的前提下,可以與他人分享無線網路,這個活動意在創造一個「處處皆有開放網路的未來」。

來自Hiperderecho.org的Miguel Morachimo,在資料庫網站Access上發表討論秘魯的市民社會行動者遇到的挑戰,在他們對網路公共政策相關討論中也正好出現。他指出Hiperderecho是一群意在學習及促進公眾對公共政策討論及理解的青年學者。

新鮮事
在孟加拉的「資訊女性」計畫提供附有網路連線的筆記型電腦到偏鄉以協助婦女使用網路,並能近用政府服務及與摯愛親友聊天。

臉書正在測試一項新服務,未來使用者只要在本地合作商家打卡,臉書就會提供免費無線網路熱點給使用者,不想登入臉書的使用者只要有本地商家所提供的帳號密碼,一樣能使用上網服務。

出版與研究

Kevin Donovan and  Aaron Martin: The Rise of African SIM Registration: Mobility, Identity, Surveillance & Resistance

UNESCO: Global survey on Internet privacy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若需更多數位時代公民權利未來的相關事件資訊,請見全球之聲事件行事曆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