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友「故意發佈挑撥性的訊息」對網路上的爭議火上加油,會被稱為「巨人」(troll)。
這些激進的網路使用者被冠上「巨人」(trolls)之稱並非偶然。「巨人」(troll)這個字源自斯堪地那維亞神話,意思是「專門惡作劇及從事邪惡勾當的生物」。
事實上,線上世界與神話世界有更多超出你遇期的共同點。許多在網路時代出現的角色都與傳統故事用來傳遞給聽眾的故事架構相似。
例如,在斯堪地那維亞的傳統故事中,有一個名為Loki的邪神,這個角色的設定是打破常規以達到最終的正向影響。而在線上世界裡,此一角色即為告密者(whistleblower),以非正統的中間人身分警惕世界上其他人,激起社會改變,就如同傳送機密資訊給維基解密(WikiLeaks)的前美國士兵Bradley Manning。
在同一個故事脈絡中,鐵匠和侏儒們利用天然未加工的材料,製造出讓眾神對抗敵人的武器,他們讓材料有形狀並且具有功能,就如同專業的公民記者使用公開於維基解密(WikiLeaks)的資訊。
在古挪威神話傳說中,當索爾及其他的神無法將巴爾德的葬禮船送下水時,她們因此請求擁有超自然力量的女巨人幫忙以推動葬禮船。在網路世界,擁有「巨人」力量的組織,如匿名組織、網路駭客組織,也在背後推動資訊或增加其關注程度。
告密者與搗蛋鬼

Alfred Smedberg的童書「一個不畏懼的男孩」,John Bauer 1912年以此圖闡釋,公有著作權。
儘管搗蛋鬼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偉大的意圖,但他經常透過策劃和偷竊產生正向改變。
證據指出,Bradley Manning拿走有關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中的政府機密資訊,當時他的文字聲明:
在備份資料的部分,我做了CIDE-I和CIDNA-A SigAct表格的副本,當時我這樣做只是為了備份資料,並無其他意圖,但之後我決定將這些資料公諸於世,因為在那當下我相信,這些表格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是最重要的文件,而我至今仍然對此深信不疑。
他的角色就如同告密者(或是法國人說的「警報發送者」),此角色是由他的意圖所形塑,他再次申明,是為了引起對於美國軍方與外交策的全國性討論。
過去由於政府的隱匿,剝奪了人們與政府溝通的橋樑,他的行動重新建立了此溝通橋樑。
雖然他的抉擇就人道主義的觀點來說是情有可原的,不過依舊被認定為是犯罪。Manning因此被媒體質疑、否定甚至忽視。
維基解密與鐵匠
Manning將偷來的資料交給了維基解密,一個處理資訊的組織,就如同神話故事中的鐵匠。
維基解密的創始人Julian Assange和冰島議員 Birgitta Jónsdóttir,分析並處理Manning的資料。這是一份新聞記者的工作,需要鑑定資料的內容、人物以及所產生的政治牽連,以確認資料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Julian Assange形容這個角色:
量子力學及其近代發展,給了我關於改變和如何正確地瞭解一物影響另一物的理論。
換句話說,只要這些關鍵的事實沒有被積極鑑定,就會維持為一團未解開的謎。
維基解密並不是唯一一個擔任鐵匠的角色,公民記者也參與其中,將資料轉換成可被理解的資訊。
Heather Mash和Jemila Hanan為蒐集資料與傳播付出心力,明顯是和生活品質被緬甸迫害的穆斯林少數民族有關,如羅興雅(Rohingya)族群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
新聞業的工作並不只是扮演傳媒的角色,如同Hana在2013年二月於部落格所解釋:
目前並無利用社交媒體停止種族屠殺的前例,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我們需要社交媒體去創造並成為傳媒,每個人都必須這麼做,我們的目標是:
1.散布資訊
2.建立連結
3.鼓勵周遭的人一起行動
無名大眾與巨人
但Manning的資料及維基解密的分析如果沒有讀者將會變得沒意義,僅只是揭露資料是不夠的,需要其他事物的加入才能讓資訊確實被看到。
駭客組織和無名大眾扮演著這個角色,推動資訊。前MI5的一員Annie Machon在專欄中解釋:
如果你能在網路中散佈訊息,便能夠得到全球的關注,讓大家注意到你試圖傳遞的資訊。這恰好是無名大眾可達成的目的,可公開對抗特定的以色列網站。我們不稱之為攻擊,這是以拒絕服務的方式對抗特定國家和網站。我們看到自動產生的巨大流量,流入特定網站造成癱瘓。
無名大眾依賴公民記者所散布的資料,好讓我們執行其任務。他們在處理資料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像鐵匠,而是以循環力量灌輸資訊,利用驚人的力量推動資訊,就像是神話故事中的巨人。
以Twitter為例,#OpIsrael, #OpKashmir, #OpRohingya (使大眾注意到少數民族被屠殺的資訊)、#ReformCFAA (對於《電腦詐欺與濫用法》Computer Fraud and Abuses Act的反抗行動), 或是#OpGabon 反對器官非法交易。
譯者:余承翰
校對:郭馨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