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韓國流行音樂女子偶像團體少女時代,攝影:Alexander William Varley (取自K-pop Decoder)
第二關是政府負責性別平等與家庭部會,此部會會隨機抽選市場上的曲目且替歌曲貼上對「青少年有害」的標籤,即使是再無害的歌詞也有可能會面臨指控。
最後一關,是市面上任何一首歌曲都有可能被政府單位依照自己的邏輯任意加諸「太過性感」、「具政治意味」、「反政府」或是「親北韓」等罪名,即使是上市數十年的曲目也有可能會突然遭指控。
美其名要保護小孩和社會風氣的粗糙管制,使得政府可以審查任何他們單純看不順眼的音樂。
去年(2013)四月,以Gangnam Style聞名的Psy的新作,在韓國被大型電視台禁播,登上了全球頭條,禁播原因可笑,因為它描述了公眾財產毀損。
在談話節目[ko]中,韓國青少年偶像歌手Lee Joon也消遣了所屬MBLAQ登台演出之前從電視台製作人那裡拿到的規範:
「露出一邊的乳頭是可以的,但如果同時露出兩邊的乳頭則是不行的,我對此感到非常困惑。」他如此說道。
電視台的規範在談話節目裡總是成為笑柄,也是對於表演者最直接的審查,所幸大多並不是特別難以令人接受。
在一次電子郵件訪談中,一位在韓國唱片公司協會工作身兼獨立音樂製作人和表演者兩職的Lee Youn-hyuk表示,他不懂電視台的規範,但他尊重他們對於自己播放的內容所做出的選擇。
「他們的判斷是基於他們身為電視台的身分,而且這是他們的編輯權。」他說,但另外強調他對於政府所施加的言論檢查不滿。
韓國政府負責性別平等與家庭的部會自1996年以降掌管言論檢查的任務,在前一年,南韓故有對音樂和文化內容的言論檢查系統終於廢除了。
檢查部門因為控訴上千首歌曲含有酒精、香菸以及性等字眼而惡名昭彰;有一首歌曾經被貼上「不適合19歲以下青少年」,導致該首歌只能夠在晚上10點以後播放,小孩也不能夠購買或是在網路上聽,許多年輕人只好透過父母的身分來登入韓國入口網站和在YouTube上觀看。
音樂從業人員,像是Lee,表示審查制度之所以使人困擾是因為它完全是隨機挑選市面上的專輯來決定,而非每張專輯都會被檢查,許多人將此視為韓國政府試圖加強對人民以及言論自由管制的舉動。
在十二月的時候,以大肆禁書、禁影片和禁歌而聞名的韓國軍隊將韓國最知名且有歷史意義的歌曲〈阿里郎〉從軍隊基地內的卡拉ok機器中移除,國防部後來解釋[ko]是因為該版本的歌曲曾由北韓的歌手所演唱過,無法提升軍隊的士氣。
文化評論作家Park Ji-Jong透過電子郵件表示:「在獨裁時期言論管制是嚴格且具有政治動機的,但如今卻標準不一而且大多只是武斷地被冠上『太過露骨』、『傷風敗俗』、『不道德的』等罪名。」
眼下也許K-pop非常的賺錢且五光十色,但是長久伴隨著的言論檢查與規範依然對今日的音樂市場產生影響。
觀看本篇作者的訪問影片;Yoo Eun Lee:全球之聲臉譜:Gangnam Style背後-韓國流行音樂的審查制度
Watch a video interview with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Yoo Eun Lee: GV Face: Beyond Gangnam Style – Censorship and Korean Pop Music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