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2.0:網路正在改變印度旅遊型態

photo credit: The Modern Monk via photopin (license)

照片: 現代和尚   出處:Flickr (CC-BY-NC license)

印度在世人眼中是個值得一遊的熱門地點,在2015年吸引了1100 萬名外國旅客。這個國家作為「必遊」景點的歷史其實相當悠久。就連13世紀的蘇菲派神秘主義者Jalaluddin Rumi都說過,印度是追尋偉大精神價值的目的地。

這份對於旅遊與探索的熱切渴望在今天與過往一樣強烈,數量日增的部落客與科技的進步,使得在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旅遊對印度人或外國人來說都更加容易了。

科技是讓旅遊更加普及的特別重要的因素。比方說,印度的公共建設、旅遊行程還有如醫療照護或安全保護這類支援服務並非一直處於最佳狀態,使得旅客為了計畫一個完美的旅程備感壓力。這就是科技發揮關鍵作用之處,尤其是社群媒體的重大變革。

像是最近在印度鐵路系統上發生的案件:有個女人在火車上遭到一個男人騷擾。她在附近找不到任何一位鐵路警察,於是直接向印度鐵路總局發了推文。

鐵路局通報了鐵路警察隊,巡警在該班火車停靠下一站時登上列車,將這名男子押送下車。

民眾不只為了安全議題上網尋求協助而已。印度面積相當廣大,有許多歷史名勝、文化遺產,還有觀光景點。列名印度國家考古調查部保護區的就有3,686處。但除了著名景點外,前往其他許多地方的旅程仍可能難以預料。這個情況在過去十年間已顯著改善,但想要讓旅遊經驗完美無缺,很多事情還沒到位。

許多部落客因此崛起,他們提供旅遊情報與建議,對印度較不為人知的景點加以報導。像是Neelima Vallangi,她花了許多時間參觀並記錄這塊次大陸上的許多非主流景點。她的貼文通常著重在冒險與某處特有的吸引力,比較少談到旅程或是住宿選擇。

印度年輕人似乎比較不在意舒適與方便的問題,對冒險和旅遊比較興致盎然。拿Dhruv Dholakia來當例子吧,他曾經花了14個月在印度各地進行摩托車之旅。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Dhruv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解釋道:

為什麼要踏上這麼漫長的旅途?這整個核心概念是「Junoon」(一個烏爾都語字彙,意思是瘋狂)。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旅行瘋狂,至今這仍是我生命的驅動力。我有個騎單車的朋友只花了兩個半月就騎遍印度,完成兩萬多公里的旅程,平均一天算下來是250公里。他每天反覆騎個不停。可是這樣他能看到什麼地方呢?對我而言,就連14個月都不足以讓我對每個邦有粗略的了解。

Nikita Rustagi上傳的一個演說影片中,Dhruv分享了他在印度單車週的經驗:

印度總理也是該國旅遊的重要推手,不時會請印度人寫點關於本國景點的推文。這些推文常收到幾百則回應,對感興趣的旅人來說可作為共享的推薦資源

許多應用程式提供了各種旅遊大小事的服務,像是訂票、訂房、租車及目的地規劃。這些應用程式有很多都蒐集了大眾的評論、評分還有意見,讓後來的使用者能根據這些情報做決定,也給常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比方說在網路論壇India Mike,旅人會分享個人經驗,也會提出關於目的地跟旅程選擇的問題。

去印度旅行經常會是美好、糟糕與無法預料之事的成套組合。但有了來自推特、臉書和網路上其他的小幫助,許多旅人正盡力放大其中的美好經驗、減少糟糕之處,然後享受那些無法預料的驚奇。

譯者:Anchi Liu
校對:Lin Kaihsiung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