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禁忌!印尼網路雜誌《Magdalene》讓女性、LGBT等少數群體擁有發聲平台

「我是《Magdalene》。我提供豐富多元的觀點。」圖片來自《Magdalene》,經同意後使用。

從2013年開始,印尼網路雜誌《Magdalene》就開始為當地的青少女、女性、LGBT社群——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 gay)、雙性戀(bisexual)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以及信仰少數宗教者發聲。

這個網路刊物的創刊目的,在於提供希望觸及禁忌話題的人們一個空間;因為在印尼,伊斯蘭強硬派(Islamic hardliners )激進地迫使當權者在社會制度中實行其宗教信念。

印尼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穆斯林人口(Muslim-majority population)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建國原則是「潘查希拉( Pancasila)」——促進多元融合、包容及宗教和諧。

而《Magdalene》的創辦理念宣言則為:

Magdalene is the fruit of our vision of an online publication that offers fresh perspectives beyond the typical gender and cultural confines. We channel the voices of feminists, pluralists and progressives, or just those who are not afraid to be different, regardless of their genders, colors, or sexual preferences. We aim to engage, not alienate.

《Magdalene》是我們願景實現的產物,提供大眾超越當今典型性別框架和文化束縛的新觀點。我們特別希望能為女性主義者、多元主義者、進步主義者,或是那些勇於做自己的人發聲,不論其性別、種族或性別傾向。我們的目的是促進融合,而非疏離。

《Magdalene》的共同創辦人前身皆為媒體人:黛威・阿斯曼拉尼(Devi Asmarani)、希拉・蒂艾尼(Hera Diani)及卡瑞曼・安傑尼(Karima Anjani)。她們曾在最近一次訪談中提到,她們原先計畫要建立一個網路雜誌,讓女性有著不同的閱讀平台。阿斯曼拉尼進一步解釋

We want to raise issues that are important… progressive issues that do not receive a lot coverage by the mainstream media because of reasons such as being taboo

我們想要讓大眾注意到一些主流媒體受限於禁忌等因素而較少報導的重要、進步性議題。

創刊 5 年後,《Magdalene》持續報導主流媒體鮮少刊登的故事。這些敏感性議題包含:LGBT、多元主義(pluralism)、性虐待及身體羞辱(body shaming)。

《Magdalene》也同時培養了一群用心的寫手,還有一批人數仍持續成長、認同雜誌創辦理念的忠實粉絲。

以下是讀者對《Magdalene》表示讚許的幾則訊息:

這是我每天必會瀏覽的網站之一。這些多元的文章內容讓身為穆斯林(Muslim)教徒的我深受啟發。https://t.co/9qCghJWYH5

— Azmi Ro'yal Aeni (@azmiroyalaeni) 2018年4月10日

這真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 很開心知道,原來我並非孤單一人有這種處境。身為女性主義者的我在既有的宗教束縛下,過得很痛苦。(文章摘錄:)「我們質疑我們的社交圈。我們對家人、親戚和朋友看世界的方式,感到不舒服。」千 真 萬 確 ? https://t.co/FYzfb3O7tN

— FANY (@fanybecks) 2018年4月2日

很愛這些故事(當然也很愛這些內容)? https://t.co/EDD2rQHe6l

— 有著雀斑的女孩 (@julianisatya) 2018年4月10日

在一次訪談中,作者希拉・蒂艾尼(Hera Diani)強調,近來《Magdalene》的男性讀者佔了3到4成。她補充,許多男性讀者對於雜誌刊登的許多發人深省文章表達感謝之意。LGBT社群的讀者們也表示,《Magdalene》談論關於父權、厭女及異性戀準則仍存在這個社會中的文章,是如何為他們開啟視野。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