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https://zht.globalvoices.org -

不夠「外國」:奈及利亞的英語電影遭奧斯卡獎除名

類別: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 Nigeria 奈及利亞, Ethnicity & Race, Film 電影, Women & Gender, 公民媒體, 藝術與文化

由吉妮維·納吉(Genevieve Nnaji)執導並於2018年在Netflix(網飛)上映的電影《獅心家族企業》(Lionheart)一幕。

11月4日,奈及利亞首度推派代表國家角逐最佳國際長片獎(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的電影被美國的學院獎(Academy Award)--又名奧斯卡獎 [1](Oscars)--取消參賽資格。2018年上映的《獅心家族企業 [2]》(Lionheart,另譯:獅心女孩)是版權歸Netflix(網飛)所有的劇情片,據線上媒體平台Wrap報導 [3],該片使用「太多英文」,因此「不符參賽資格」。

奈及利亞曾為英國殖民地,官方語言為英語,國內語言高達500餘種。《獅心家族企業》角色操著一口奈及利亞式英語,遭奧斯卡除名一事引起大眾討論奈及利亞英語是否該被承認為獨立於英語、美語之外的語言。

吉妮維·納吉 [4](Genevieve Nnaji)執導的《獅心家族企業》在Netflix現正熱映中 [5]。《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又譯:洛城時報)影評 [6]中寫道,由導演納吉自導自演的女強人(ultra-capable female)角色阿黛姿(Adaeze)在「性別角色濃厚的產業」(in a sexism-driven industry,此指運輸業)中辛苦的接手經營父親的運輸公司。「阿黛姿在納吉的演繹下迅速成為21世紀全球都為之崇拜的英雄,她是個心存不甘卻誠實待人的鬥士,在困境中挺身對抗父權社會,同時不忘重視家傳企業。」

針對電影失去參賽資格一事,納吉發了一則推文(tweet):

1/1、1/2 謝謝你們 @ava。
我是《獅心家族企業》的導演,演員在這部電影裡的說話方式就是我們奈及利亞人的說話方式,其中也包含英語--英語是我們國內500多門語言共同溝通的橋樑,多樣的語言成就 #一個奈及利亞。

「對的電影,錯的比賽」

根據Wrap平台表示,當初奧斯卡獎把「最佳外語片獎」(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改為「最佳國際長片獎」(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就創造了模糊地帶--讓人覺得「語言不再是判定入選資格的因素之一」,但事實並非如此 [12],根本「把事情變複雜」(muddied the waters)。

規則依舊--「外語」仍是重點。

最佳國際長片獎主要頒給在美國境外製作的外國電影,且對白基本上為英語以外的語言 [13]。奈及利亞的奧斯卡委員會承認 [14]當時提名這部電影時,並沒有完全遵守此項規定。

BBC對此表示 [15],該片遭奧斯卡除名十分可悲,此事反映Nollywood(奈及利亞的電影產業)多麼無能、「不重視細節」;《獅心家族企業》是「對的電影」,只是被提名到「錯的比賽」。

奈及利亞英語算外語嗎?

《獅心家族企業》被剝奪參賽資格後,奈及利亞語言學家暨詩人Kọ́lá Túbọ̀sún首先針對語言發表看法。他在泛非洲媒體評論平台African Arguments上分享論點:奈及利亞英語是「奈及利亞的語言」,跟英語和美語的變體 [16](variants)有霄壤之別。

Its phonology (we stress the third syllable [ad-mi-RAL-ty] rather than the first [AD-mi-ral-ty], for instance), syntax (we say ‘let me be going’ for ‘I have to leave now'; ‘senior brother’ rather than ‘elder brother'; and ‘next tomorrow’ rather than ‘day after tomorrow’, etc.), and lexicon (words like ‘trafficate’ and ‘overfloat’, all distinctly Nigerian) already qualify it as almost a different language. Why else, for instance, would foreigners say ‘pardon?’, ‘scuse me?’ and ‘say it again’ so many times when speaking to us?

從音位學(以admiralty(海軍部)一字為例,奈及利亞的重音放在第三音節 [ad-mi-RAL-ty],而非英美的第一音節 [AD-mi-ral-ty])、文法(例如「我得走了」英美通常會說「I have to leave now」,奈及利亞則說「let me be going」;「哥哥」不說elder brother,而說senior brother;「後天」則是next tomorrow,而不是day after tomorrow)、字彙(如trafficate(車子的訊號燈,trafficator)、overfloat(氾濫,overflow)二字皆是奈國的特殊用字 )的角度來說,奈及利亞英語都幾乎可以算是另一種語言。不然外國人為何常常聽不懂我們說話,問我們「抱歉,你說什麼?」、「不好意思,你說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

Túbọ̀sún指出,欲赴美國大學求學的奈及利亞人必須考取托福(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EFL),該測驗是測試「非英語母語人士 [17]」的英語程度,十分諷刺。這不是很矛盾嗎?奈及利亞曾為英國殖民地,官方語言正是英語。

Túbọ̀sún堅持表示,雖然奈及利亞的語言學家並未「將奈及利亞英語編纂成冊」,也沒有「正式承認」這個語言,但Nollywood的藝術光輝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文化學者Kovie Biakolo繼續延伸此對話。他表示,若Nollywood電影只說奈及利亞的當地語言,便會走向失敗,原因既簡單又明顯:語言太多樣了。奈及利亞有500多種語言,而英文是把國內外的奈國人連結起來的官方橋樑 [18]

In fact,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most Nigerian films are made with dialogues in one of the country's native tongues. While I couldn't obtain more recent statistics from the Nigerian National Film and Video Censors Board, according to 2011 data, 75 percent of all Nigerian productions [19] are made in Nigerian languages. But the reasons English is used in Nigerian films (that are expected to be popular beyond its borders) ar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Nigeria was colonized by the British, and English is the country's official language. Moreover, in a nation-state with hundreds of languages, the obvious rationale is that English will most likely reach the widest national audience and ensure a potential built-in, English-speaking audience abroad.

其實跟大眾普遍認知不同的是,奈及利亞電影大多以當地語言作為對白語言。雖然我無法從奈及利亞國家電影與影視審核委員會(Nigerian National Film and Video Censors Board)取得更近期的數據,但根據2011年的資料顯示,75%的奈及利亞出版品 [19]皆使用本國語言。而(大家期待能在國外引起迴響的)奈及利亞電影使用英語的原因,可以歸咎於歷史和實際因素:奈及利亞曾受英國殖民,英國的官方語言正是英語。而且在這個語言高達幾百種的國家裡,使用英文的原因明顯就是因為英文最有機會在國內接觸到最廣泛的觀眾群以及潛在觀眾--懂英語的外國觀影者。

奈及利亞作家Chika Unigwe在此分享為何語言有「形塑故事的力量 [20]」(the power to shape narratives):

Our ideas of beauty, of race, of civilization and so on are based on the narratives that were told of us by those with the power to shape and share those narratives, and they in turn have become the narratives that we tell ourselves of ourselves. Why would an Igbo child tell another that eating akpu [a popular food [21] eaten in southeast Nigeria] is bush? Or that eating with your fingers is bush? Or that speaking Igbo is bush? Why would an Igbo man come on Twitter — as someone did recently — and say what a pity it is that one of our Igbo leaders has an Igbo accent. It is because over the years, we have allowed — not always willingly, I must add — we have allowed others to calibrate what is ‘bush’ and what is not, what is desirable and what is not.

我們對美感、種族、文明等等的看法都是從過去聽到的故事建構起來。說故事的人有塑造故事、分享故事的力量,後來他們說什麼,我們就認為自己是什麼。伊博(igbo,西非種族)孩子為何會跟別人說吃發酵木薯(akpu,奈及利亞東南部盛行的食物 [21])很愚蠢(bush)?說用手吃飯很沒禮貌?說伊博語很低下?為何一個伊博人會上推特(Twitter)--就跟某人最近一樣--說「我們伊博領導人說話有伊博腔,真不幸啊!」這種話?就是因為過去這些年,我們允許別人定義什麼是「愚蠢」、什麼不愚蠢,由別人決定我們應該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在此須補充,這個「允許」未必總按照我們意願。

儘管各方看法不一,仍得感謝這次的奧斯卡除名事件,讓這場對話不僅止於《獅心家族企業》這部電影,而是擴展到語言的價值、奈及利亞的敘事方法--用各種語言進行詮釋。

目前官方尚未出現將奈及利亞英語指定為獨立語言的動作,不過這場討論風格、討論奈及利亞語言美學的文化辯論不會就此畫下句點。

最終,《獅心家族企業》的討論已超越奧斯卡獎,全球都開始關注這不平等的現象--在多語世界中,某些語言是否具有特殊意義?隨之產生的變革力量為何?這也是《獅心家族企業》這類創作存在的原因--利用藝術的優雅燃起複雜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