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以沒有普丁,但我們能不能沒有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俄羅斯政府所在地(照片來自 Flickr 用戶 Larry Koester/CC BY 2.0

對於俄羅斯迄今所受到的制裁,各界反應不一;俄羅斯政府及寡頭聲稱,西方根本是搞錯了方向。有跡象顯示,俄羅斯的經濟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但亦有分析師認為,西方制裁的力道,尚不足以讓戰爭結束,他們肯定還能多做點什麼來打擊俄羅斯的菁英們。可是,加重制裁力道能否讓這些菁英改變態度,或者促成普丁及其親信的倒臺,也頗令人懷疑。

吉恩夏普曾在《從獨裁到民主》一書中寫到:要想「毀掉」一個獨裁者,就得先奪去民眾對他的支持。但就俄羅斯而言,這個選項似乎遙不可及;因為──不論是真心支持、或是被動跟隨──普丁在群眾之中,都擁有極高的支持度。

但群眾起義並不是迫使高層進行權力轉移的唯一途徑。正如《獨裁者手冊》一書所言,掌握權勢的菁英們,一旦厭倦了原本支持的獨裁領袖,便可以叫他下臺走人、換人做做看。普丁的失勢,倒不必然會在俄羅斯社會引發劇變,但也許能讓俄烏之間的衝突緩和下來。

關於克里姆林宮正在進行權力改組的傳言甚囂塵上。然而,如果各方決意要將普丁所有的親信都納入制裁範圍,那麼這個選項就仍是遙不可及。想像一下:你和普丁關係密切,有機會策劃某種形式的政變;但你得負責收拾這場戰爭所留下的殘局,還得編出一套說辭、好安撫你拉下國內最孚眾望的政治人物所引發的不滿情緒。你大概無法指望外援──因為你很可能已經受到了嚴厲的制裁;你在倫敦的財產、遊艇,隨時可能會被沒收;甚至只要你踏上歐盟或者美國的土地,就可能被抓。你能確定,將普丁淘汰出局,就是你的救贖之道?

在這樣的代價底下,你只有兩種選擇──「與沉船共存亡」或「不穿救生衣就跳進大海」。在今日的俄羅斯,發牢騷的是大有人在,但願意冒險一試的人,即便有、也是少之又少。

想要在幾週之內,動搖三十年來、培育出這批菁英的社會結構,可能嗎?有沒有可能以外力達成?俄羅斯在可見的未來,不會有另一次革命;普丁終有一日會下臺,但取代他的人,在本質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普丁絕不會承認失敗,但或許在俄羅斯的社會菁英之中,會有人願意出來緩解當前情勢、把這場戰爭和其他的一切歸咎於現任總統。來自各方的制裁、以及外交上的壓力,也許能有效地促使俄羅斯改弦易轍,而不致讓全世界都捲入戰爭。但如果我們一概而論、將俄羅斯的菁英全都視為罪犯,誰還會願意承擔成為下任總統的重任?而他又會願意和西方對話嗎?

我不敢奢望俄羅斯的下一位領導人會是個親歐派,會尊重個人自由、甚至在乎自己的人民,但他應該要是個比普丁更願意與鄰國進行建設性對話的人。

我們無法將民主引進俄羅斯,這是俄羅斯人自己──在他們準備好了的時候──才能做的事。但我們至少可以盡量降低未來發生戰爭的風險,並且在重要議題上保持對話──不是和普丁、而是和俄羅斯的下任總統對話。比起斷絕往來、憑臆測行事,通過對話來尋求共識,應該會容易許多。


 

想要深入了解這個主題,請看我們的「烏克蘭危機」特別報導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