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海鳥為何愛吃塑膠?你也想來追根究柢?

小孩子喜歡大自然,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也充滿好奇,所以潛力無窮(攝影:Michał Karmelita/經許可使用)

我還小的時候,總是好奇:為什麼海鳥會去吃塑膠?很多人都看過那些照片,裡面的信天翁奄奄一息,因為牠們吃了太多的塑膠。但是,鳥類的視力明明就很好!為什麼還會去吃一些看起來就不像食物的東西呢?我決定要找出答案;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和你們聊聊我到底發現了什麼。

還是個小女孩的我,自己做了一些實驗:我拿不同的東西去餵鴨子和天鵝〔想看看牠們是不是可以分辨得出來〕──如果我給了燕麥,牠們會很快地吃掉;如果我把葉子丟進水裡,牠們也會馬上知道那不是食物、不可以吃。對於牠們來說,要分辨我丟進水裡的到底是燕麥還是胡蘿蔔,根本不用一秒鐘。那為什麼到了要辨認魚蝦或塑膠的時候,牠們這樣完美的視力卻偏偏派不上用場呢?

經過一番抽絲剝繭,大家才慢慢找到了答案。一開始,科學家發現海鳥〔在辨識不明物體的時候〕,不只會用到視覺、也會用到嗅覺;嗅覺不只可以幫助牠們導航、覓食,還可以讓牠們知道自己飛到了哪裡。幾年前,又有研究發現,海鳥會吃塑膠,不全然是因為塑膠看起來像食物,而是因為它連聞起來都像──原來,塑膠在海上漂流了一段時間之後,會開始釋放出一種特定的物質,叫做二甲硫醚,簡稱 DMS。

在潮間帶的滿潮線附近,經常可以見到塑膠廢棄物的蹤影(攝影:Michał Karmelita/經許可使用)

在塑膠廢棄物漂流入海之後,很快就會開始有一些微生物和小型動植物在上面附生,迅速形成一個自己的生態系統;而製造出了 DMS 的,正是這其中的某些生物。對於 DMS 的味道,你可能並不陌生──像我們在煮甘藍菜或海鮮的時候,廚房裡飄散的就是這種味道。不幸的是,在海鳥的覓食範圍之內(例如磷蝦很多的地方)到處都是 DMS;所以,對海鳥來說,這種硫化物的氣味就代表了食物;也因此,在牠們跟隨自己的嗅覺飛了許久、飢腸轆轆地來到一個滿是 DMS 氣味的地方之後,自然就很容易上當──牠們認定,聞起來像食物的東西,應該就是食物。而且,有時候牠們為了覓食得飛上很久;所以,一旦找到〔牠們認為有食物的地方〕,牠們多半也都已餓昏了頭、無法再多餓一秒了。

社區科學

所以,我們已經知道塑膠對動物有害,也知道我們應該找出對應之道──除了限制塑膠的生產和使用,我們也該盡力地去移除自然環境裡的這些人為污染。但要找到可行的辦法,我們得先知道海裡、海邊到底有多少塑膠,而它們又是怎麼去到那裡的。

波羅的海、格但斯克灣畔,格丁尼亞的海灘(攝影:Michał Karmelita/經許可使用)

不幸的是,要把這些小小的塑膠碎片一一找出,不但牽涉到許多精細的工作、也得有人來處理大量的資料──想把這些(大小不過 5─25mm 的)塑膠碎片給找出來,只是待在岸邊用眼睛看看是不夠的,得要有人把沙子細細篩過、逐一計算才行。這樣龐大的工作量,要單憑研究團隊的人手來完成,是不可能的;也因此「公民科學」──或者說「社區科學」──便顯得越加重要。

〔編按:我們平常所說的「塑膠微粒」,指的是直徑小於 5mm 的塑膠顆粒;而這裡所說的「塑膠碎片」,指的則是大於 5mm、而(依定義不同)直徑可達 10─25mm,稍稍大於「塑膠微粒」的塑膠顆粒〕

「公民科學」的概念,就是鼓勵未經訓練的社會大眾〔一起投入科學活動〕,來協助專業團隊達成他們的研究目標;這些民眾可以參與的任務也是相當多元,比方說:在美國航太總署的「特徵獵人」計畫中,他們就在資料分析方面幫了大忙;在「看見鬣蜥」的計畫裡,他們也在瀕危物種的數量統計中起到了作用;有時候,他們也會協助收集樣本──收集塑膠碎片的活動,便是這樣的例子。我總認為,如果可以從宏觀的角度去看事情、再搭配生活中的在地實踐,那麼便可以期待最好的結果──因為你在拯救地球的同時,也可以造福鄉里。我在我任職的科學中心負責推動這項有關塑膠碎片的公民科學計畫時,也是這樣想的。

公民科學的參與者是尋找塑膠碎片的重要助力(攝影:Michał Karmelita/經許可使用)

這項研究計畫是由位於索波特、隸屬波蘭科學院的海洋研究所擬定,並由(同屬三聯市都會區的)格丁尼亞科學實驗中心協助辦理;前者負責的部分主要是研究方法、資料分析及結果彙整;由後者所主導的,則是意識宣導、志工調度、實地指導、行程安排,以及到校宣講、長者宣傳等等。無論哪個機構,都是站在公益的角度、無償參與這項計畫;透過這項計畫所收集到的資料,也是以開源的方式向公眾分享──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可以取得這些資料,並且自由地運用。

獲得廣大迴響

這個「到海邊尋找塑膠碎片」的計畫,在當地民眾之中相當受到歡迎;僅在第一輪──始自 2021 年九月、終於今年七月,約莫一整個學年之久的時間裡──就有超過 500 名來自三聯市及鄰近地區的民眾報名參加,最小的不過兩歲、最年長的六十有餘。在 300 多次的行程之中,他們共計篩了超過 500 公升的沙子,就為了找出這些小小的塑膠顆粒;而正因為有了這些志工的貢獻,〔科學家們〕也才能夠對這些塑膠碎片的分布情形,有了更多的了解。

至於研究成果如何呢?我認為,最寶貴的收穫,還是看到民眾的態度因為參與了這個計畫而有所改變。比方說,15 歲的 Ola 便分享道:

 I think that for me a turning point was finding artificial, acrylic… nail in the sand. A plastic nail, can you imagine that ?!–  It's hard to find a more useless invention, something we don't really need, something we use because we find our own nails… too natural or something. And then we go to the beach, such a plastic, artificial nail will fall into the sand, and then some seagull or tern will mistake it for food and die because of it. It made me think a lot.

我覺得,對我來說,真正改變了我的,是我在沙子裡找到一片壓克力做的⋯⋯假指甲的時候。塑膠指甲欸!誰想得到?!真的很難找到比這更廢的發明了,我們沒有這個也不會怎樣,還是說我們想要用這個,只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指甲⋯⋯太天然了還是怎樣。然後我們去海邊玩,這片塑膠做的假指甲就掉進沙子裡;可能會有海鷗或燕鷗以為它是可以吃的東西,然後因為這樣就死掉了。這真的讓我想了很多。

不過,這些志工也不全是波蘭人;也有許多來自西班牙、法國和土耳其等國家的年輕志工,是透過(歐盟執委會旗下的)歐洲團結中心,參與了科學實驗中心的這項公民科學計畫。來自西班牙的 Eva 也分享了她的親身體驗:

As a citizen science project it doesn’t require very complicated materials or methods, you can find everything you need to use at home and it’s accessible to anyone, even if you don’t like science! You can participate with your family, your friends or even alone. It just takes around an hour, in which you can also see the beach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an the usual one: observing the sand composition, the biodiversity present or jus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ound of the sea. For me it was a way to be more aware of the amount of mesoplastic we could find in the beach 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they can cause, making me to think twice when I buy or I’m going to throw away any plastic bag or packing.

這是一個公民科學計畫,不需要特殊的器材、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你在家裡就可以找齊所有的東西;大家都可以參加,就算你對科學不感興趣也沒關係!你可以一個人來,也可以帶著家人、朋友一起。整個過程大概就一個小時;在這個小時裡,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這片沙灘:觀察沙粒的組成,感受生態之美,或者就好好靜下心來、聽聽海浪的聲音。對我來說,參與這個計畫讓我意識到,沙灘上竟然有這麼多的塑膠碎片,也讓我對它們可能帶來的問題,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後我在購買塑膠袋或丟棄塑膠包裝的時候,真的會再多想一下。

來自法國的 Emilie 也說:

I would say that collecting mesoplastics is not only useful but also fun to do. It's like going on a treasure hunt, while helping science!

我覺得尋找塑膠碎片的活動不但很有意義、過程也很好玩。就像在玩尋寶遊戲的同時,也為科學做了點貢獻!

但這個計畫的收穫,還不只在環保意識的提升。根據分析,在這些志工所找到的塑膠碎片之中,並沒有拋棄式吸管、免洗餐具或者免洗杯的蹤影。這意味著什麼?這表示歐盟執委會在 2021 年所頒布的禁塑令,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因為此前的研究發現,在日常垃圾之中,這類塑膠用品的佔比依然很高;但現在,卻一點也沒有它們的蹤影了。

那麼,接下來呢?首先,我們可以把這個計畫繼續下去。如果你也想加入這個公民科學計畫,可以聯繫格丁尼亞科學實驗中心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