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f · 一月, 2007

最新文章 dreamf 來自 一月, 2007

印度: 寫部落格的猴子–主流媒體對部落客的不友善

一份主流報紙中附帶著一篇漫畫,似乎暗示部落客只不過是會打字的猴子,對此Marketing Practice以消費者產製內容媒介(Consumer Generated Media)的觀點,評論了這篇漫畫,「將部落客描繪成猴子,這種意象的另一面也揭露了主流媒體的傲慢:這些編輯認為他們比讀者還要優越?」

22 一月 2007

海珊的幽靈

原文: The Ghost of Saddam Hussain作者: Salam Adil譯者: dreamf校對: Portnoy 巴西漫畫家 Latuff描繪輿論對處決海珊的反動 對於海珊遭處決,每個人,以及,他們的,阿姨,似乎都寫了自己的加上其他人對海珊遭到處決的看法。 不過我們現在需要一些分析,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些粗淺的整理,希望能呈現伊拉克部落客的意見,不用多說,這篇文章是有立場,但我這篇文章的讀者能將自己的意見張貼在下面的回應區中,但是首先… 如果你還沒看過其他文章,請先看這裡。 Baghdad Connect針對這項處決與死刑,做出極精彩的分析。 如果你想知道海珊處決過程中,沒有呈現在CNN影片裡的情形,請到直接將這些紀錄放上部落格的Riverbend那兒去觀賞,她將影片中海珊和目擊者之間的屈辱言談自己翻譯了出來,並加上個人意見: 作為世界上最進步的國家之一,美國竟未協助重建伊拉克,他們沒有幫忙建立一部像樣的憲法,不過倒的確對私設的法庭和私刑相當友善—一項會以美國在伊拉克最大的成就而留名青史的私刑。所以,接下來輪到誰?誰來為因開戰、家園遭佔據而犧牲的數十萬受害者負責、被處決? Konfused Kid也將伊拉克內戰的情形獨特的描繪了出來,他講述了他一位朋友的故事,他的這名朋友在宗教派系殺手的掃蕩中存活下來,才得以說出這個故事,必讀。 繼續展示意見 如果有人回顧部落客如何報導消滅Zarqawi事件(譯按:扎卡維,藏匿於伊拉克的恐怖組織領導人,在一次美軍與伊拉克的聯合空襲中遭炸死),並與海珊遭處決的方式比較,會相當驚訝。在該事件中人們彷彿只有一種情緒,就是喜悅。這次的情緒反應顯然有很大的落差,一邊是政治部落客,另一邊則是其他人,在Iraq the Model部落客Mohammed、英國部落客Eye-Raki、與非政治部落客少女HNK之間的對話中,可看見這深化的對立: Mohammed:對於海珊的絞刑,伊拉克境外的人會有兩種評論,就如同人們對他的生命,以及他的統治有不同看法,但是在伊拉克這裡,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只有一種感覺,就是正義獲得伸張,那些在哀悼他的人只是依然活在過去的某些人,而他們在伊拉克是沒有未來的。 Eye Raki則說:我想,人們對這項處決的回應會是,這是為所應為。至於為處決海珊感到憤怒的那些人,可能是那些支持、資助恐怖主義、或自己就是恐怖份子的人,這些認為這是未經合法審判、或海珊是合法統治者的傻子,他們對海珊的記憶還不夠長久。 HNK則反駁:我想我錯了,從我開始經營這個部落格的第一年開始,我的想法就改變了,我當時認為每件事都會好轉、都會讓我們能夠接受,但我的朋友,我錯了,我錯的實在太離譜了。當我說海珊對我而言不代表任何意義的時候,我就錯了;當我說我覺得海珊是個壞人時,我就錯了…從現在開始,我將不會說任何他的壞話,因為我不知道海珊是好是壞。但我知道在海珊之後、進入伊拉克的人是邪惡的,甚至比惡魔還壞,海珊還比他們好… 嗯,HNK並非來自伊拉克境外,不過Eye...

6 一月 2007

非洲:這就是非洲

原文鏈接:Africa: this is Africa作者:Ndesanjo Macha翻譯:dreamf校稿:Portnoy Joshua Wanyama是「非洲之路」(African Path)的部落客,這回他以「十個思考『這就是非洲』的方式」為題撰文:新年開始了,不同趨勢正在非洲形成,這些趨勢可能受全球化、民主提昇、或社會崩潰所影響,所以我整理出一張我自己對非洲思想的清單。 1.國際援助正在嚴重損害非洲。說到援助,已經有很多人談過這個議題,擁護者顯然認為它能幫助國家脫離貧窮的枷鎖,讓它們的情況好轉,但我倒覺得,國際援助創造出援助者的自滿,讓一些努力工作的人民變得必須依賴援助才能過活。不管一個民族何時需要援助,創新往往會使這個民族重新站起來,現在援助的問題在於,雖然各國遊說的技巧改善了,卻也扼殺了創新。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固定的答案,讓我們拿到錢、暫時解決問題,然後繼續生活,民族國家因而不斷制訂出能吸引援助國資金投入的政 策與規則,反而不想依靠自己。 從贈送的立足點來看,當我們不斷將我們的失敗、依賴傳承給下一代,這產生一個很大的危機,如果我們不學會自力更生、解決自己的問題,不管是心理上的、精神 上的、情感上的或甚至生理上的,讓年輕的非洲成長到成熟期,我們永遠都會陷在貧窮的困境裡。 2.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懂得如何管理,並要求更好的領導者。2006年10月,有10個非洲國家舉行總統大選,大多事務都很平和,過去三年裡,和平、基於憲法的多黨派公投在這8個國家中都已經實踐,這8個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Algeria)、蒲隆地(Burundi,譯按:位於中非)、中非共和國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查德(Chad)、民主剛果(Congo-Kinshasa)、埃及(Egypt)、肯亞(Kenya)以及烏干達 (Uganda)。儘管如此,只有當這些國家產生政權轉移,情況才會有進展。奈及利亞憲法禁止Obasanjo競選第三任總統,2007年的權力移轉將是判斷該國成熟到什麼程度的重要尺標。 3.以同樣的標準衡量,我們仍在犯很多我們以前就犯過的明顯錯誤。奈及利亞十二月的輸油管爆炸案只是其中一個案例,這起爆炸案在近十年都會拖累整個國家,其他的悲劇也一樣,讓這個問題繼續存在,實在是個恥辱。 4.索馬利亞上個月一直佔據新聞頭條,很多人擔心現在的情況會讓這塊「非洲之角」(譯按:指索馬利亞)更不穩定。在衣索比亞涉入衝突後,情形變的更加複雜,就只因為衣索比亞已經拿下摩加迪休(Mogadishu 索馬利亞首都)與奇斯馬約(Kismayo,索馬利亞境內派系軍閥),但這還不能保證勝利,如果衣索比亞在對抗看不見的敵人時鬆懈下來,我很怕我們會變成另一個伊拉克。美國在2003年迅速艘掃平伊拉克,但他們都還深陷泥淖,美軍死傷總人數高達3000人,而這個不得安寧的國家到現在都還沒有穩定的跡象,一場長期耗損的游擊戰會讓情勢更糟,如果情況變的跟伊拉克一樣,衣索比亞也沒有足夠資源來維持和平。 5.許多國家正陷入動亂,內戰與內部衝突浮上檯面,辛巴威是唯一遇到動亂,但未引發戰爭的國家,不過穆加比(Robert Mugabe,譯按:辛巴威總統)摧毀了國內經濟,將辛巴威帶向貧窮的谷底,要想回復到之前的秩序,辛巴威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在短短的24年間,穆加比已經讓所有辛巴威人民都不知何謂希望,長此以往,遲早會有事情發生,你折彎一根木棍時,不可能不弄斷它,我們等著看局勢會如何發展。 6.我們想要有好領導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再教育。貪污和獨裁政權已經剝奪了非洲發展的機會,目前、或下一代接班人必須變得更可靠,想讓這件事成真,我們需要評判領導者表現的新系統,也需要一套能限制所有領導者權力、讓他們得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憲法。 大多時候,領導者透過「消音」與控制資訊流的手段,來掩飾他們管理政府不當的事實,然後人民就被以鎮壓的手段統治,好像民主沒多少條路可走。那麼該如何讓領導者更可靠?能藉由教導告訴市民,他們聲音的權力有多大,由下往上地改善領導者與生活水準。 7.不過是在非洲的教育還是發展層面,網路將持續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政府提供民眾更方便上網的服務、更快的連結速度,網路會更重要。根據全球網路統計資料(Internet World Statistics.),約有三千兩百八十萬名非洲民眾使用網路,在2000年到2006年間,使用者成長率更高達626%,數據將會持續成長,成長率可能會比現在的626%還高。 8.當網路讓做生意變的更容易,企業更不會在非洲登記、設廠,屆時非洲國家能分食到的餅就會更小。因為非洲的嚴格管制與稅務,在海外運作企業反而比較節省成本,除非情形改變,不然這些企業註冊的國將從稅收中持續獲利,非洲則會消失在全球商業景觀之外。確保商業運作順暢、在註冊程序上降低管制、稅金及信用要求等,將是增加非洲生意機會的要點。 9.非洲的利潤與投資將持續成長。隨中國與印度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水漲船高,非洲正以未開發市場、天然資源供應者的角色讓製造業獲利,美國總統布希在2005年訪問非洲,對幾個主要石油供應國猛獻殷勤;2006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來了,他為了促進雙邊貿易而訪問了幾個非洲國家。這只是趨勢的開端,之前已經將營運地點搬出祖國的許多大企業,將開始投資非洲境內較廉價的製造業市場,非洲政府能否發展各種系統來行銷以及吸引這些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將益加重要。 10.隨非洲受到越來越多關愛,新殖民主義將會復甦。當發展機會逐漸清晰可見,渴求市場的企業與資本紛紛進駐,到時這些國家在讓步情形下簽約後,才發現它們自己處於不利的困境,包括天然與經濟資源在內的所有資源將被豪奪殆盡。非洲如能發展屬於自己的生產與運輸建設時,將會獲益良多,並得以和全球各大強權相抗逢,高瞻遠矚也是必要的。不然,從一樁合約中賺得五年溫飽,五年後卻讓一個國家片瓦不存、毫無價值,也絕不是非洲之福。我們需要更好的道路、醫療照料機構、再生能源、食物產量、和更健全的土地保護計畫。我們能從這些關注中,獲得最重要的資源應該是教育,目前高薪職位與科技工作等工作機會正流向亞洲、東歐、南美,我們必須開始加入人才競爭市場,這才是長遠之道。為了迎接西方國家將他們的勞工生產線外包,中國建立了自己的製造業,然後才有西方國家公司將工作外包給能降低成本的中國。現在中國正在建立自己的公司品牌,加入全球市場的競逐之列。與其以一紙低賤的合約來換取境內天然資源的大量出口,還不如讓我們進口創造產品的專業知識(know...

6 一月 2007

新加坡: 2006年新加坡的新媒體政治

原文: Singapore: The politics of Singapore’s new media in 2006作者: Preetam Rai譯者: dreamf Gerald Giam(透過theory.isthereason.com)觀察了新加坡2006年的新媒體與市民新聞發展的重點,他指出,「政府對網路管制的『輕輕碰觸』,可能是使許多新加坡民眾敢於在部落格、播客及影音播送等媒體中,討論、並推進政治邊界的原因之一。」 Gerald Giam指出,2006年是新加坡新媒體與市民新聞發展的標竿年,「政府對網路管制的『輕輕碰觸』,可能是使許多新加坡民眾敢於在部落格、播客(podcast)及影音播送(vodcast)等媒體中,討論、並推進政治邊界的原因之一。」 其實隨便一篇文章都能發現,新加坡過去有太多新媒體在發展,然而這篇文章將點出新加坡幾個較具代表性的事件,當然這些事件是由充斥新媒體發展的現象所驅動。 選舉播客與影音播送 在五月大選的那個禮拜,資訊、傳播與藝術部長(Senior Minister of State f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Balaji Sadasivan宣布禁止具明顯政治目的的播客與影音播送,這項改變很明顯是要回應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3 一月 2007

黎巴嫩: 海珊與黎巴嫩政治

原文鏈接:Lebanon: Saddam Hussein and Lebanese Politics作者:Moussa Bashir翻譯:dreamf校稿:Portnoy 2006年的最後一週並不只是歡慶假日而已,還有反政府的抗爭、伊拉克前領導人海珊的絞刑,以及中東的政治局勢。我們先從非政治的事件開始吧。 Dove's Eyes View 關注環境問題,她認為,布希政府最明顯的疏失,就是無視於全球暖化的危險,儘管布希政府計畫保護北極熊,她指出,這代表著布希政府從無視氣候變遷的後果,到承認這個現象的轉折。 Layal也表達了一個拒絕離開黎巴嫩的黎國年輕人心聲,儘管現今黎巴嫩政治動盪、而她的高中與大學同學都旅居海外。 海珊的絞刑也讓許多還在度假的部落客回到部落圈,接下來的言論只是評論這個議題意見的樣本,Pierre Tristam以非常強烈的批判語氣評論海珊的絞刑,他批評了美軍入侵伊拉克的「伊拉克自由計畫」(Operation Iraqi Freedom)與布希政權在中東的政策: 在週六晨曦暗殺海珊這整起事件是毫無正義的,它甚至無法使這位獨裁者感受到正義:在光天化日、毫無畏懼、不被質疑的環境下,執行 一項廣為人知的處決。因為處決者已經很難從被處決者身上,分辨出他們自己到底和被處決者有什麼不同,不只是因為他們的臉孔被面罩掩蓋住,更是因為他們處決 的動機和未來的計畫。同時,這項處決也只不過是近兩年前美國劇本中一個場景的實現,成為布希政權為了戰略、在伊拉克能順利施行政策,而培植出另一個替代品 的代表作。 Sophia也以相同的態度評論海珊的絞刑: 海珊被處決會被世人牢記,但不是因為海珊所犯過的罪行與他對伊拉克人民施行過的暴政,而是因為這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實行的骯髒政治手段… 海珊被審判不代表尊嚴與正義回到伊拉克,而是代表只要任何一個中東國家領袖不服從美國,就可能會有這種下場的例子… Dr. Victorino以此理解海珊遭處決的含意,也就是必須聽從以色列官員的指示,Marxist from Lebanon也加入批評處決海珊的時機與方式。而一如中東政治局勢,黎巴嫩當地政治領域的議題也成為一些部落格討論的對象。 [ j...

3 一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