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 五月, 2007

最新文章 Leonard 來自 五月, 2007

智利:地震與後續浪潮

  8 五月 2007

校對:mountaineer 智利乃地震之鄉。近幾個月來,艾森大區(Aysén)每日出現小型地層活動,四月下旬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造成一片峽灣崩潰沒入海中,大浪襲擊小城Puerto Tortuga,造成嚴重損傷。 許多人批評政府因應不當,例如Copihues Rojos[ES]提到: 當局還在討論這算是滿潮、海嘯或只是較高的海水面,好似對於失去屋舍、親友與牲畜的人而言,這些名詞有多麼重要,總統視察當地後,右派立即抨擊她不該前往,但假若她沒去,右派還是會批評,重點在於解決地震造成的問題,並且避免可能的後續效應,我們必須回想,兩年前北部山區也曾發生強震,震垮西班牙殖民時代興建的老教堂與遺跡等,至今尚未重建。 自1985年智利中部地震後,Capitán Tricolor[ES]便擔任救災志工,他提到艾森大區情況時,想起地層活動從元月起便相當頻繁,他指出國家突發狀況辦公室(Onemi)[ES]曾在三月發表報告,建議疏散當地居民,認為可能有芮氏規模6的地震將造成損害,他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建議: 艾森大區情況不同,國家突發狀況辦公室指出,自元月起影響當地的地層活動與火山有關,海底火山錐正在生成,也注意到海水溫度上升造成海洋動物死亡,上週他們也記錄到強震導致山崩。 截至目前為止,已造成三人死亡、七人失蹤。 El Morrocotudo[ES]提到在艾森大區的外籍人士對此事件的印象:Steve and Rhonda Wilson為居住於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傳教士,英國籍女子Jen則與男友居住於Coyahique。 智利政府的圖書館、檔案庫暨博物館部(Dibam)[ES]內,提供有關當地地震史的資訊與相片,智利大學[ES]的地震學服務單位[ES]則提供每月完整地震報告。

瓜地馬拉:作家以部落格為轉機

  7 五月 2007

校對:Justin 瓜地馬拉民眾喜歡買啤酒和雜誌,而不願意買書;除了西班牙語,社會上還有好幾種語言同時流通;很多人都是文盲;這些都是本地作家所面臨的挑戰。瓜地馬拉的書籍不是免稅品,孩童很少讀書,連指定教材都無意閱讀,更何況是以文學做為未來職業。多數作者在瓜地馬拉難以出書,要因此賺到錢更難,作家通常也是有書寫習慣的記者、分析員、工程師等,很少人從事全職寫作,而且多數作家在本地都沒沒無聞。 不過許多作家後來發現,透過部落格,他們有機會表達看法、分享作品,並提高民眾對詩歌及短篇故事的興趣。 其中又以詩歌為相關部落格先鋒,Bicicleta[ES]的Pablo Bromo自2005年開始經營部落格,其他書寫部落格的作家包括Marré v. Marré[ES]的Alejandro Marré、revolver[ES]的Alan Mills、Palabras Mayores的Gerardo Sandoval、Tercer Perfil[ES]的Arnoldo Gálvez等。小說家Ronald Flores甚至買下了自己名字的網址[ES],甚中不只有小說作品,還有文學批評、雜感與外國書籍評論。 在部落格Buscando a Syd[ES]中,每週四都能讀到瓜地馬拉成功青年作家Maurice Echeverría的專欄。 Claudia Navas除了經營部落格Ordinaria Locura[ES],也活躍於集體部落格Panoptico Literario[ES];Wingston González[ES]在個人部落格ALFILER[ES]之外,也剛啟動一項名為LIBROS MINIMOS[ES]的計畫,結合評論與電子書,讓許多作家兼部落客能分享自己的作品,也能在附屬部落格裡相互評論。 重點在於,人們運用部落格技術與空間推廣文化,不僅吸引年輕讀者,也能將自己的想法向全世界發聲,他們至少都曾出版一本著作,也曾獲多項文學獎與書獎,利用部落圈散播作品、開放所有人批評指教,也在瓜地馬拉建構自由新文化,並透過部落格讓世界知道他們心中的話。

(短訊)烏克蘭:在野黨向總統妥協

  4 五月 2007

Mark MacKinnon提及烏克蘭最新政治發展:「政治對立目前已停歇,總統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在這場持久戰中擊敗對手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總理),上個月政府爆發賄賂醜聞後,尤申科決定解散國會重新選舉,引發兩人與雙方陣營間的衝突,不過兩人已達成協議,今日宣布將於不久後舉行國會大選。」

尼泊爾:部落客成立協會

  4 五月 2007

校對:Justin 4月21日星期六,24名尼泊爾部落客群聚首都加德滿都,討論成立尼泊爾部落客協會(BLOGAN),希望推廣與保護當地部落格,在這個喜馬拉雅小國內,部落格還未大為風行。 尼泊爾長期經營的部落格不到300個,不過無論從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國王賈南德拉(Gyanendra)嚴控媒體,或是去年4月人民運動重建民主法治,部落格都扮演重要角色,讓人們更有熱情拓展部落圈。 相片由Jiten World提供 部落客發表的文章也反映出這種熱情,認為這是歷史性的聚會,Mero Sansar以「尼泊爾部落客歷史性會議」為題,張貼相片與影片;Deepak’s Diary則讚揚會議海納百川: 今天舉行尼泊爾部落客第四次會議,由各方面看來皆為歷史性聚會,不僅出席人數創記錄(共24人,其中女性6名,噢,我沒有性別偏見的意思!),而且成員廣泛,包括18歲的Deelip Khanal、尼泊爾普查部前秘書長Buddhi Narayan Shrestha、代表賤民階級(Dalit)的Rajendra Biswakarma、穆斯林Mohammad Tajim、積極關注特萊地區的Salik Shah等,部落客的共同特質讓我們共聚於此,重大時刻正在發生,你看見了嗎? 會議中亦成立工作委員會,許多與會者都毛遂自薦,最終決定主席為Ujjwal Acharya,成員包括KP Dhungana、Ghanshyam Ojha、Deepak Adhikari、Ram Prasad Dahal、Bishnu Dhakal、Rajendra Biswokarma、Avinashi Paudel、Mohd Tajim、Tapas Barsimha Thapa及Umesh Shrestha。 席間亦決定出版有關部落格的書籍,不僅提升大眾意識,也要推廣部落格,NepaliVoices裡寫道: 今天還達成出版書籍的決議,KP Dhungana將負責協調相關工作,在場所有人都同意提供各種協助,部落客將以英文或尼泊爾文書籍相關經驗。 雖然所有與會的部落客同意設立協會有其需要,但部分人士還在考慮是否有必要向政府登記,Dedicated to Daniel Pearl反對登記,害怕會因此失去部落客所享受的自由: 我們真的需要登記才能進行這些任務嗎?我害怕如此不僅會喪失原有自由,還會列入非政府組織名單中,這份名單內的團體向來以榨取社會資源而惡名遠播,…我要強調的是,難道我們不能只做部落客?非得成立組織不可? Kathmandu Speaks則主張成立協會,無論登記與否,每位部落客都贊成BLOGAN該舉行研討會,並每年獎勵最佳部落格,尼泊爾部落圈似乎正形成一股力量。

沙烏地阿拉伯:熱門部落格遭封鎖

  4 五月 2007

  包括Muhammad Basheer與Amaar均報導,「半島對話」是個廣受阿拉伯年輕人歡迎的部落格與討論區,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卻決定封鎖該網站,讓當地用戶不得其問入。 「半島對話」的回應則是「感謝沙烏地阿拉伯!」,諷刺的是,此事竟然發生在世界媒體自由日,他們質疑的是,封鎖事件究竟是政府對抗部落客的新戰爭,抑或只是無心之過?他們也指出,阿拉伯各國政府其實企圖用不同方法打壓部落客。

(短訊)巴哈馬:在野黨勝選

  3 五月 2007

巴哈馬5月2日舉行大選,在等待結果公布時,部落格「巴哈馬博學者」拋出了定期政黨輪替的想法:「我國無論是政治人物、公務員或負責法治的司法體系,都像白蟻一樣,會侵蝕我國根基,所以讓他們乖乖聽話的最好辦法,就是每五年讓政府落敗一次」。Nicolette Bethel則更新消息:執政黨敗選。

(短訊)埃及:釋放莫南行動

  3 五月 2007

正當各國在慶祝世界媒體自由日,埃及記者兼部落客莫南(Abdel Monem Mahmoud)卻仍在獄中,因為他先前報導政府虐囚,並譴責政府將平民送往軍法法庭審判,於是遭到囚禁。 全球各地有些部落客與社運人士因此發起釋放莫南行動,他們在郵件聲明中寫道:「我們不能放任埃及政府壓制莫南的聲音,我們必須讓埃及政府明白,當他們把一名部落客丟入大牢,非但無法扼殺他的聲音,反而讓聲音更大!」

(短訊)瓜地馬拉:認養孩童新法規

  2 五月 2007

外國人士領養瓜地馬拉孩童的情況相當普遍,全國近1%的孩童皆由美國家庭收養,部落格「關於瓜地馬拉」(About Guatemala)提及現象背後的成因,以及政府採取何種作為,希望讓整個制度能夠更為健全。

馬爾地夫:警方遭質疑虐殺民眾

  1 五月 2007

校對:Portnoy 馬爾地夫警方虐待遭拘留者最近又再度成為焦點,4月15日早上,民眾於首都馬列(Male)海邊發現一具身上多處傷痕的屍體,經調查證明死者是名為Hussain Solah的年輕男性,死前幾天曾遭警方拘留,雖然警方宣稱於4月13日便已釋放他,但其間都沒有人再見到他,他在那幾天也未曾與親友聯絡。 數千人因此走上街頭抗議,他們認為這是警察犯下的另一起謀殺案,但抗議群眾後來也遭到警方菁英部隊毆打,英國前警方監察員則強烈譴責此事。 馬爾地夫民主黨主席Mohamed Nasheed亦遭警察痛毆並逮捕,他獲釋後便前往海外就醫。 死者家屬希望能解剖屍體,以驗明真正死亡原因,但警方原本卻企圖盡速掩埋屍體,後來警察建議由斯里蘭卡專家在馬爾地夫進行驗屍,但由於國內缺乏相關設備,家屬也拒絕接受警方的安排,最後政府才同意家屬要求,將遺體送往他國解剖。 警察先前表示,屍體外表上看不出明顯傷痕,但目擊的數百人都否認此種說法,一名關心此案的醫師在MaldivesHealth部落格上發文指出,最初檢查遺體的醫師拒絕簽署下葬同意書,堅持應送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事實是,最先檢視遺體的醫師拒絕簽署報告,堅持應送往IGMH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死者生前受傷情況,面對龐大壓力,這位醫師的態度相當值得讚揚,這也是正確的決定。 我國醫師一方面因未獲許可,故並未驗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員缺乏相關技術,就像是各位也不會讓牙醫割盲腸對吧? Maldives Today感嘆對此謀殺案,大眾反應卻相當冷淡,並對比2003年9月曾有名囚犯遭安全人員在獄中殺害後,社會曾因抗議而引發暴動事件,今昔確實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