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 十二月, 2007

最新文章 Leonard 來自 十二月, 2007

何來符合伊斯蘭教義的豬肉?

  12 十二月 2007

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一樣,都禁止信徒食用豬肉,但當傳言指出,市面上出現了符合伊斯蘭教的豬肉產品時,到底是怎麼回事?以下是人們在巴林一個網路論壇上對此事的看法。 圖片提供:SubZero Blue 居住於科威特的黎巴嫩部落客Mark對此事只有一句評論: 是嗎?我可不相信。 他的評論引來20篇回應,Mark所經營的這個網路論壇還有其他回應,其中一位讀者表示: 還真是矛盾呀。 從Mark的部落格上得知此事後,突尼西亞部落客SubZero Blue不禁想知道,還有什麼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食品: 真是特別,澳洲人居然能製造出符合伊斯蘭教義的豬肉,豬肉本應是全世界最不可能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食品,這還真是神奇,讓人忍不住想知道還有什麼符合伊斯蘭教義的特殊食品。 巴林另一個阿拉伯文的網路論壇Bahrain Online中,也提及此事: 上圖的圖說寫著:這是市面上出現符合伊斯蘭教義宰殺與處理的豬肉。 有些人相信真的有這種產品,不過也有些人很快提出另一種「合理」解釋。 部落客Free Writer便屬於後者,他認為: 照片中「符合伊斯蘭教義」字樣顯然是張貼紙,一定是有人刻意拿了貼在豬肉上照相,或可能是偽造,因為這張貼紙貼在其他英文標示上,總之公布這張照片的人一定是太閒沒事做。 Araby也認為: 我相信那只是一張人們亂貼的貼紙,不必太在意這件事,任何伊斯蘭委員會都不可能許可豬肉符合教義,因為食用豬肉是不可接受的重罪。 不過也有另一名讀者感嘆: 這種產品出口至巴林等部分波斯灣國家,政府未盡監督之責,酒類和和禁售肉品都公開在巴林販售。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對:nairobi

全球之聲一週間 1202-1208

8 十二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本週在全球之聲,有多則關於外交動向與變化的消息。澳洲不久前舉行國會大選,工黨終於擊敗自由黨,為執政超過十年以上的總理霍華德(John Howard)劃下句點,再次為澳洲帶來政黨輪替,部分中國民眾提出他們的觀點,多數人認為有助於中澳兩國的關係,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但新任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在外交政策方面,確實與霍華德大異其趣,包括支持京都議定書、要求撤兵伊拉克等等,而這些態度,也與美國共和黨政府相左。隨著西班牙總理阿茲納(Jose Maria Aznar)於2004年敗選,英國總理布萊爾(Tony Blair)今年交棒布朗(Gordon Brown),霍華德也於年終退場,過往國際社會最支持美國反恐政策的領袖,都已離開職務,讓這項政策也顯得更無以為繼,陸克文的勝選,開啟了澳洲政治新時代,或許也為美式反恐結束了一個時代。 委內瑞拉與伊朗總統因為反美立場一致,讓兩國關係日益密切,兩人也先後走進聯合國大會批評美國政策,但仍有許多人批評他們只是利益共同體,相近的理念只有迫害民主、壓迫自由與侵犯基本人權;外交是否該為經濟利益服務,或應該以特定信念為準則,就好像理念與現實孰輕孰重般難有定論,不過就哥斯大黎加與中國建交而言,經濟顯然是項重要考量,至少在國是訪問行程中,總是離不開經濟、投資、稅賦優惠等關鍵字。 除了外交,各國內部社會問題也同樣引起部落客關心,韓國三星公司發生政商賄賂醜聞,無論事件內容、企業態度與案情發展都在韓國國內廣受討論;日本校園霸凌現象就官方數據而言,似乎有每況愈下的趨勢,這項敏感問題其實普遍發生於世界各地學校之中,媒體也不時出現校園暴力相關報導,但政府政策大多缺乏具體效果;埃及一位部落客記錄童年幾個不同的人物與經歷,最後懷疑這類的簡單小人物故事怎麼能改變我們整個世界,但其實無論能否改善世界,這些故事均已具體而微地,反映出某些社會文化現象。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

哥斯大黎加:中國來了

  6 十二月 2007

在盛大軍禮歡迎[ES]之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哥斯大黎加總統阿里亞斯(Oscar Arias)訪問中國,有些人或許覺得這幅畫面相當諷刺,Fusil de Chispas部落格提供了相關影片與照片。 然而這項新政治與商務關係背後意涵何在?為何哥斯大黎加決定放棄與台灣一甲子的邦誼,轉而投向亞洲商務大國,中國的懷抱?News Star部落格的Roy Rojas提及這項改變帶來的部分利益,部分人士認為,這項轉變對哥國好處多多,因為無論在經濟力與國際地位上,台灣都無法與中國等量齊觀,不過在中美洲地區,哥斯大黎加也是唯一與中國建交的國家[ES]。 自建交之後,哥中兩國往來益加頻繁,Tiquicia指出,一群中國代表已由姜恩柱率團訪問哥斯大黎加四天,其間拜會國會議長Francisco Antonio Pacheco及外交部長Bruno Stagno。 國際間也有部落格提及此次重要的訪問中國行程,區域部落格Nicaragua Hoy[ES]在首頁上便寫到此事,並張貼阿里亞斯的發言逐字稿,其中指出: 對中國企業而言,哥斯大黎加市場極具吸引力,除了人民教育水準與勞工素質優良之外,未來產品出口至美國,還可能有免課稅優惠。 阿里亞斯所指稱的免課稅優惠,就是最近藉公投通過的與美國自由貿易協定。 訪問行程一開始,兩國領袖便宣布將簽定合約,哥斯大黎加將出口總值1.5億美元的蝦子至中國,之後中國企業也將投資數百萬美元至哥國興建煉油廠,而觀察亞太地區的西語系部落格Actualidad也提及中國將在哥國投資發展行動電話技術[ES]。 原文作者:Roy Rojas 校對:Portnoy

全球之聲:誠徵執行長

全球之聲新董事會最近開會,決定聘請執行長一名,各位也許不相信,全球之聲已正式營運近三年,但至今沒有一位正式代表組織的人物,也沒有任何全職員工,隨著組織規模與工作範圍不斷擴張,我們決定需要一位執行長,負責整合與帶領全球之聲的募款、管理與公關工作。 這也許是個極具挑戰的任務,但有了對的人,便能為全球之聲再創新高峰,職務內容與需求描述如下,請盡量將此消息散佈出去,讓全球之聲能獲得最大的幫助。 —— 全球之聲誠徵執行長一名,負責管理全球之聲、發聲、倡議行動等計畫,以及帶領支持這些計畫的社群,全球之聲為一跨國網路組織,由全球各大洲超過百名有給職及志工人員共同努力,執行長需具備多項專業與個人技能,以協助各項計畫發揮最大潛能,成為國際網路公民媒體社群標竿。 執行長的職責如下: 管理全球之聲各項計畫,包括領導各小組負責人、翻譯群組、倡議行動與發聲計畫。 草擬與管理組織營運經費。 負責募款,包括申請獎助金與提高資金網絡。 與各基金會與企業夥伴維持良好互動與關係,以增加募款基礎。 組織財政管理。 與董事會、顧問群、有給職人員及志工保持聯絡與互動。 管理全球之聲各計畫的公關/媒體關係。 時常旅行各地,代表全球之聲出席各項活動。 理想的執行長特質包括: 優秀領導才能 具跨文化、跨語言團隊管理經驗 具營利或非營利組織募款經驗 與主流媒體及記者互動經驗 深知部落格、播客、影像部落格等公民媒體 具管理逾百萬美元經費經驗 具策略計畫經驗,曾在媒體或非營利組織工作者佳 良好獨立工作與執行能力 為與全球之聲團隊充分合作,我們更希望應徵者具備以下特質: 具跨國工作與生活經驗,或曾密集往來於已開發國家 積極參與網路媒體與部落格 流利的英語及至少另一種語言能力 具多元、跨文化環境工作經驗 應徵者需對全球之聲價值與目標充滿熱情,與頗具經驗的編輯及作者群共事,一同將各地聲音散播至世界,執行長無居住地區限制,因為全球之聲並無設立辦公室或總部,但需要大量跨國旅行工作,應徵者需擁有寬頻網路連線,並習慣與網路組織合作,歡迎非北美或歐洲地區者應徵,也歡迎已參與全球之聲者應徵。 意者請來信附履歷寄至 edjob@globalvoicesonline.org 截止日為12月7日。

伊朗與委內瑞拉的親密關係

  4 十二月 2007

上個月,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再度訪問伊朗,這是他在兩年內第四度舊地重遊,兩國也簽署更多經濟協議,他與伊朗總統阿曼尼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均表示「景仰」對方,前者給予伊朗政府種種支持,後者則稱伊朗是查維茲的第二故鄉。 「社會主義」總統查維茲竟然與伊朗維持良好關係,去年多數伊朗左派學生與部落格對此提出批評,因為過去伊朗曾處決數千名社會主義武裝份子。 伊朗知名部落客Jomhour與澳洲作家兼部落客Anthony Loewenstein都寫到兩國總統的友誼,知名漫畫家兼部落客Nikahang則畫出以上圖畫。 什麼和平?哪來安全? Jomhour表示[Fa],阿曼尼內賈德與查維茲會晤後宣示:「我們已擁有為所有國家拓展和平與安全的計畫。」 他寫道: 如此說來,我們可真要重新定義和平與安全這兩個詞了!當他們為自己國家的國民帶來問題與危險時,如何能讓其他國家獲得和平與安全?…在這兩國內,詞語的意義都與舊時不同,當阿曼尼內賈德大聲宣告伊朗擁有絕對自由,其他國家將享受和平與安全,聽來真是個大笑話。 Jomhour認為,查維茲為委內瑞拉製造民主與自由問題,伊朗政府也侵犯基本人權,並不時壓迫社運人士。 「丟臉」 Anthony Loewenstein表示: 我今年六月造訪伊朗時,注意到拉美左派與伊朗政府出現變態的關係,國際間左派人士卻大多沉默,不願批評查維茲與伊朗相擁取暖。 我的記者朋友Rodrigo Acuna對此的看法是:「委內瑞拉身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與另一會員國伊朗建立政治與貿易關係或許很自然,但查維茲去年九月竟頒贈『解放者勳章』給阿曼尼內賈德,這是委內瑞拉對來訪貴賓的最高榮譽,此事不僅令人尷尬,更令人感覺可恥。」 他也認為,「在國際左派勢力的忠誠支持者眼中,查維茲不可能犯錯,他們的字典裡根本沒有『矛盾』與『不一致』等詞語」。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Portnoy

全球之聲一週間 1125-1201

1 十二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人們無不冀望和平的來臨,就連舉行奧運,也同樣希望各國能運動競賽代替兵戎相見,畢竟一旦發動戰爭,平民百姓總是受苦難的一方。過往在沒有選舉的時代,民眾若希望改朝換代以求取更美好的生活,多數時候只能以武力推翻在位者,將另一套領導班子搬上枱面,現在透過選舉,無論選舉是行禮如儀的橡皮圖章毫無意義,或是真實反映出輿論心意,至少都期望讓政權和平轉移,但可惜事與願違,在部分國家/地區之內,選舉結果彷彿只是另一場衝突的引爆點。 例如科索沃(科索夫),儘管成為聯合國保護領地多年,眼見遠在亞洲、另一個保護領地東帝汶早已獨立建國,雖然東帝汶仍有動亂,但至少已獲得國際認同,反觀科索沃至今妾身未明,縱然選舉在即,但各界對選舉後的未來情勢預估並不樂觀,也有些人預言,科索沃會引發另一波骨牌效應,激發東歐其他地區的獨立聲勢,例如喬治亞附近的阿布哈茲及南奧塞梯等,牽動更多混亂局面。順帶一提,喬治亞總統已於11月下旬辭職下台,該國將提前舉辦總統大選,未來勢必還有一段動盪不安時期。 而在黎巴嫩,伴隨總統大選而來的也不是和平,這個國家同樣長久紛擾不斷,多年以來與敘利亞的糾葛難分難解,直到兩三年以前,敘利亞都還有軍隊駐紮黎國境內,這兩年才撤除;黎巴嫩真主黨去年夏天與以色列激烈交火數月,也造成南部斷垣殘壁;恐怖攻擊爆炸案也屢屢出現,使得人心惶惶,故面對總統選舉到來,人們依然毫無信心,畢竟在這個社會中,還有許多隔閡無法化解。而談到隔閡,往往也是和平的一大阻礙,巴林內部便常出現以方言區隔彼此的現象,束縛著社會自由流動的空間。除了社會流動,網路的自由穿梭,也是今日全球進步動力,不過目前仍有部分國家選擇封鎖他國網站,造就封閉世界的假象,讓人難以呼吸自由氛圍。 本週在全球之聲也有些其他消息,日本民眾討論薄酒萊紅酒風潮是否已退燒,是否該讓這種紅酒隨著泡沫經濟與經濟衰退告終一同退場,這種紅酒近幾年也因為市場行銷與媒體炒作,在台灣好似引起一股熱潮,未來又能持續多久則尚不清楚;而哈薩克本地自製電影票房頗佳,似乎為當地電影業帶來一絲希望,或許未來當我們再談到哈薩克與電影時,不會只有關於《芭樂特》的印象。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