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 九月, 2007

最新文章 Leonard 來自 九月, 2007

瓜地馬拉:大選逼近

  5 九月 2007

瓜地馬拉在九月總是陰雨綿綿,全國也在這個月以遊行與公民發聲慶祝獨立紀念日,今年九月則格外重要,因為9月9日將舉行總統、國會與地方三合一選舉,許多部落客各以不同觀點看待大選或候選人。 他國人士通常能提供不同角度的大選評析,Gringologue在名為「瓜地馬拉選舉第一章」的文章裡指出: 隨著大選日漸逼近,各項議題也愈來愈誇張,每天都有更多口號、競選歌曲與政治黑暗面浮現,每次選舉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醜聞,而且會隨著選戰激烈愈來愈多。 最近有各種醜聞揭露,包括候選人與毒販及犯罪組織往來、觸法卻逍遙法外等,更引發外界非議,而政府為穩定社會安全採取的「mano dura」政策同樣讓人議論紛紛,因為提議人是位過去軍事衝突時代的軍方將領,當時便造成大規模屠殺。 Huhnapu E Ixbalanque在名為「毫無干係」的文章中表示: 雖然在法院裡必須遵守無罪推定論,但對於企圖成為國家道德準則的人而言,我們不能因此法則而不檢視他過去的作為。 除了競選活動之外,連鼓勵民眾前往投票的宣傳口號也令人側目,例如寫著「投票給罪犯者亦為罪犯」[ES]等,Carpe Diem便形容此次選舉…: 完全是為防堵與犯罪組織或毒品走私集團掛勾的候選人當選。 Blog Ordinaria Locura則在「MACHISTAS Y MIEDOSOS」的文章中,猛烈炮轟不該用性別歧視語彙攻擊總統候選人之妻或女性候選人: 自選戰開打以來,各種骯髒伎倆紛紛出籠,我覺得性別和選舉根本無關,但很快滿街都會充滿沙文的垃圾語言,…他們嘲弄每位參與瓜地馬拉政壇的女性。 Un chapin desde el Japón在「在瓜地馬拉的選舉」[ES]一文中,論及缺乏投票參考資訊的窘境: 我希望各政黨網站除了列載候選人資料外,也附上競選團隊的檔案與工作計畫,並且要以西班牙文等國內各種通用語言呈現,我知道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上網與使用電腦,但至少讓人能夠下載、列印並散發出去,讓資訊盡可能廣為流傳,無論在哪個民主國家,讓人民知道愈少愈好的心態極其危險。 城市裡現在滿是無數海報與標語,但有些部落客認為要找到有關候選人的嚴肅政見或正確資訊,根本是緣木求魚。 Herbert Toaspern在「唉…這些議員」[ES]一文中,便清楚點出選舉宣傳疲弱的問題: 人們未來若想起這場選舉,只記得好像一齣真人實境秀(reality show),節目中每個人唱著歌,手上都拿著「投票給我!」的海報。 瓜地馬拉民眾其實抱著期待心情面對這場選舉,對於歷史經緯萬端的瓜國而言,投票日將是錯綜複雜的一天,有些人擔心會失控,氣象預報亦指當天天氣不佳,下雨肯定會打消許多選民的投票意願,希望這次我們能向世界證明我國的民主,也期盼大選隔天能在部落格公布好消息。 原文作者:Renata Avila 校對:Justin

秘魯:震出國家機會

  4 九月 2007

秘魯發生大地震後,有些部落客持續追究援助為何憑空消失,以及媒體報導為何充斥情緒性言辭,其他部落客則為,這場災難也讓民眾有機會反省自身與民選官員,藉以真正落實改革,避免憾事重演,Web-ad-ass的Gonzalo del Rosario認為,有些電視台根本是以情緒性報導為自己宣傳[ES]: 電視、廣播和所有主流媒體充斥南部民眾死訊的特別報導,我真不想成為其中一部分,稱他們為「傳播媒體」對他們真是太沉重,我認為這些媒體從不在意這些消息,如果媒體所在的首都利馬(Lima)內,未曾親身感受7.5級的地震,他們就永遠不關心這些訊息。如果看到有人真心關心此事當然很好,不過也有些投機份子只想吸引注意,當他們拍到的死者愈多,收視率就愈高。 也有些人對災難時刻所提供的協助不足感到罪惡,開始反省,Globalizado的Juan Arellano便提出尖銳問題[ES]: 實情是,無論是媒體、部落格與一般民眾都在說相同的事,別有用心的計畫當然會有負面影響,但我們除了空談,究竟做了什麼?我們是否刻意讓人拍照突顯自己有幫忙?聽起來很不錯嗎?各位是否仍在溫暖家中發表文章,而真正擔心的人卻痛苦猶如受災戶? José Chlimper最近在Correo Peru撰寫文章[ES],批評地方政府貪腐無能,他指出:「地震只是更突顯這項事實、更加悲慘、更容易讓媒體採訪」;Gran Combo Club則針對該文回應[ES],同意地震也是個機會。 回應:這些想法皆與向前看相關,我認為改革「全國民防部」(INDECI)並非必要,這些機構更重要的是仰仗著一群不斷精進、有能力的成員,但一切只有減少政治人物影響才能辦到,我不贊成創設「防災部」等新部門,我們要的不是更多無法運作的政府機關,而是整修既有單位。這是我的意見,或許在這充滿煽動言論的時刻,新建議更顯可貴。 Juan Arellano也延續這項思維,探討秘魯的機會與全民的角色[ES]: 無可否認,這場地震就像催化劑,揭露出國家重大問題。我們一直忽視長久存在的弊病,官員各依其自能力或利益去面對問題。身為讀者/旁觀者,應能看出其差異,可是我們能一起努力嗎? Gran Combo Club則提及政治人物對於災後援助消失的責任[ES]: 他們竊取援款,他們與Callao地區的駕駛或Victoria地區的政府達成協議(請見Kolumna Okupa[ES]),但那些缺乏遠見、造成公務機關積弱、盜取大筆援款的大人物,卻從未因此下台,就政治角度而言,這種現象並不令人意外,我國政治人物就是如此,特別擅長癱瘓公家單位,是總統賈西亞(Alan García)讓國家落得這般田地。2001年的Arequipa震災救援成果較佳,當時還留下部分有能力的單位處理災難,但賈西亞搞砸了一切,各地都曾發生援助苦等不至的情況,阿根廷洪水時如此,1970年秘魯Callejón de Huaylas地區震災亦如此,當援款已遭盜光,自然不可能到來,我們不能再這樣姑息靜默了。 本文英文版由Eduardo Avila譯自西班牙文。 原文作者:Juan Arellano 校對:nairobi

印尼:兒童綁架勒贖

  3 九月 2007

印尼民眾都不清楚,究竟歹徒綁架孩童的動機為何,但類似案件在印尼卻愈來愈多,近期最受注目的案例,莫過於經過九天綁架後,4歲的幼稚園女童Raisya獲釋。 因為Raisya是印尼青年實業家社團主席Ali Said之女,讓她比其他遭綁孩童獲得更多媒體與政府關注,連總統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也聲明希望歹徒盡快釋放小女孩。 許多學校已加強維護安全,以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但也有些學校認為防範措施已足,Cheetezz指出: 雖然輿論普遍要求校方更加重視校園安全,部分私立學校堅稱已採取適當措施保護學童,毋需另外加強。 例如位於Kelapa Gading的北雅加達國際學校便表示,已擁有全面性的安全防護設施。 校方指稱已派助教隨校車接送學童返家。但該校交通負責人Ibu Ish也表示,學校不負責搭乘私家車回家的學童安全:「如果是由司機載送上下學的學童,必須由家長負責其安全」,而學校已將所有私家車司機的身份列冊,並要求家長聘用新司機時必須通報校方。 另一所貴族學校是甘地紀念國際學校,校長Ashok Pal Singh表示該校已擁有全面性安全設施,但也為頻傳的綁架案進一步加強安全:「學校當然不該是堡壘,但安全確實是本校第一考量,若無安全,我們該如何給予良好教育?所以校內所有位置都在監控範圍內。」 根據《雅加達郵報》報導,歹徒向Raisya的家屬索求1.5億至7億印尼盾(約1.6萬至7.4萬美元)的贖金,值得注意的是,綁票案主嫌是教授Raisya《可蘭經》的教師之夫,故女童與他相當熟識。 原文作者:A. Fatih Syuhud 校對:FoolFitz

千里達與托巴哥:首都水患

  3 九月 2007

原文作者:Nicholas Laughlin 8月31日晚間至9月1日,六號熱帶性低氣壓行經大西洋與加勒比海南部,在格瑞那達、千里達與托巴哥等島嶼降下豪雨,造成水災、土崩、樹倒,部分建築物亦有損害,Francomenz在8月31日的一、二、三篇文章裡陸續更新當地情況。 「四指與一姆指」的作者Attillah Springer在Flickr上以tillahwillah為名張貼照片,9月1日早晨時,他身處於千里達與托巴哥首都西班牙港,拍攝許多市區積水數英寸的照片: (圖說)2007年9月1日,西班牙港市區內,千里達與托巴哥中央銀行外的聖文森街。 (圖說)2007年9月1日,西班牙港市區內,獨立廣場南側,Springer說這個廣場原名「海事廣場」,照水災情況看來,應該要恢復舊名比較貼切。 (圖說)2007年9月1日,西班牙港市區內,「小心,施工中」的標誌遭大水沖倒,Springer說,西班牙港究竟是施工中?還是退步中? 9月1日清晨,政府將天氣型態定為「熱帶暴雨」,隔天昇高為「颶風」,今年第二號颶風菲利克斯剛經過阿魯巴島、波內赫島與庫拉索島北部,現正朝貝里斯及宏都拉斯而去。

0827-0902 全球之聲一週間

3 九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民主與言論自由一直是全球部落客所關注的話題,本週各地也傳出相關消息,在肯亞,新法案要求記者在出庭時,必須拋棄匿名原則,向司法人員揭露消息來源身份,引發社會輿論與記者不滿,不過在爭議聲中,國會依然通過此法案,只待總統簽署後公告生效;中國警方則派出網路虛擬警察,在國內各家入口網站上巡邏,提醒使用者不得在網上出現非法行為,儘管卡通警察造型可愛,外界仍質疑如此形同箝制與監控網上言論。 埃及部落客則走入時間脈絡,回顧歷史事件,也省思過去幾年民主受侵害的問題,擔心隨著政權由父傳子,國內對言論自由的迫害只會變本加厲;全球之聲亦訪問澳洲作家,談談他與各地部落客交流溝通的經驗,以及部落格對於全球民主有何影響與改變,作家也指出,當西方人真正走進伊朗,真正與伊朗部落客接觸往來,便會知道西方政府與媒體如何長期醜化伊朗形象,而部落格正是扭轉刻板印象最直接、最真誠的管道;全球之聲也試圖破除網路審查的障礙,提供各種工具與教學,讓受阻的部落客得以使用匿名發表或其他方式,持續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 各地近來天災頻仍,秘魯南部先前遭逢重大地震,各界紛紛伸出援手,部落客也透過照片,讓世人看見災民在困頓中變通的智慧;加勒比海多國歷經颶風迪恩來襲,牙買加政府因此宣布國會選舉延期,招致各界抨擊決策另有政治動機與目的;希臘的山林大火持續延燒,部落客除批判政府無能,也懷疑無論是颶風抑或森林火災,一切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為導致的氣候變遷惡果? 部落格內亦有美好事物,英國的嘉年華會五彩繽紛、文化多元,讓人們不分國籍與國界,同樣能感受到節慶的歡娛氣息!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

部落格與全球民主

  2 九月 2007

Antony Loewenstein是名來自雪梨的自由記者、作家與部落客,他正在撰寫的作品名為《民主與部落格》,近日也造訪古巴、埃及、伊朗、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及中國與部落客會面。 問:能否介紹您自己與您的新書? 我是個來自澳洲的記者兼作家,一直以來都對部落格挑戰主流媒體的議題有興趣,為什麼比起一般民眾,這些自稱為「專家」的人能獲得更多敬重?多年以來,我看到許多新聞從業人士認為自己只是在為掌權菁英宣傳,而非真正在挑戰現狀,但部落格便能達到此一目標。 我的上一本著作名為《叩問以色列》,內容與以色列及巴勒斯坦有關,也因此讓我對許多國家內的聲音深深著迷,尤其在有些國家,過去只有國營媒體一種聲音。其實撰寫以巴議題讓人身心俱疲,接到仇恨郵件與死亡威脅已是家常便飯,所以我很想提筆關注其他主題。 我的新書預計於2008年下半年出版,內容與高壓政權下的網路發展相關,也關注網路如何改變世界上各種論辯、西方跨國企業如何協助政府審查網路,以及人們如何挑戰西方世界對其他地區的刻板印象,我已前往古巴、埃及、伊朗、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及中國,與當地作家、部落客、政治人物、異議份子、網路麻煩製造者對話。 最受妖魔化的國家 問:您曾赴伊朗與部落客對談,有何新體認?有何驚喜? 伊朗大概是此刻世上最受妖魔化的國家,我到伊朗之前,以為當地人民會充滿恐懼,也以為人們不敢表達真實心意,雖然有些時候確實如此,但我也遇到許多部落客積極對抗政府及其錯亂的社會政策,這些人或許只是少數,但西方媒體多數時候只把伊朗人描述成宗教基本教義派份子。 我遇到許多部落客都很西化、充滿都會特質、心思縝密、無神論,他們常使用網路、飲酒、抽煙、喜歡嘻哈文化、擁抱自由派思想,當然也有許多伊朗人完全相反,我聽說有些伊斯蘭教長正積極與Qom地區的保守派部落客合作,宣傳他們的思想,伊朗社會複雜程度遠超乎我想像。 伊朗的網路審查每下愈況,我在英國《衛報》上的文章便討論相關議題,與我對話的多數部落客都認為是挑戰,但當「青少年」、「公雞」、「亞洲」、「女性」等字眼時常遭封鎖,便顯示網路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挑戰獨裁統治。 基本表意管道 問:您如何看待伊朗部落格圈對社會的影響? 很難說,網路社群在伊朗確實龐大,據估計目前共有百萬個伊朗部落格,但他們真能影響社會嗎?我相信如此,我見到部分主要報紙討論部落格文章,連最保守派的媒體都引用其中段落;伊斯蘭教長意識到部落格不只是一時風潮,將會長遠發展,我所遇到的部分伊朗女性表示,部落格是唯一能表達對政府迫害人民自由的管道,藉此抒發對服裝、行為等規範的不滿。 部落格無意揭竿革命,但已在當地燃成一片猛烈的火焰,當年輕人希望參與世界運作,而國營媒體總將任何問題歸咎於美國、以色列與猶太人,部落格將會繼續成為他們表意的基本管道。 問:您也曾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對當地的部落格圈看法如何?與伊朗之間有何可供比較之處嗎? 就許多角度而言,伊朗都比沙烏地阿拉伯自由許多,沙國相當保守,女性不得開車、不得在商店工作,我身為西方人,根本不可能與當地女性談話,但在網路方面,沙國並未囚禁部落客,網路審查也比伊朗少,我在《衛報》上的文章也有相關討論。 我與Saudi Jeans等多名部落客會面,他說對於國內政治改革牛步感到失望,伊朗部落格發展超越沙烏地阿拉伯,也與社會較密切結合,不過伊朗政府部門的動作依然非常緩慢。 受威脅的民主 問:部落格是否有助民主? 無論在西方或非西方世界,全球民主確實遭受威脅,在英國、美國、澳洲等地,政府不顧輿論觀感出兵伊拉克,也忽視民意堅持繼續駐軍,未來幾年也可能背離民心向伊朗宣戰,這不是民主,而是以強硬外交政策包裝的獨裁主義。 部落格確實讓政局走向民主,並讓「一般」民眾有機會參與其中,在澳洲,各主要政黨為了即將而來的大選,都積極運用網路。 在伊朗、中國與埃及等地,網路正威脅非民主政府所實行的規則,許多部落客也為挑戰警方暴行付出極大代價,部落格本身無法帶來民主,但肯定能讓更多人參與民主進程,只有緊握權力不放的人才會認為部落格是件壞事。 問:對於全球之聲該如何更有效為不同社群搭起橋樑,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全球之聲在傳遞世界訊息方面已很成功,當我們閱讀巴勒斯坦、斐濟、伊拉克等地部落客的文章,讓我們更了解其他人們,我希望未來全球之聲能更進一步,協助貧國人民接觸網路與發聲,對於能夠每天使用網路的我們而言,這是不能規避的責任。 美國駐伊朗牆面照片由Antony Lowenstein所攝。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dreamf

玻利維亞:部落客聚會

  1 九月 2007

9月1日這天,來自玻利維亞全國的部落客與少數海外部落客將群聚於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參與第一屆Bloguiviano[ES]年會,這場聚會讓曾透過部落格或電郵合作的人們有機會見面,並討論部落客身處地區的各種議題。 這場會議由Mundo Al Revés[ES]與CEPAD[ES]主辦,籌辦委員會成員包括Vania Balderrama[ES]、Jessica Olivares[ES]、José Andres Sanchez[ES]、Renzo Colanzi[ES]、Pablo Carbone[ES]、Sebastian Molina[ES]與María Escándalo[ES]。 當天議程[ES]包括「部落格與文學」、「部落格與政治」、「部落格與新聞」、「部落格與網絡」等,Miguel Esquirol[ES]亦將以社群網站Blogs Bolivia[ES]代表身分,簡報玻利維亞部落格圈的現況,Hugo Miranda及Mario Duran則將報告El Alto的玻利維亞之聲計畫。 Bloguivianos網站上全天也將有Hugo Miranda的現場部落格報導。 為確保全國各地部落客都有機會出席,玻利維亞之聲獲得全球之聲「發聲」計畫贊助,提供兩個名額的獎助金[ES],讓El Alto地區的Willmar Pimentel[ES]與Cristina Quisbert[ES]兩人能夠與會。 原文作者:Eduardo Av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