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來自 Transparency and Technology Network
敘利亞:Ushahidi平台追蹤抗爭情況
「敘利亞革命地圖」是另一項使用Ushahidi平台的新案例,依據民眾提供的抗爭地點、安全巡邏區域、危險場所、衝突消息、集會公告,呈現敘利亞國內各地持續抗議的動態,據報導,已有六名抗議民眾在達拉地區(Daraa)喪命,還有數十人遭逮捕。網站主要使用阿拉伯文(以及部分英文和法文),開放民眾透過電子郵件、Twitter或表格通報訊息;網站亦提供民眾登記,可隨時獲知某一地點方圓20公里(12英里)內的通報消息。
巴西:「透明科技計畫」檢視2010選舉
許多試圖利用線上科技促進政治透明與責信的計畫正在巴西開展中,目標是2010年十月的總統選舉。全球之聲作者Manuella Ribeiro為我們介紹其中最有動能的計畫。
巴西:民眾自力追求清廉選舉
教師要求學生高呼候選人姓名,公務員因未替長官助選而遭懲戒,用鋅板屋頂交換選票,個人資料公然的大批賣給競選陣營,批評競選違法行為者亦收到死亡威脅。
埃及:運用科技揭發員警施暴
由於埃及實施緊急法,讓個人權利遭到限縮,也讓安全人員獲得無限權力,能非法逮捕、偵訊與迫害任何看法不同的民眾,警方施暴或虐待大多能逍遙法外,但埃及部落客與熟悉科技的年輕人並不想對現況束手無策。
資訊透明科技網絡,三號報告
資訊透明科技網絡標記與分析36項案例研究時,通常是依據地理位置分類,主要是因為研究員及分析員進入團隊時,職責即為瞭解所在區域內,有哪些促進資訊透明及責任政治的科技計畫;
中東/北非:資訊透明仍待進步
「國際透明組織」的「貪腐觀感指數」顯示,中東與北非絕大多數國家表現很差,對於關心民間社會及治理的人士及組織(包括推動資訊透明及責信的單位),政府採取高壓及敵視政策,
印度:用臉書監管交通違規
將於德里舉辦的大英國協運動會預計會為這座城市帶來:運動員、觀光客,還有沒那麼讓人興奮的交通阻塞。德里交通警察局(DTP)為了監管路況,已經開始使用臉書來幫助他們蒐集交通違規的資訊。
資訊透明科技網絡,二號報告
在資訊透明科技網絡計畫網站上,我們已收集30項科技計畫,都致力於推動資訊透明、政治責任與公民參與,但我們尚未明確定義每項概念,亦未詳述這些計畫如何帶動良好治理與健全社會。
蘇丹:網路選舉監督計畫經驗
在蘇丹2010年總統大選前夕,筆者為資訊透明科技網絡專案訪問Fareed Zein,他領導公民選舉監督計畫Sudan Vote Monitor,Fareed Zein希望藉由這項計畫,讓蘇丹二十多年來初次民主選舉更加透明,
資訊透明科技網絡,一號報告
上個月,《經濟學人》雜誌刊登一則實用報導,介紹政府、技客與社運人士如何合作,讓政治變得更透明、民選官員更能向人民負責、民眾更加投入政策與論辯,為突顯這個現象,雜誌向讀者介紹位於美國華府的「陽光基金會」(Sunlight Foundation)、
蘇丹:資通訊科技有成功機會?
全球之聲2009年12月的報導「昨日錯誤、明日智慧」中,作者Aparna Ray指出,許多科技促進發展的計畫總是「虎頭蛇尾」;《金融時報》近期報導表示,世界銀行曾撥款數百萬美元,打算在蘇丹南部首府Juba提供電腦及網路使用,最終也不了了之。
「資訊透明科技網絡」正式成立
網路科技讓政府掌握前所未見的能力,能夠監控人民的通訊、網路活動,甚至是手機麥克風,但網路也讓人民獲得新的工具和技術,能要求民選官員負責、促進政府資訊透明,並推動更多元、更廣泛的公民參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