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文化
蒙特內哥羅:年輕歌手獻聲反戰,唱出孩子們的心聲
這首反戰歌曲和相關影片,是由 Vijesti 傳媒所發布,旨在鼓勵各界投入援助烏克蘭的人道行動。
俄羅斯:反戰人士逃離鐵腕
他們擔心著自己的未來、關閉的國門、往後的生計;但多半還是為留在家鄉的親朋好友感到憂心──對於迫害的恐懼,仍在眾人的心頭縈繞不去。
金馬獎:香港禁片在台大放異彩
北京抵制金馬獎,反為香港獨立電影打入國際市場起到助攻之效
博卡拉:又見禿鷹
儘管南亞的禿鷹數量有所下降,但隨著法規日趨周延、加之以當地社群的努力,在尼泊爾境內,這瀕危的食腐動物似是復育有望。
藝界人士以「三指禮」對緬甸反政變抗爭進行聲援
當我們相遇、舉起三指,便知道抗爭未息、希望仍在。
中國下架著名盜版網站:只因侵權,抑或另有意圖?
網友臆測本次關站事件與習近平抵制「西方文化價值」的意識形態戰有關
泰國數位藝術家筆下的常民處境與民主追求
現在該是我們起來反抗,為自己、也為以後的世代,爭取一個光明未來的時候了。
孟加拉獨立影人鏡頭下的疫情
全球之聲訪問了孟加拉電影公司Tong-Ghor Talkies共同創辦人Zuairijah Mou,該公司於2020年11月釋出了一系列以Covid-19疫情為脈絡的短片。
《瑪法達》之父與世長辭
經典漫畫人物瑪法達成為「反抗現實、但也對未來保持信念」的共同象徵
白俄羅斯詩人反思故鄉發生的動盪:「這是一個分裂國家中的游擊行動」
詩人Valzhyna Mort表示:過去幾個月來我們看到最大的弱點是,政府對其人民所知甚少。
以刺繡紀錄白俄羅斯示威的藝術家
白俄羅斯藝術家Rufina Bazlova以傳統白俄羅斯刺繡描繪抗議場景,從遙遠的布拉格向故鄉的示威活動致敬。
在推特上講述黑人歷史的巴西作家
Ale Santos因為在推特上紀錄了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及事件成為網路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