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 2007

報導 關於 藝術與文化 來自 八月, 2007

伊朗:美國部落客在「打倒美國」的土地上

View from Iran 一直是很吸引我的一個部落格。這位在伊朗的美國部落客在down with America 書寫她的日常經驗。這位美國部落客Tori Egherman現在已離開伊朗。她和她的丈夫最近剛出版一本關於他們四年來居住在伊朗經驗的圖文集。我和她談到她的部落格、書以及在伊朗的真實及虛擬生活。 問: 請介紹你自己、你的部落格及書 過去四年,我住伊朗時我發現我需要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認同。線上,我化身為書寫部落格 View from Iran 和Mideast Youth美 國部落客 Esther Herman。對其他人來說,我還是Tori Egherman。我的丈夫和我在德黑蘭住了將近四年的時間,在那裡我們為日復一日的議題掙扎著,經營小生意的問題和更認識他的家人(他長大後的時間都在 荷蘭和美國,在我們到德黑蘭之前,他已經有22年沒有見到大多數的家人。) 我們的部落格一開始只是和家人和朋友溝通的方式,然後很快的變成一個較為公共的論壇。我們的書,<<伊朗:從這裡的觀點>>是一本文集以及我和Kamran 在伊朗的期間所拍下的照片。照片訴說著我們在伊朗經驗的故事和呈現難以想像的伊朗。Kamran和我對伊朗日常生活的公眾觀點感興趣。許多書處理了歷史上的伊朗、伊朗之美以及種族的伊朗。我們的書則是關注日復一日的伊朗。(點擊這裡可以看到本書的Flash介紹)。 「一個陌生人在德黑蘭」 問:作為一個美國人,居住在以「打倒美國」作為國家口號的伊朗有什麼感想? 身為在伊朗的美國人,讓我覺得不舒服的經驗屈指可數。我所遇到的伊朗人是那樣的有禮貌和親切。我所到的每個地方人們對於見到美國人感到興 奮。在我居住在伊朗的期間,我遇到各行各業的伊朗人:從宗教的、世俗的到革命的,以及在此其中的每種行業。有次我遇到一個嚇我的人。當我告訴Kamran 那個人嚇我,他說「那個人啊?!」那個人嚇每個人,不因為你是美國人而嚇你,所以不必擔心。 有次我和丈夫以及一位英國友人到Bandar Abbas,那是伊朗靠近波斯灣的一個阿拉伯區域。我跟我的丈夫及友人Kate說:我不會告訴任何人我是美國人。在美國攻擊伊拉後的混亂持續著,這令我對...

22 八月 2007

巴勒斯坦:人民慶賀艾倫強斯頓獲釋

本週我們將以Taghreed Abeaed這位女士的悲劇故事開始,她死於加薩走廊南部和埃及的交界的拉法赫(Rafah)邊境。Dew訴說著這個故事: 一位31歲的巴勒斯坦婦人在滯留於埃及境內與加薩邊境超過20天後過世。這位貧窮的婦人(也是五個孩子的母親)為癌症所苦,由於加薩缺乏適當的醫療技術,而前往埃及就醫。她的雙親及家人訴諸輿論力量,才能將她的遺體帶回,舉辦莊嚴的葬禮。 超過六千名滯留在埃及的巴勒斯坦人,在超過攝氏四十度的酷熱氣候之下等著回家和家人團聚。有些人手頭上根本沒有多的錢,一位巴勒斯坦父親只好賣掉他為孩子買的禮物去支付住宿的費用。另一位巴勒斯坦人用光了身上的錢,只好在咖啡店消磨晚上的時間,或是到處遊蕩找尋合適的地方閉上眼睛 休息,即使是幾個小時也好。 對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來說,旅行是件愉快的事,但在加薩,這是令人苦惱、恐懼和痛苦。 但本週有一則來自加薩的好消息 。BBC駐加薩記者艾倫強斯頓遭綁架獲釋,很快的有許多文章關於此事。Samaher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欣喜之情: 遭拘禁成為武裝伊斯蘭 (Army of Islam)人質的艾倫強斯頓終於獲釋。在他遭綁架的期間,加薩的街頭發起了各式的請願活動。巴勒斯坦的記者也為他發起許多請願活動。在此事件中讓人感到 前所未有的羞恥。就連小孩也知道綁架記者向世人傳達出的加薩訊息破壞了巴勒斯坦和巴勒斯坦人的形象。我不多去深入談論事件發生的原因、細節、後果和重要 性,我只想要向艾倫獲釋說聲恭喜。首先,因為他是我們的訪客,他是在加薩從事採訪工作的記者。其次,他得到釋放將有助修正在他遭綁架後,巴勒斯坦被世人描 繪的錯誤醜陋形象。 在加薩的Dew也感到高興: 今早醒來就聽見這個好消息…總算,在115天的綁架之後。艾倫強斯頓重獲自由 :)…「我很高興被釋放了」是他對媒體所講的第一句話。這個可憐人不抱持一點他會被釋放的希望… 我剛看到艾倫離開加薩返回英國的新聞,他說他要放個長假,之後可能考慮再回到加薩…我個人不覺得他會再回來 ;)… 釋放艾倫背後進行的協商細節尚未公布,也許稍後會公布,但重要的是艾倫的臉上如今帶著淺淺的微笑,走在回家的路上,期待見到他的家人和朋友 艾倫,你的夢想最終會實現…保重和再見 ;) 部落客們在在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之間 (Meanwhile in Palestine and Iraq) 報導艾倫離開加薩走廊前所說的話:...

19 八月 2007

黎巴嫩:新教令廢止伊斯蘭教傳統罪刑

黎巴嫩部落格圈的討論話題五花八門,從規範女性如何與黎巴嫩男性應對、到Lamia的姓名涵義,最後還提到黎巴嫩什葉派最高領袖頒佈教令(fatwa),廢除可憎的家庭名譽罪(honor killings)。 如何與黎巴嫩男性應對 今天第一篇文章的主題是男女關係。部落客Lebanon Reporter在貝魯特(Beirut)得知,原來黎巴嫩女性得學習一套規範,以了解與黎拉嫩男性的相處之道,避免造成男性誤會: 在貝魯特眼目所及的街頭女子似乎眼睛都長在頭頂上,不過她們並非自大傲慢,而是必須裝成趾高氣昂,若不表現出那種公主般不可一世的樣子,她們行事所往將處處受阻,甚至讓男性誤會,想入非非。 討厭的無聊男子前來搭訕時,妳該如何是好? 面露厭惡。挑著眉毛、一臉懷疑、哈欠連連,盡量善用臉部表情向對方表達:「你很白目」。 裝忙。假裝閱讀,或表示妳一定得立刻穿過人潮洶湧的街道,告訴他妳在等男朋友之類的,但千萬別說妳已婚,無聊男子會誤以為妳想趁老公不在時,跟眼前這位陌生男子來點刺激的。 置之不理。「妳叫什麼名字?」、「你是哪裡人?」這些問題似乎無關痛癢,不過妳一旦回答了,就很難脫身。 把周遭當作妳的地盤,表現怡然自信,不要和男子四目相交。 千萬不要面帶笑容。 藝術與神話 Einmal-Ist-Keinmal 在部落格放了一幅「Lamia」半裸的美麗畫作,Lamia是阿拉伯世界常見的名字,這名部落客分別說明Lamia在希臘神話及阿拉伯世界所代表的寓意,兩種解釋截然不同: 希臘神話:Lamia是一名心懷恨意,滿腦子想復仇的母親,親生骨肉夭折後,藉由吃掉別人小孩以達心理平衡。 阿拉伯語:Lamia意指有著美麗暗色雙唇的女孩;美妙櫻桃小嘴;暗黑堅硬的利矛;粗壯茂盛的樹木。 宗教信仰 文末,Human Province寫了一篇文章,內容有關黎巴嫩什葉派最高領袖Grand Ayatollah Fadlallah所頒布的教令,該教令廢除了家庭名譽罪。家庭名譽罪乃是專用以懲戒(處決)不當性行為及舉止的女性,由家人及親戚親自行刑。 黎巴嫩什葉派最高領袖週四頒布教令,宣布廢止家庭名譽罪,這項處決不當性行為女性的回教傳統十分「可憎」。 黎巴嫩什葉派最高領袖頒布教令,甚至出面譴責回教傳統,此種情況十分罕見,其辦公室聲明表示,頒布教令是因家庭名譽罪近來致死人數上升。 網路上還有更多有趣的部落格文章,請隨時密切注意! 原文作者:moussa-bachir 校對:Leonard

17 八月 2007

加勒比海:解放日

八月一日是加勒比海地區的解放日(Emancipation Day),173年前的這一天,加勒比海地區終於脫離了奴隸制度,當地部落客對此發表了許多意見。 牙買加部落客Geoffrey Philp引述知名雷鬼樂手Bob Marley最知名的歌詞: 「讓我們擺脫奴隸的心理桎梏,唯有我們能解放自我心靈。」~以上歌詞來自Bob Marley的救贖曲,靈感則取自於Marcus Mosiah Garvey的演說。 聖文森的Abeni表示,「至少我們不再為了避免麻煩,不再為了怕中斷週間工作,而把這個紀念日移至八月第一個星期一,我們已回歸紀念原有的日期」,但她仍憂慮: 有時我覺得,其實我們可以直接取消這個節日,因為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天有多麼重要,在多數人眼中,這只是一個假日,不會個會特別認真反思或感恩的日子,但當人們距離可怕的奴隸制如此遙遠,也不再回顧歷史,如此反應也就再自然不過了。 巴貝多的部落客Cheese on Bread也同意: 我們該在此時鑑往知來,反省國家的過去,展望國家的未來,我覺得未來還有許多待解放之處。 來自千里達與托巴哥的部落客Thebookmann鼓勵人們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廢除奴隸制特展,Elspeth Duncan則在部落格Now is Wow表示: 我以前不知道,原來千里達與托巴哥是全球第一個設立奴隸制廢止紀念日的國家,不過奴隸制今日依然存在,在解放日這天,我會想想,在個人生命中,該放手讓什麼自由遠走。 Antilles則關注文學,指出8月1日恰好也是「西印度群島大學發行《加勒比海書評》16週年」,TriniGourmet.com則拿出解放日紀念餐菜單,讓人看了垂涎三尺。 Abeni的結論或許說得最好: 我想重點在於,我們在這天能做什麼有意義的事,集會或展覽當然都好,但不應僅止於此,我們得要讓孩童明瞭8月1日為何紀念,貝里斯的Garifuna民眾會至聖文森朝聖,或許也能以同樣方式與西非國家有所聯結,許多人不願提起奴隸制,但奴隸制確實曾經存在,而我們倖存,正因如此, 讓我們有歡慶的理由。 原文作者:Janine Mendes-Franco 校對:FoolFitz

12 八月 2007

伊朗:伊朗社會中心的一瞥

Christian Alexander是一位美國的部落客,他以伊朗部落格為題,撰寫了他的學士論文。在這篇專訪中,他和我們分享了對伊朗部落格的意見。他同時也是Sounds Iranian部落格的撰稿人,在這個部落格中,一些研究者交流他們對伊朗部落格研究的想法。 問:請簡介你自己並告訴我們關於你對部落格的興趣以及你對伊朗部落格感興趣的地方? 我對部落格的興趣是有點意外。我一直對科技很感興趣,特別是網路。網路定義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科技,它是一個革命性的發明,對人類文明有驚人的影響。 在大學時,我決定將畢業論文結合自身對科技的興趣、以及科技對社會之影響,主要的研究範圍為殖民以及後殖民的非西方歷史。我的指導老師,是一位對19世紀伊朗和中東歷史的專家,他建議我深入調查近來很活躍的伊朗部落格。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在研究伊朗的部落格以及其相關文獻。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我對伊朗社會和文化的興趣。我上了波斯語課程,也開始以自已的網摘部落格追蹤連結伊朗部落格圈。 從我繳交論文後的一年多,我繼續的透過新聞、部落格,以及在我研究期間累積的其它來源,追蹤伊朗的消息。我積極地期待將我的部落格研究擴大至包括其它國家和區域,以分享伊朗研究的議題(像是接近性、進步性等等),我維持著對伊朗部落格圈的熱忱。 從計程車文化到核子危機 問:你認為伊朗部落格可以提供我們不能在大眾媒體找到的伊朗印象嗎?能舉個例子嗎? 我肯定地認為,特別在伊朗,部落格提供了一個平易近人的另類觀點,而通常和在美國的傳統媒體所提供給我們的,有相當大的歧異。對我而言,這是伊朗部落格斯坦(Weblogestan)做出最重要的貢獻。 註:Weblogestan為一網路俚語,表示波斯語部落圈「國度」。以上解釋引自這裡。 在我的研究中,最有趣及令人興奮的發現之一是伊朗部落格圈的觀點。這觀點奇妙的混合他們世界的親密和陌生,提供了一個比傳統媒體更為複雜、微妙且有同理心的伊朗圖像。 事實是,我接觸到的這群人給我重要的活力感(empowerment)。從伊朗的「計程車言談」的觀點( View From Iran’s “Taxi Talk”)學習計程車文化的複雜或是從Mr. Behi學習到關於日常街頭生活,都給了我對伊朗社會中心的一瞥,那是傳統媒體所遺漏的故事。每天關於伊朗-美美的核子危機的報導以及伊朗人在伊拉克的牽連(伊朗和伊拉克二國毗鄰,從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到近來的兩伊合作)建立了對伊朗的錯誤印象,而部落格的作用是要解構(deconstruct)這些印象。  但伊朗的部落格圈反映的是少部份的人口。如同在其它的「發展中」(developing)國家的內部,可否近用網路之間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形構著伊朗的網際社會(cyber-society)的觀點和意見氛圍。 在2005伊朗總統大選前的幾週幾個月看伊朗的英文部落格,很難預測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中文/英文)會勝出。明顯地,這些部落客的觀點實質上和大部份的伊朗人是不一致的。這個被部落格所引出的驚訝/震撼/否定,說明了特別的群體在廣大的伊朗人口裡是如何的特別。 科技和現代化的意識型態 問:你的論文主要的題目是關於伊朗部落格的什麼部份? 如同我之前所說,我的論文期待要結合我對科技的興趣和網路在非西方後殖民的歷史上。現在,我了解到伊朗絶不是一個正式的殖民地,然而它是一個半/準殖民的 過去,揭露出她與世界上其它被西歐及/或美國,在政治上、軍事上和文化上統治的國家的類似性。我感興趣是,這個部份的歷史如何形塑我們今日所生存的世界。 我論文這個包羅萬象的主題,是檢視伊朗在大約上個世紀,科技和現代化意識形態之間的交互作用。回頭看伊朗最近的歷史,科技總是扮演追求 「現代」(modern)的中心角色。現代性本身是一個有彈性的、改變的概念,端看你問在何時、問的是誰。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歐洲,現代性反映的...

8 八月 2007

巴勒斯坦:女性的困境

雖然在巴勒斯坦的部落格圈討論的話題一如往常的還是以政治為主,我決定本週改變關注的焦點。本週的主題不是政府、加薩和父權,而是總結處理一個不同類型的題材-女性的主題。 首先是一位名叫Hind Mohammed Eid的埃及年輕女孩遭到強暴後產子的故事,隨之引起全國對於伊斯蘭婦女的頭巾(hijab )作為保護, 可以預防此類的犯罪(有篇敘述這起事件的阿拉伯文文章,可以在這裡看到)。阿拉伯女性進步之聲(Arab Woman Progressive Voice )討論這個案件: 強暴和以頭巾遮掩之間有什麼關聯? 喔,從父權的邏輯來看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女孩或女人遭到強暴,那是因為她的撩撥。她沒有完全的遮掩自己,所以這是她的錯。所以,一名遭強暴的七歲女孩是如此的應受讉責。或者,至少她的父母該被讉責,因為他們讓自己的女兒如此暴露,所以引誘男人強暴她。 根據這個邏輯,案件中的女孩應該遮掩以保護男人不致受到引誘,而那個強暴她的男人是被害者。 當強暴者施暴於小至一歲的女孩。我們也應該遮掩那些誘惑男人的女性嗎?強暴者施暴於男人和男孩,我們為什麼不也遮掩那些誘惑者? 讓我們遮掩起整個世界以防強暴者受到誘惑。遮掩起樹、遮掩起海,別忘了空氣,因為所有都可以是感覺上的引誘,所有都可以是官能上的引誘,所有都可以是危險的。 部落客的的迴響引發了在以伊斯蘭婦女服裝遮掩之外,如何抑止強暴的討論。Qwaider قويدر 評論: 從這個角度看來,我欣賞約旦政府的法律將強暴未成年者(無論性別)的罪犯處以死刑。我認為這樣強烈的後果,應該能對抑止性侵害產生良好的作用。 James Stanhope回應: 在美國,成年人對成年人的強暴、以及成年人對青少年的強暴(法定的強暴)是由各州刑法(criminal law)所決定,而由於這些案件幾乎總是由陪審團判決,死刑是否能抑止強暴犯罪的發生還不是很明確。在美國,我所居住的喬治亞州(Georgia)研究顯 示,預謀以及衝動暴力犯罪,明顯地不能以罪刑的輕重來抑止(包括死刑),因為這些犯罪者預期自己的行為不會被發現或逮補。 〈養育Yousuf,不插電:巴勒斯坦母親日記〉(Raising Yousuf, Unplugged: diary of a...

6 八月 2007

摩洛哥:熱、熱、熱!

摩洛哥依然酷熱非常,讓熱浪成為英語部落客最熱門的話題。氣溫常常達到攝氏40度,又嚴重缺乏空調,部落客們似乎都深受其苦。在菲斯的外藉部落客摩洛哥的Evelyn就為選擇適合的衣飾而苦惱。 熱,熱,熱。 連日來都非常炎熱,很難找到適當的衣服穿。要清爽又同時不失體面對我來說可真是一大挑戰。我絕對相信摩洛哥人對高溫有著不同的容忍度…尤其是女士們,否則 你怎麼解釋她們竟可以在闊袍外再穿上galaba*大袍,又緊緊地裹著及至頸項的頭巾?部份甚至蓋上面紗,只露出一雙眼睛。有些還是全黑色的。我看見她們就 已經覺得熱了! * 又稱djellaba或jellaba – 連帽的外袍,摩洛哥男女常穿的服飾。 32n5w的Cory選擇以詩歌--應該說是俳句--悲嘆熱浪迫人。以下是其中幾句: 熱得擲不出石頭 也擲不出種族歧視的侮辱 孩子不再使壞 裙腳線向上升 隨溫度向上升 那可是腳踝??? 有一個主題卻意外地沒有部落客討論到,那就是摩洛哥把安全級別提升到最高,根據路透社的說法,這「表示伊斯蘭激進份子的攻擊已經迫在眉睫」。拉巴特的貓則對此有所保留: 三天過去了,一切都平靜如常,沒有甚麼事件發生。幸哉。然而,我不禁要引述火星人馬文的提問:「炸彈在哪?不是說有一枚威力驚人的炸彈的嗎!」不是說我不 為此欣慰,只是到底發生甚麼事了?當局也許是神經過敏了,敏感得要「摩洛哥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明確的用語描述這次恐怖威脅」。一定是。 本週另一個很熱 (不是開玩笑 )的話題則是旅行寫作。華爾街日報一篇關於摩洛哥「隱秘」的文章發佈之後,好幾個部落客都有話要說。來自菲斯的觀貼批評該文章道: 唉!現在華爾街日報已屈服於以小報化的手法來寫摩洛哥了。不錯,是可悲,卻是事實。華爾街日報的水平大幅下挫了。 在一篇以「摩洛哥的神秘危險」為標題的文章,在第一段提到一個叫STAN SESSER的男人踫上了弄蛇人和假導遊。值得一提,這男人曾經在梅迪納的馬拉喀什迷過路。如果這是菲斯的話,我們大概可以理解。 摩洛哥報告也插嘴道: 來吧梅鐸,收購華爾街日報罷,反正她不可能變得更差了。 (我特別喜歡作者多次提及摩洛哥是如何「不安全」,又引卡薩布蘭卡的自殺式炸彈為例證。然而他們除了自己以外其實並沒有殺害或傷害任何人。) 最後,一個不太熱的話題是馬格里布的勇者在拉巴特的Souqs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玩具: 照片來自...

4 八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