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數位行動 來自 二月, 2011
亞美尼亞:社群網站掀起社會革命?
眼見突尼西亞、埃及與阿拉伯世界各地陸續吹起抗議潮,亞美尼亞國會以外的在野勢力也企圖起而效犬,且3月1日剛好是總統大選後衝突屆滿三週年,當時導致十人死亡;雖然國內媒體有些許報導,但國外卻對此毫無所悉。
肯亞:抗爭與否?
眼見Twitter網站在突尼西亞與埃及抗爭中發揮功能,肯亞民眾也在討論,是否要起而效尤,相關話題在Twitter上使用的標籤為#Kenya28Feb與#ChoosePeace,從前者看來,人們預計在2月28日發動抗爭。
阿拉伯世界:關於社群媒體的辯論
這幾個月來,社群媒體於示威行動中所擔任的角色被廣泛討論。尤其在近期突尼西亞和埃及的例子中,臉書和推特等網站在組織抗爭行動上占了極關鍵的角色。
摩洛哥:解釋抗爭原因
2月20日是摩洛哥的「尊嚴之日」,抗議民眾要求憲政改革與終結貪腐,而非主張推翻王室,政府反應也相對溫和,警方則盡力約束抗爭。抗議活動在全國各地舉行,
摩洛哥:示威行動蔓延全國
在廣義的阿拉伯世界中,多數國家都以「雙城」聞名,如敘利亞的阿勒頗與大馬士革、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與奧蘭、和埃及的開羅與亞歷山卓。而摩洛哥獨特的是,它有四個活耀且宏大的城市:
馬其頓:全球之聲登上電視
全球之聲作者Filip Stojanovski接受電視節目「Nie」訪問,主題為「堡壘、網路、政黨、Facebook,究竟是誰的錯?」,他提及公民媒體與全球之聲的重要性,節目裡亦節錄全球之聲共同創辦人Ethan Zuckerman在TED的演講片段。
阿爾及利亞:抗爭引發警民衝突
2月19日,人權團體和其他民間組織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Algiers)發起示威遊行,遭到警方及親政府群眾鎮壓,造成多人受傷。
伊朗:更多示威活動,又有一人喪生(影音)
二月廿日星期天,儘管交通要道有重重維安人員把守,目擊者表示從下午稍早便有抗議群眾開始在德黑蘭、伊斯法罕、設拉子、馬里凡等城市集結,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中。
巴林:一個國家,兩場集會
巴林「憤怒之日」抗爭自2月14日開始以來,已經超過一個星期,在首都造成八人身亡,抗議民眾持續待在珍珠圓環,而國內也在2月21日出現兩場示威遊行,一方支持抗議者,另一方聲援王室。
俄羅斯:部落客散播攻擊謠言遭羈押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Primosky krai)似乎距離首都莫斯科太過遙遠(8944公里),故對首都之事不太關心,故首府海參崴(Vladivostok)民眾常在討論其他話題,
伊朗:他是哪一方的烈士
伊朗支持與反對政府的勢力都宣稱,26歲的加雷(Saleh Jaleh)是自己那一方的烈士,反對派人士於2月14日在首都及多個城市發動示威遊行當天,他成為槍下亡魂。
巴林【最新消息】:首都再度傳出槍聲
2011 年二月十八日星期五下午,巴林首都麥納瑪各處發生槍擊的消息湧進社群媒體網站。 下文中拍攝遭受攻擊後受傷抗議群眾的影片來自 Youtube 用戶 habib2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