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Economics & Business 來自 十二月, 2007

布吉納法索:歷史的陰影

  28 十二月 2007

聯合國發展計畫最近公布2007/2008人類發展指數,這項指標不只是以國民所得作為評鑑依據,平均壽命、識字率與教育等社會標準也包括在內。 今年布吉納法索得到的成績依舊不理想,從全球倒數第四滑落至倒數第二,國內獨立媒體則認為該國其實是全球最後一名,因為排名墊底的是剛結束十年內戰的獅子山。 Burkina Mom認為當各項發展指標都節節敗退時,政府卻為國慶日舉辦大遊行與慶祝活動,實在非常諷刺,這些節慶只是國內菁英階級自我安慰的工具: 布吉納法索人民生活每下愈況,政府卻只想著用可悲的演說或遊行來轉移注意力,一般民眾當然願意來點麵包和馬戲團表演,但這些娛樂 活動的水準低落,12月11日的國慶遊行,只是菁英份子自我安慰的工具,每日與我為伍的一般大眾,根本不知道親愛的政府又在玩什麼把戲;對於在市區工作的 人們,遊行唯一造成的是他們好幾天無法準時到班,因為遊行預演每天都使市中心交通癱瘓數個小時;對於飢民與營養不良者而言,政府派發食物當然很好,但天下 可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只是一點小餅乾,也得要付出代價。 與此同時,布吉納法索也在紀念獨立記者松古(Norbert Zongo)過世九週年,他與另外三人在距首都瓦加杜古(Ouagadougou)南方100公里的村落遭殺害。 松古是布國首家獨立報紙L'Indépendant的創辦人,他生前最後一年內,多在調查現任總統龔保雷之弟的司機韋德拉戈(David Ouedraogo)身亡命案,韋德拉戈據說因竊取老闆的錢,被秘密關在總統侍衛隊基地,最後遭虐待至死。 12月13日,公民社會成員、媒體自由團體與一般民眾齊聚,再度要求政府繼續調查松古的死因,但時間不斷流逝,筆者所參與的部落格Africa Flak不禁懷疑,這些內外壓力究竟能否迫使政府找出殺害松古和同事的兇手: 事件發生至今已九年,對於國際組織與政府能有什麼作為,我心中有兩股矛盾的念頭,第一個直覺認為外界要影響政府已經太遲,我不知 道歐盟與布吉納法索為此事曾有多少次對話,若雙方確實曾有所討論,顯然目前沒什麼效果,調查工作歹戲拖棚,在外交圈子裡,沒什麼事能比國家主權更神聖,而 松古遇害事件的無疾而終也象徵著各項國內議題的結果。 Under the Acacias的Keith 則從一個名叫H的人口中聽到奇怪故事,內容關於一名男子Al Hadji Bani前往麥加,但因朝聖活動商業化而覺得夢想破滅,回到布吉納法索後,前往首都北方230公里處的小村莊Bani,當地現在因七座土建清真寺而聞名, 且其中六座都違反伊斯蘭傳統,並未面向麥加。 Al Hadji Bani宣稱他是真主派來的先知,人們也開始跟隨他,據說這名男子在夢中能得到清真寺建立地點有關的天啟。 H說Al Hadji Bani宣稱自己是耶穌復活的化身,而Bani是新麥加,故穆斯林該改朝著Bani膜拜,當時是1989年,也是H和許多人感到失望而離開的時候。 完整故事內容請見此。 校對:Portnoy

加勒比海:暴力加劇?

  27 十二月 2007

我們是否身處在一個比過往更暴力的世界?有些人認為如此,有些人覺得只是暴力事件廣受報導,今年稍早,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加勒比海地區可能是全球謀殺率最高的區域,也嚴重影響經濟成長,許多加勒比海部落客都在討論此事,這個話題也跨越了疆界、經濟與區域政治… Living in Barbados談及區域整體犯罪情況: 多數加勒比海國家與他國關係長久和平,只有少數國家曾真正與他國交戰,然而,我們如今也發現我們自己漸漸陷入了戰爭狀態。 對於出生地牙買加犯罪率日增,他也感到憂心忡忡: 若各位不清楚暴力犯罪對社會有何影響,來牙買加看看吧,高居全球之冠的謀殺率,以及各種暴行,不僅讓國家傷痕累累,也衝擊了人們生活的方式。 巴哈馬發生兩起的重大謀殺案之際,Bahama Pundit的Craig Butler認為,我們正處於「痛苦時刻」: 我國必須先找出問題的本質,才能有效處理,我認為教育與身處邊緣的年輕人受教育不足才是關鍵,我認為人們若未接受訓練,便無法思考與做出理智決定,變得容易受騙受誘惑,就我國而言,要靠犯罪奪得金錢太輕鬆愜意了。 同樣出身巴哈馬的部落客Nicolette Bethel寫道: 人們對社會有著各種恐懼,我的電子郵件信箱裡,每天都會傳來最新社會新聞的郵件,每一封的焦點都是暴力犯罪,有一封還不時更新我國犯罪率數字,還有的郵件頭條標題會出現火炎動畫符號讓你不得不注意,無論是談話節目或報章雜誌,都不斷提醒我們犯罪率有多高。 在分析巴哈馬治安情況時,她也提到多項研究指出:「當一個社會的信仰愈虔誠,也愈暴力。」 跟其他的部落客一樣,巴哈馬大學新聞系教授Daniel Henrich準備要以實際行動來做出改變。他架構出「打擊巴哈馬社會犯罪事件在危險青少年族群中激增」的策略。 就連國家元首也無法免於暴力威脅,A Limey In Bermuda「對總理收到裝有子彈的恐嚇信感到害怕」,也對於政治人物隨後的反應感覺不快。 我懷疑警方怎能那麼快公開宣稱寄件者身份。計件者可能是不滿政府的瘋狂在野黨支持者,也可能是執政聯盟內不同黨派的支持者,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應停止向下沉淪,停止對彼此的不信任。 對於國際人權日遊行人士遭暴力對待,古巴部落客也有很多話想說,牙買加的Francis Wade則試圖找出暴力犯罪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係,家暴現象在加勒比海諸國十分普遍,Stella Ramsaroop則從蓋亞那觀點看待此事。 千里達與托巴哥的部落客對於國內犯罪率如螺旋般向上爬升也有許多想法,Jumbie's Watch張貼當地媒體頭版照片,並提出以下看法: 這就是犯罪對千里達與托巴哥人民造成的影響,這些是充滿著悲傷、痛苦與絕望的面容。 Ramblings and Reason承認「治安情況不佳,犯罪數字也不容否認…如此糟糕的景象!如此可怕的數據!」,她也在思索媒體如何影響了人們看待暴力問題的角度。 Now Is Wow表示:「過去當看見橫屍街頭的照片,人們感到恐懼又驚訝,但遺憾的是,現在我們全國上下都『已經習慣了』。」 若當地部落客的反應可以做為指標,加勒比海人民顯然不希望「習慣如此」,但Ramblings and Reason感嘆「我們已屈服於恐懼」。 犯罪猖獗迫使教會調整午夜彌撒時間,神父也拒絕謀殺案目擊者前去教堂,人們開始注意哪些地方能夠安全的喝杯小酒,哪種人可能搶劫我們,讓民眾全都躲回安全處,使人與人愈來愈疏離。 原文作者:Janine Mendes-Franco 校對:Portnoy

環境:來自非洲的綠色環境觀點

  24 十二月 2007

最近,峇里島的氣候變遷會談成為全球諸多部落客的關注焦點,此外,12月8日世界各地也展開大遊行,提醒世人重視氣候變遷,要求政府領導人合作以解決此一問題。線上行動組織Avaaz 製作了一幅全球抗議照片的地圖。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特別是南非,部落客討論了峇里島會議、核能、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節能的各種方法。 Urbran Spoud 貼了一個簡單扼要的「峇里島會議字母縮寫」,讓讀者了解聯合國氣候變遷網頁上一堆縮寫字母代表的意義。這個議題中最常用的縮寫字,就是COP13,其解釋如下: COP13 — COP 是指締約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最高權力者,最高決策單位。它由參與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的各國組織來組成。除非另有決議,否則COP每年應定期開會。 COP13的意思,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UNFCCC)第13次大會。 Rory 認為 COP必須放入政治要素考量,公平的經濟發展權力是全球氣候問題協商的重要關鍵。 峇里島13屆大會一個要點是對貿易協定的衝擊,特別是針對開發中國家,氣候緩和的策略將如何影響這些國家經濟與社會。 他也提到,綠色建築革命已慢慢在南非開普敦展開,儘管目前還無適宜法令來規範綠建築。他舉了二個開發計畫,結合了另類能源方案和綠色工法技術: 綠色建築革命由南非綠建築委員會支助,希望發展出一套鑑定制度。但是目前仍沒有適當的法令,願意投資的公眾是促成改變的唯一動力。 EkoGaia 的Glenn Ashton 針對各類別作了一個後設分析,強調部份氣候變化的問題是來自資本主義2.0經濟模式,現在需要新的對策。他提出資本主義3.0,加入了許多新想法: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體系,我並不是說資本主義3.0就是最終的方案,而是認為它的確朝著一個建設性的方向去找出最後的處理之道。這個對策必須包括以民主方式,控制大企業對全球資源的掌握。如果我們不能管理大企業,就不可能對全球生態體系採取一套較合宜的控制方式來達成有效的解決方案。 Omar Barsawad 考慮全球暖化對非洲的效應,也評論了烏干達總統Yoweri Museveni在前一回非洲聯盟高峰會上的發言。 把時間轉回前些時候非洲聯盟高峰會上,烏干達總統Yoweri Museveni宣稱氣候變化是已開發富裕國家的一種「侵略行為」,非洲應受賠償,當時大部份的人都忽視了這番談話。看看IPC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最近提出的預測—非洲將會受到全球暖化的嚴重影響,再想想Museveni 發言的確有其道理。非洲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大陸也是最不起眼的資源消耗者,卻因為全球暖化問題而受害最深。 他的結論仍帶著期許,敦促: 非洲的政治人物與領袖們應該且必要展現出務實、建設性的領導力與遠見,帶領非洲去面對奴隸制度之後最大的危機,亦即全球氣候變化。希望峇里島的協商可帶來正面的結果,找出對策將地球從嚴重的全球暖化問題中解救出來。 Antidote 部落格的Andreas 特別介紹了正在開普敦上映的新記錄片「鈾之路」(Uranium Road),他覺得這支片子會帶來一些嚴肅的討論,邀請讀者們一起來討論南非核電議題。 Dax 看了這支影片,他寫了一篇影評,節錄部份如下: 這支影片主要展示核能在南非種族隔離的年代裏政府如何祕密地隱藏利用核子獲利與研發武器。ANC掌權之後,那時還沒有真正投入核能政策,他們宣稱每一件事都應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來處理。鈾之路影片卻顯示,這樣的宣示後來從未真正落實,核子政策仍在一團黑幕裏運作,仍缺少公共參與。 當一切沒有透明,就不得不叫人起疑。政府與產業如此神祕兮兮,更讓我擔憂。當他們加快追蹤環境研究,比研究另類能源投注二十倍以上資源在此研究,我真的真的很擔心。 在稍早有關核能議題的文章中,Dax 嘆惜金錢對於南非在核能決策上的影響力。 接下來我們要被這些財團企業綁架的是(嗯,其實非常多,但我此刻要談的是這個)核能,在此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細節上,但是非常清楚且理由充分的(看看這裏的十大理由),核能發電並不是南非能源政策的適當對策。但因為一些企業和人靠它撈了不少錢,你的錢、稅金都都用去蓋PBMR核子反應爐(Pebble Bed Modular Reactor)。誰在乎對人民的責任?誰在乎什麼環境正義?只要掌握權力的人可以攢錢,我們就得聽話任憑擺布。 這實在令人沮喪。 同樣來自南非,environment.co.za寫了一篇 Modjadji 地區的蘇鐵林遭砍伐的照片。.   文章中說明砍倒這些蘇鐵樹是為了2010年的世界盃足球賽,要興建一條通往烤肉區的人行道。作者問道:...

哈薩克:經濟危機之後

  21 十二月 2007

作者註:除Steve LeVine之外,本文其餘所有超連結均連至俄語文章。 無論是小型經濟或金融危機,或是政府所言的「導正市場行為」,哈薩克度過此次事件後,部落客仍不斷討論後續效應。 Sarimov表示,哈薩克金融業年會已無限期延後,國家銀行主席Saidenov解釋:「因為總統下了指示,所以情況很明顯,銀行業的任務也很明顯,不需要再開會討論」。這種抑制言論的決定讓Sarimove很擔心,「銀行家都嚇得不敢說話」,也預估明年政治還會倒退。 syndikator 探討政府把貧窮線訂為日常支出百分之四十的水準。很明願的,如果賺不到維生薪資的40%,我是難以維持生計的。,若我勉強賺到薪資43%好了,按政府的標準,我仍不能算是窮人,可惡的法令! 而WOndernews 質疑近來哈薩克房地產風波的根源。他聽到了一個網路上偶然走漏但已被查禁的資料,一段竊聽的電話錄音。2007年8月間,某位政府高官為執政黨招募國會競選經費。捐錢的企業正巧都是國內主要的二大建設公司。「也許這就是房貸市場破產的原因?」他憤怒地質疑。 Xxrock討論另 一項議題,政府最近查緝哈薩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Almaty)附近國家公園的違建別墅,他表示:「官員貪污早已是個公開的秘密,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所 有證據都顯示,土地任意贈予高層官員明顯違法,可是只有威脅權力核心的官員遭到法辦」,檢察官竟然決定不起訴部分犯案官員。 Steve LeVine總是熱衷於觀察哈薩克等裏海國家的石油業發展,他指出,最近雪弗龍(Chevron)與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等大企業陸續讓步,代表石油大公司在哈薩克的影響力逐漸下滑,他表示:「多年來兩家公司都展現強硬態度,如今卻立場軟化,乖乖付出3.09億美元的環境污染罰金」,他也認為,義大利的Eni代表全球許多石油大公司與哈薩克談判,將盡力滿足政府要求,以取得該國廣大油田的開發權。 原文作者:Adil Nurmakov 校對:nairobi

日本:米其林指南登陸

  20 十二月 2007

11月22日,廣受各界討論的東京米其林指南上市,在日本,只要結合法國與美食準沒錯,在上市前後,這本由法國輪胎公司米其林出版的餐廳及旅館指南,果然深受日本媒體注目而獲大幅報導,自然也成為日本部落客的焦點話題。 Flickr用戶pict_u_re拍攝照片。 部落客gen認為: 我只隨意瀏覽朋友手邊這本已熱賣一空的東京米其林指南,我只去過其中少數幾家餐廳(大概是五至七家一星級餐廳),相較於紐約和巴黎餐廳數各約兩萬家,大東京地區竟有逾十六萬家餐廳,想到就十分驚人。 許多人都在討論評鑑結果是否合理,也有人認為,為什麼是由非日本企業來決定東京美食標準,而又有多少最佳餐廳只能憑邀請函進入,故沒有進入評審範圍,不過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東京米其林指南餐廳全列表在網站上,不過只有店名,評論內容等再版買紙本書才看得到。 再者,這本指南也引發某些爭議,批評者認為用西方品味與標準衡量日本傳統餐廳,無法得到正確結果,ko-ji指出,指南只評鑑東京部分地區,而且評鑑標準也不明。 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話題,但就我翻閱看來,東京23個行政區之中,指南內只報導了9個區,台東區與中野區有諸多悠久知名的餐廳都未獲評鑑,讓我更想知道這群外國人的評審準則何在。 Flickr用戶eprouveze拍攝照片。 有些部落客以諷刺口吻看待整件事,這位部落客表示: 為什麼大家要小題大作?老實說,我覺得人們太大驚小怪了,我不認為法國人能夠評論日本美食,不過大概可以建立東京法國餐廳的品質標準吧。 許多部落客也認為這本指南太過勢利,也對日本飲食文化在其中並未彰顯感到失望,saturday_interlude便表示: 就算巷內小餐館不是高級食肆或高檔法國餐廳,也能享受到三星級的體驗,因為小餐館裡不僅有美味飲食,還有老闆娘的溫暖笑容。 原文作者:Hanako Tokita 校對:User:nairobi

南韓: 三星醜聞

  6 十二月 2007

南韓三星(Samsung)公司近來一連串的醜聞,包括行賄基金、賄賂檢察官和政府官員、及三星總裁李健熙(Lee Kun Hee)和其助理以非法方式幫助李健熙兒子接管三星,不僅震驚了整個韓國社會,也似乎影響了即將到來的總統選情。三組總統候選人都同意尋求特別檢察官對賄 選案及其他三星的錯誤行為展開調查。南韓保守黨--大國黨(GNP, Grand National Party),也期望調查2002年三星以「恭賀」現行總統盧武鉉(Roh Moo-hyun)贏得總統大選名義所捐贈的錢。 一位南韓網民試圖探討三星究竟擁有多大的影響力: 三星行賄醜聞事件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假如「今天的醜聞事件主角不是三星呢」?那麼我相信那間公司的總裁早已被傳喚。接受三 星行賄的檢察官可能以為那並不算是行賄,並藉口說並無酬金。他們似乎認為「不承認或不拿現金」就是不接受行賄。然而,行賄應該包括部門領據、高品質的酒、 給官夫人的名牌商品等等。要根除社會中行賄的陋習(像是對記者行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此更別說是像三星這樣大宗的行賄案件,沒有人知道要花掉多少 時間解決,也許永遠都無法根除。 三星的金錢勢力凌駕國家主權之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問題出在三星和現行總統盧武鉉(Roh Moo-hyun)之間的關係,公民究竟能夠知道多少?他們又究竟擁有多大影響力?三星控制著「藍宮」*。我們不知道三星掌權實際情況,但我確信三星確實 以多種方式控制著「藍宮」,且它的影響力遠比那些檢察官都來得大。盧武鉉(Roh Moo-hyun)他對財閥有著嚴格的控管政策,但實際上那些政策早已漸失效力,「藍宮」召開的科技會議,總是受到三星經濟研究組織的支持。正如財閥所 言,政治權力是有限的,但金錢卻能擁有無限的權力。 譯按:藍宮(Blue House)又稱青瓦台,為南韓總統府 道德倫理成為最大討論議題 我的一位朋友說「他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要討厭三星」。他認為三星這樣一個在全球市場以手機及半導體被認可的科技大廠,本來就需要進行那些政治上的游說行動。而且現在那些批評三星的聲音根本就是投機主義。 其實,這根本無關我們喜不喜歡三星。人們常對喜惡和對錯兩者感到困惑。而三星的醜聞乃是關乎對錯,而非我們對它的喜惡。 揭開這一連串醜聞的律師金勇哲(Kim Yong-chul,三星集團前法律事務負責人)所抱持的原則,是在三星總裁李健熙和他兒子李夏勇以非法方式運作三星,以取得私人利益的累積。並且為了掩蓋這些非法行為,而對政府官員行賄。 對於三星,我們確實該認可它在全球市場中產品及行銷上的競爭力。然而要成為所謂的超級企業,標準並不僅僅如此。要成為企業的楷模,不只商業利益很重要,社會倫理、勞動福利、管理能力也同樣重要。 在軍事獨裁時期,有為了追求民主而起的抗爭;現今,則是有為了反對大型資本及市場領導制度的抗爭。律師金勇哲並不是「背叛者」或英雄,嚴格說來,他應該是 一個聽從於自身省察的人。就像他說的,他也是揭發醜聞後該被懲處的其中一個。他無法,也不應該免於社會懲處。但在那之前,社會上該注意的是他的省思。且這 再也不該是他一個人的省察,也該是整個社會的省思。 個人或公民組織試圖透過連署及投票運動,尋求公民社會的支持。也有人分析了媒體在這次醜聞風波裡該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一共有108則有關三星的新聞。包含Nocut News在內,數量將會再增加。Chosun Newspaper及Hankook Newspaper目前數量最多,其還包含了E-daily和Yonhap news。Hankyoreh Newspaper則花了最多的篇幅報導這次的事件。除了Joonang Newspaper只有一篇報導外,其餘新聞媒體都是類似的情況。 Kyunghyang Newspaper (7) Kookmin Daily (3) Dong-a Daily (12) Moneytoday (9) Seoul Economy...

哥斯大黎加:中國來了

  6 十二月 2007

在盛大軍禮歡迎[ES]之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哥斯大黎加總統阿里亞斯(Oscar Arias)訪問中國,有些人或許覺得這幅畫面相當諷刺,Fusil de Chispas部落格提供了相關影片與照片。 然而這項新政治與商務關係背後意涵何在?為何哥斯大黎加決定放棄與台灣一甲子的邦誼,轉而投向亞洲商務大國,中國的懷抱?News Star部落格的Roy Rojas提及這項改變帶來的部分利益,部分人士認為,這項轉變對哥國好處多多,因為無論在經濟力與國際地位上,台灣都無法與中國等量齊觀,不過在中美洲地區,哥斯大黎加也是唯一與中國建交的國家[ES]。 自建交之後,哥中兩國往來益加頻繁,Tiquicia指出,一群中國代表已由姜恩柱率團訪問哥斯大黎加四天,其間拜會國會議長Francisco Antonio Pacheco及外交部長Bruno Stagno。 國際間也有部落格提及此次重要的訪問中國行程,區域部落格Nicaragua Hoy[ES]在首頁上便寫到此事,並張貼阿里亞斯的發言逐字稿,其中指出: 對中國企業而言,哥斯大黎加市場極具吸引力,除了人民教育水準與勞工素質優良之外,未來產品出口至美國,還可能有免課稅優惠。 阿里亞斯所指稱的免課稅優惠,就是最近藉公投通過的與美國自由貿易協定。 訪問行程一開始,兩國領袖便宣布將簽定合約,哥斯大黎加將出口總值1.5億美元的蝦子至中國,之後中國企業也將投資數百萬美元至哥國興建煉油廠,而觀察亞太地區的西語系部落格Actualidad也提及中國將在哥國投資發展行動電話技術[ES]。 原文作者:Roy Rojas 校對: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