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Elections 選舉 來自 十月, 2007
哥斯大黎加:自由貿易協定過關
十月七日,哥斯大黎加實行民主制度,以公投方式決定自由貿易協定的命運,人民也成為一日立法者,當天雙方氣氛緊繃,支持者或反對者都沒有把握能獲得勝利,街頭上不時傳來各陣營的歌曲與口號,最重要的是雙方相互尊重。 當晚六點,投票時間結束,兩邊總部的情緒更加緊張,領導人各自發表新聞稿,認為自己將獲勝;晚間八點三十分,最高選舉法庭公布結果,在已開 出的六成選票中,由支持通過自由貿易協定的一方領先,幾乎已可確定勝選,消息公布當然讓一方歡樂,另一方失落,雙方陣營後來傳出鬥毆、口角與騷動,但並未 造成嚴重問題。 許多部落客關心此後將如何發展,有些人認為事情尚未完結,因為國會仍得修改與通過多項法律,才能讓自由貿易協定真正生效。 反對協定通過的Fusil de Chispas表示[ES]: 多數哥斯大黎加選民都前往投票,多數人投下贊成票,自由貿易協定因而通過,「哥斯大黎加將有所獲得,無論好壞皆然」。 Crisálida de la Mariposa部落格的Alejandra認為[ES]: 一國的教育水平並不只是高識字率,還包括人民是否擁有批判性思考的責任感,這或許能反應在為數眾多的電子郵件、部落格、網站與影片上,故對我而言,此次公投已超過正反意見,而具歷史意義,展現了我國民主成熟程度、教育水準與社會心理的健全。 原文作者:Roy Rojas 校對:julys
(短訊)千里達與托巴哥:政治中的音樂
「如果宗教是平民的嗎啡,那麼音樂想必是群眾的安非他命。」千里達與多巴哥的部落客Shivonne Du Barry,觀察了當地在選舉時,使用本土音樂拉抬選情的奇景後,做出了如此評論。 原文作者:Janine Mendes-Franco
巴基斯坦:前總理返國爆炸事件
經過八年自我流亡海外之後,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Benazir Bhutto)終於返國,群聚歡迎者除了數千位支持者之外,還有兩名自殺炸彈客,攻擊事件造成13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輿論也對此事大感震驚。 政治人物一開始全都譴責自殺攻擊,不過到了隔天早上,人們對於背後元兇卻有不同看法,包括總統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情報單位、最大黨MQM領導人胡山(Altaf Hussain)均受點名,布托更認為是蓋達(Al Qaeda)與塔利班(Taliban)組織主使。 社會各界當然也有一套自己的觀點。 巴基斯坦部落格圈對自殺炸彈事件立即有所回應,「一切巴基斯坦」部落格對該事有適當反應;「巴基斯坦目擊者」部落格則認為巴基斯坦人民黨的支持度將會上揚;Ali Eteraz則描述爆炸現場與之後的反應。 「月亮之淚」部落格對巴基斯坦政局感到憤怒: 首先,我們受到最勤奮的領導人保護…我剛才是寫「領導人」嗎?容我調整一下,應該是說,我們受到如樹懶般慵懶的政治人物領 導,而且這些領導人物還把自己關在透明防彈箱裡,這些膽小鬼躲在人群之後,避免被其他膽小鬼攻擊,聽起來很矛盾嗎?在那種箱子裡,連笨蛋都會窒息而死。 ARY頻道的政治評論員Shahid Masood博士有篇文章值得注意,宣稱布托向他透露,早在布托返回巴基斯坦前,便曾寄信給總統穆夏拉夫,點名三位政治人物應以嫌犯身分進行調查,以免布托返國時遭攻擊身亡,而她也將三個姓名姑隱不發。 Zindagi認為首都喀拉蚩市長必須為安全措施不足負責,而Glasshouse則對布托返國之後的情勢樂觀以對,並在攻擊事件發生後為文章補註,提及部分對攻擊事件的有趣反應。 人民黨大老很快便指稱政府秘密情報單位策劃攻擊事件,由於布托平安返國確實會威脅到穆夏拉夫政權,故這些指控確有其根據,尤其這些秘密機構發動類似攻擊的記錄眾多。 Desicritics與反恐部落格均提出誰該為自殺攻擊負責的可疑證據;「結語之前」部落格認為布托高調行事也必須為攻擊事件負起部分責任。 順便告訴各位,筆者經過八個月出外工作後,也將於11月第一週左右返回巴基斯坦,不過各位不必擔心,應該不會有歡迎陣仗等著我。 原文作者:Omer Alvie 校對:FoolFitz
(短訊)約旦:國會選舉的女性配額
約旦部落客Khalaf 解釋道,在約旦接下來的國會選舉中,將會保障女性配額。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馬達加斯加:選舉仍有陰影
馬達加斯加總統拉瓦盧馬納納(Marc Ravalomanana)領導的政黨TIM,在上週的國會選舉大勝,在127席中贏得106席,不過全國投票率甚低,在首都安塔那那列佛(Antananarivo)只有19.42%。 總統先前提出極具野心的「馬達加斯加行動計畫」,並於今年四月以公投通過,希望這份藍圖能帶領國家脫離貧困,此後總統便以國會代表的舊民意不符合新民意為由,宣布解散國會、提前選舉。 親身參與投開票作業的部落客Jentilisa表示,雖然選舉過程平和,但其間仍有諸多異常之處。 Jentilisa指出,早在選票送至之前,許多驗票單便已有選務人員簽名,而且他們還提前離開計票中心,並未監督驗票單送至內政部及高等憲法法庭,增加驗票單內容遭竄改的危險。 選務人員盲目相信驗票結果,提前離開計票中心,這些驗票單若送至內政部及高等憲法法庭時,內容可能與先前完全不同,他們應該要在場保護選票。 而且如果選民沒有選派代表追蹤計票及驗票過程,就和計票員與選戰觀察員一樣沒有盡責,因為選民的責任並不是投下選票便了結,在我 看來,假使各位沒有追蹤自己選區內的計票結果,就等於消極接受選務人員將任何統計數字交給政府。令我最感意外的是,竟沒有任何候選人的委任代表提出任何異 議,全都在選票抵達前簽下驗票單,所以今天我的文章標題為「贊同選舉舞弊」,因為每個選區內,從每位選民到每位官員都參與其中。 原文作者:Mialy Andriamananjara 校對:mountaineer
肯亞:用部落格報導大選
肯亞最大報紙《每日國家報》開發了一個新線上報導的區塊,焦點放在今年大選,這個互動平台正逐漸累積內容,包括最新消息、部落格文章及多媒體素材。 他們歡迎民眾上網留言回應,如果人們在政治造勢活動拍到有趣照片,也很歡迎大家上傳。 其中收錄的部落格,大多來自《每日國家報》的資深編輯,最近一篇新文章的作者是負責媒體整合與新媒體部的主任經理Chares Onyango Obbo,他在文章中慶祝前執政黨KANU的沒落,他指出: KANU只不過敗選了一次,便已成為空殼政黨,再也無力提名總統參選人,政黨一旦沒有總統候選人,也就沒有全國性的競選策略與機器,此次國會選舉提名人數若能有2002年的一半,就已經是奇蹟了。對於帶領國家渡過最糟時刻的前總統莫伊(Daniel arap Moi)而言,他所受的報應猶如莎士比亞劇中情節,讓KANU變得半死不活,政黨仍然存在,但卻無力推出一名總統候選人,真是一大恥辱。 肯亞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標準報》網站也有大選區塊,但目前未有互動空間。 肯亞總統與國會大選預計於2007年12月舉行。 原文作者:Bankele 校對: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