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 2007

報導 關於 Environment 環境 來自 十一月, 2007

加勒比海:地震

就在(11月29日)數小時之前,好幾個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嶼經歷強震,這次地震的震央是在馬提尼克(Martinique)外海,好幾個當地部落客都被嚇一跳,他們克服這些情緒後不久,在電腦前聊起關於經驗...

29 十一月 2007

巴林:被方言區隔的國度

本次的主題是:消失的大海/英國的文化衝擊/白血病/請說什葉教派語(Shia)! 對於發展的省思 雖然有些特殊景觀依然存在,但Hussain仍然感嘆土地開發與發展後巴林海岸線的變化。 過了一段時間,海水從海岸線退去。有一度我以為這些海水不會再重回海岸;海洋不再是海洋,只剩下海水退去後的殘渣及「阿布蘇海岸 (Coast of Abu Subh)」的空名。但謝天謝地,在一連串的破壞和失望後,海水還是回來了,令人目眩神迷的落日餘暉美景,也依然留存。 除了是名部落客,Hussain也是個傑出的攝影家。以下是一張海洋的照片,這是哈山孩童時常來游泳和釣魚的地方。 照片由Hussain拍攝 不習慣的禮節 Sayyid Mahmood Al Aali最近到英國讀大學。他記錄了他對英國的第一印象: 在英國兩週後,我不得不對這的人、事發表一些意見。 謝謝/謝謝您 在這個國家,你無時無刻可以聽到有人在說「謝謝您」,多到我現在好像不能沒有它。 對不起 有時,我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人,對方的反應卻是說聲「對不起」,好像錯的人是他。反觀我們國家,在你回神逃離現場之前,你大概就已經被罵得狗血淋頭! 排隊 你可以發現到處都有人在排隊:學校註冊、超市或甚至自動提款機前。好像人人都時時惦記著「守秩序」這件事。所以在英國有這麼一個笑話:只要看到有二個人一前一後地站著,大家以為那兒有個隊伍,就會依序排起隊來。 禮貌 過去兩週,直到現在,無論在上上或大學校園裡,我沒有以任何形式、與任何人有過糾紛或遭遇任何麻煩。當你向人詢問任何資訊,他或她就會盡可能地試著幫你,就像交談時,他們總是微笑以對。我想,有些事,身為穆斯林,應該當做首要之務去做,但… 電視上的盛宴 Kawthar認為齋戒月(Ramadan)的焦點都放錯地方了: 一年一度的齋戒月到來;這是一個充滿祝福、喜悅、寬恕、崇敬的月份。但這是從前。今日的齋戒月往往只有無聊可笑的影集、影片、和 電視節目。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努力製作這些節目內容,因為(飢渴的)閱聽大眾已經對無聊的節目感到厭煩;而這些偉大的的電台或電視公司感受到這些大眾的憤怒 和飢渴(多好心!)製作各種節目以求紓解這些人的厭煩、飢餓和渴求! 用方言來區隔...

27 十一月 2007

環保:部落客討論能源議題

多位部落客討論到能源議題,包括核能、「能源隨插即用」、中國「潔淨能源計畫」與環保資料中心等,無論在南非、中國或美國,部落客都在思索能源問題的解決之道。 Ian Gilfillan想問「為何人們還在考慮核能?」也探究為何相較於煤炭,核能依然有人支持。 若態勢將是核能對抗煤炭,人們似乎不必考慮,面對目前全球暖化,再加上燃煤發電造成巨大環境成本,核能似乎勢在必行。 但是,這個前提卻忽略再生能源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他之後考量再生能源的種種利益、核能發電的弊病、再生能源計畫範例之後認為: 核能並非再生能源! 若全球都改用核能發電,世界鈾礦總量只剩下九年份,鈾礦價格將因此大漲,各界也將瘋狂研究利用鈾礦的新科技,例如核能產業便提議二次處理用過的核燃料,目前這種作法風險與成本極高。 「碳智慧」部落格的Rory也從中國、南非與印度的供需脈絡下,檢視核能與再生能源,試圖解釋為何各國又打算走上核能的回頭路,他也分析從傳統化石燃料改用再生能源的挑戰,並提出所謂「隨插即用能源」的想法: 再生能源也面臨供給短缺的窘境,原因在於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主流能源產業並未大規模發展,而小規模再生能源儘管阻礙更多,但潛 在利益也更高,例如分散發電設備後,便讓地方社區更有機會發展與參與(也就帶來更多工作機會),而且也毋需讓任一科技走向單一標準,要因地制宜,況且未來 能源計畫也可能與今日徹底不同。 「中國對話」部落格中,Rachel Wasser提及中國的「潔淨能源計畫」: 中國九成用電仍來自效能低落的燃煤發電,但中國已大膽設定擴充再生能源產業目標,中國真能達到永續能源的地步嗎? 美國共筆部落格「世界變遷」的Jeremy Faludi撰文探討電腦計算領域,尤其是資料中心環保化,Google、Amazon等企業及部落格平台都利用資料中心提供網路服務,這些資料中心耗電量龐大,作者便在文中討論提高資料中心效能的方式,並記錄環保電腦研究、技術與報導的最新消息。 最後,「綠車」部落格的Carl宣布將舉行零非洲拉力賽。 「零非洲拉力賽」將成為耐久戰,並展現有益地球車輛的可行性與實用性,歡迎以電力、太陽能、油電混合燃料、氫氣及生質燃料為動力的車輛參加」。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對:FoolFitz

21 十一月 2007

孟加拉:颶風 Sidr 與災後餘生

Sidr 是一個四級(譯註:此處分級方式使用的是iSaffir-Simpson分級法,詳情請見Wikipedia上的解釋)的颶風 (比 卡崔娜颶風Katrina還致命) ,從週二下午5:30到週五早上,以每小時最高達240公里(相當於150哩)的風速猛撲孟加拉南岸。現在它已經減弱成為一個熱帶風暴,並且掃過整個孟加拉,從東北部進入印度。 數十萬民眾因為當地的早期預警系統得以及時疏散 (用麥克風宣導和收音機廣播等),機場暫停起降,海港停止作業。颶風阻斷了全國的通訊和電力供應,大部份沿岸地區整個晚上停電。首都達卡也因為暴雨淹沒了 街道和導致電力和通訊中斷,狂風把廣告看板吹到半空中。建築物和屋頂整夜因為猛烈的強風而搖晃,到了早上電力和自來水供應都中斷了。孟加拉的 BDNEWS24.com 全日不間斷地更新著這些消息。 孟加拉部落圈一直關注著颶風的動態,利用許多開放來源的衛星影像和追蹤站台。The 3rd World View 和 E-Bangladesh 一直更新著防颱訊息和颶風路徑。 The Uncultured Project 紀錄了目擊者在達卡的親身體驗: 「我覺得這簡直就是電影的情節。我坐在車裡,返家的路上,此時還有15分就半夜了。街上半個人都沒有,除了大雨打在路上、風的噪音和車子的引擎聲之外,什 麼都聽不到。一片漆黑 – 每棟房屋、公寓、和你視線所及的建築物都停電了。然後 – 突然 – 一陣白光和咆哮般的巨響閃過車旁 –...

18 十一月 2007

塔吉克:貪污與能源問題

本週塔吉克部落格圈討論的主要話題,起自於新任國家財政暨貪污管控局局長Sherhon Salimov月薪僅300美元,該單位員工薪資則更低,此事非常怪異,因為低薪資正是造成塔吉克公務員貪污的一大主因,也常致使政府決策不透明。 缺乏公共政策專業也常會導致嚴重後果,環境政策即為一例,「塔吉克經濟」部落格指出,俄國聯合能源系統公司負責人Anatoly Jubais來訪,提議在沙雷茲湖(Sarez)的天然水壩上建造水力發電廠,該文作者擔心,這項計畫可能為整個區域整來災難。 我聽聞在沙雷茲湖建造水力發電廠的構想,但完全不合理,此事又再重演,塔吉克科學研究院代表Ilolov表示將會考慮這項意見,之後就沒下文了。 原文作者:Vadim 校對:FoolFitz

14 十一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