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其他議題
-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 Censorship
- Development 發展議題
- Disaster 災害
- Economics & Business
- Elections 選舉
- Environment 環境
- Ethnicity & Race
- Film 電影
- Food 飲食
- Freedom of Speech 言論自由
- Gay Rights (LGBT)
- Good News
-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 Health 衛生
- History 歷史
- Humanitarian Response
- Humor 幽默
- Indigenous 原住民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係
- Labor 勞工
- Law 法律
- Media & Journalism
- Migration & Immigration
- Music 音樂
- Photography 攝影
- Protest 抗爭
- Refugees 難民
- Religion 宗教
- Science 科學
- Sport 運動
- Technology 科技
- Travel 旅遊
- War & Conflict 戰爭與衝突
- Women & Gender
- 人權
- 公民媒體
- 思維
- 政治
- 教育
- 數位行動
- 文學
- 藝術與文化
- 語言
- 青年
依月份
- 九月 2020 2 篇作品
- 五月 2020 1 篇作品
- 四月 2020 9 篇作品
- 三月 2020 2 篇作品
- 二月 2020 2 篇作品
- 一月 2020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9 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9 4 篇作品
- 十月 2019 2 篇作品
- 九月 2019 1 篇作品
- 八月 2019 3 篇作品
- 七月 2019 4 篇作品
- 六月 2019 6 篇作品
- 五月 2019 7 篇作品
- 四月 2019 5 篇作品
- 三月 2019 8 篇作品
- 二月 2019 12 篇作品
- 一月 2019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8 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8 6 篇作品
- 十月 2018 6 篇作品
- 九月 2018 5 篇作品
- 八月 2018 11 篇作品
- 七月 2018 4 篇作品
- 六月 2018 4 篇作品
- 五月 2018 5 篇作品
- 四月 2018 7 篇作品
- 三月 2018 4 篇作品
- 二月 2018 3 篇作品
- 一月 2018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7 5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7 2 篇作品
- 十月 2017 4 篇作品
- 九月 2017 4 篇作品
- 八月 2017 3 篇作品
- 七月 2017 1 篇作品
- 六月 2017 2 篇作品
- 四月 2017 3 篇作品
- 三月 2017 4 篇作品
- 二月 2017 2 篇作品
- 一月 2017 7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6 9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6 8 篇作品
- 十月 2016 3 篇作品
- 九月 2016 2 篇作品
- 八月 2016 3 篇作品
- 七月 2016 1 篇作品
- 六月 2016 2 篇作品
- 五月 2016 2 篇作品
- 四月 2016 7 篇作品
- 三月 2016 3 篇作品
- 二月 2016 4 篇作品
- 一月 2016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5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5 3 篇作品
- 十月 2015 7 篇作品
- 九月 2015 4 篇作品
- 七月 2015 2 篇作品
- 六月 2015 3 篇作品
- 五月 2015 1 篇作品
- 四月 2015 3 篇作品
- 三月 2015 6 篇作品
- 二月 2015 10 篇作品
- 一月 2015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4 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4 4 篇作品
- 十月 2014 2 篇作品
- 九月 2014 3 篇作品
- 八月 2014 1 篇作品
- 七月 2014 2 篇作品
- 六月 2014 3 篇作品
- 五月 2014 6 篇作品
- 四月 2014 5 篇作品
- 三月 2014 7 篇作品
- 二月 2014 1 篇作品
- 一月 2014 6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3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3 7 篇作品
- 十月 2013 8 篇作品
- 九月 2013 8 篇作品
- 八月 2013 5 篇作品
- 七月 2013 6 篇作品
- 六月 2013 9 篇作品
- 五月 2013 12 篇作品
- 四月 2013 3 篇作品
- 三月 2013 6 篇作品
- 二月 2013 6 篇作品
- 一月 2013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2 1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2 6 篇作品
- 十月 2012 8 篇作品
- 九月 2012 7 篇作品
- 八月 2012 5 篇作品
- 七月 2012 5 篇作品
- 六月 2012 6 篇作品
- 五月 2012 8 篇作品
- 四月 2012 10 篇作品
- 三月 2012 15 篇作品
- 二月 2012 8 篇作品
- 一月 2012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1 10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1 2 篇作品
- 十月 2011 6 篇作品
- 九月 2011 8 篇作品
- 八月 2011 10 篇作品
- 七月 2011 7 篇作品
- 六月 2011 18 篇作品
- 五月 2011 15 篇作品
- 四月 2011 15 篇作品
- 三月 2011 30 篇作品
- 二月 2011 41 篇作品
- 一月 2011 18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0 16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0 12 篇作品
- 十月 2010 16 篇作品
- 九月 2010 11 篇作品
- 八月 2010 6 篇作品
- 七月 2010 15 篇作品
- 六月 2010 14 篇作品
- 五月 2010 2 篇作品
- 四月 2010 9 篇作品
- 三月 2010 7 篇作品
- 二月 2010 11 篇作品
- 一月 2010 12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9 20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9 17 篇作品
- 十月 2009 13 篇作品
- 九月 2009 16 篇作品
- 八月 2009 20 篇作品
- 七月 2009 22 篇作品
- 六月 2009 27 篇作品
- 五月 2009 22 篇作品
- 四月 2009 11 篇作品
- 三月 2009 16 篇作品
- 二月 2009 12 篇作品
- 一月 2009 2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8 1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8 18 篇作品
- 十月 2008 9 篇作品
- 九月 2008 8 篇作品
- 八月 2008 17 篇作品
- 七月 2008 12 篇作品
- 六月 2008 6 篇作品
- 五月 2008 20 篇作品
- 四月 2008 9 篇作品
- 三月 2008 8 篇作品
- 二月 2008 8 篇作品
- 一月 2008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7 9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7 11 篇作品
- 十月 2007 8 篇作品
- 九月 2007 5 篇作品
- 八月 2007 12 篇作品
- 七月 2007 4 篇作品
- 六月 2007 12 篇作品
- 五月 2007 8 篇作品
- 四月 2007 12 篇作品
- 三月 2007 9 篇作品
- 二月 2007 3 篇作品
- 一月 2007 7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6 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6 4 篇作品
- 十月 2006 2 篇作品
- 九月 2006 8 篇作品
- 八月 2006 6 篇作品
- 七月 2006 4 篇作品
- 六月 2006 10 篇作品
- 五月 2006 2 篇作品
- 四月 2006 2 篇作品
- 三月 2006 1 篇作品
焦點報導 關於 人權
以刺繡紀錄白俄羅斯示威的藝術家
中東歐4 九月 2020獅子山共和國廢除長達10年的禁止懷孕女孩上學禁令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29 四月 2020
熱門文章
-
15 一月 2020東亞
兒子向父親坦承出櫃 台灣麥當勞廣告爆紅
-
11 十月 2017東亞
反映錯綜複雜台日關係的15部電影
-
9 十月 201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
關於馬達加斯加 八件你想知道、卻又不敢問的事
報導 關於 人權
為何香港未死
「今天是北京決定於香港強推《國安法》的日子。這條法例會賦予他們大量空間去搜捕他們不喜歡的人,包括批評他們的人、不認同他們或不服從他們的人,還有任何傷害他們感情的人。」
防堵新冠疫情居家隔離 俄女性主義者憂家暴案激增
俄羅斯正壟罩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恐懼之中, 但對許多進行居家隔離的俄國女性來說,她們首要的任務是在家庭暴力如地方病蔓延的這座國家裡,奮力求存。
從印尼流亡者到捷克斯洛伐克流行明星:Rony Marton訪談
Czech Republic 捷克11 四月 2020
印尼留學生(Jaroni Surjomartono)在1963年抵達布拉格。在蘇哈托掌權之後,他與其他數百名學者被禁止回國。
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如何控管武漢肺炎相關資訊
東亞15 三月 2020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中國爆發的初期,審查制度限制對大眾警告這個威脅。之後,審查制度更擴及到對於領導者和政策的批評。
哥倫比亞網路漫畫-以騷莎音樂探討拉丁美洲監視與性別議題
我們用了很多比喻來討論隱私和監視,例如:老大哥,或者圓形監獄……這些承襲自歐美社會革新行動的意象,與拉丁美洲的我們沒有相通的連結。因此「狂妄之旅:騷莎與監視」計畫建議,應該使用從我們自己文化背景出發的隱喻。
新近迴響
拉丁美洲很少談起男性遭受的性別暴力
透過女性改善全球飢荒
東帝汶:多種語言合為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