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人權 來自 三月, 2011
菲律賓簽署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羅馬規約
在律師Harry Roque的見證之下,菲律賓總統上週簽署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羅馬規約。 校對:Portnoy
巴林:軍警掃蕩抗議群眾
巴林國王於3月15日宣布,全國進入「國家安全狀態」,隔天警力動用催淚瓦斯,強迫民眾離開珍珠圓環,軍方也在現場,但不清楚他們是巴林政府軍,或是於星期一進入巴國境內的「波灣半島盾牌部隊」。
馬其頓:斯科普耶的大屠殺紀念中心正式開幕
馬其頓首都的大屠殺紀念中心於三月十一日舉行開幕典禮,Balkanalysis.com寫到: 「雖然在這個只有兩百位左右猶太人倖存的國家裡,一切都不復從前,參觀者至少能在短時間內體會昔日斯科普耶的富足文化。」紀念中心位在「斯科普耶的舊猶太城區」,是「耗資兩千三百萬美元的建築群」、提供了「三層樓令人印象深刻的各式展覽、多媒體介紹與歷史資訊…[略]。」
利比亞:非洲移民身陷險境
自從利比亞社會開始反抗強人領袖格達費(Mouammar Gaddafi),不僅是國內民眾受到劇烈影響,居住在該國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民眾也遭到波及,大批難民在前往鄰國邊界途中,會面臨種種可怕情形,許多黑人甚至不敢踏出家門一步,更遑論是出外填飽肚子,情況為何至此?
葉門:神經毒氣疑雲
民眾和媒體都在調查,葉門國家安全單位是否在3月8日以神經毒氣攻擊抗議民眾,政府在事件發生後表示,這是為了要阻止部落人士前往沙納大學附近,以免他們攻擊要求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下台的靜坐學生。
利比亞:死亡人數上升至六千,美國考慮干預
格達費勢力持續空襲反對派控制的城市,人權團體認為利比亞動亂的死亡人數已超過六千人。 大部分的戰鬥發生在布瑞加(Brega),然而有報導指出反格達費革命軍已成功擊退對手,正向首都黎波里推進。
科特迪瓦:誰殺了七位女性抗議者?(影片)
自從2010年12月3日,科特迪瓦兩位政敵巴波(Laurent Gbagbo)與烏阿塔哈(Alassane Ouattara)皆宣稱贏得2010年11月的總統選舉之後,雙方支持者間的動亂變得更激烈。
巴林:資訊科技風格抗爭
上個星期六,一群資訊科技專家在巴林發起反政府集會,高舉許多充滿電腦程式色彩的標語及口號,Twitter用戶Jalal Al-Jazeeri(@JTheIslander)自己也是其中一員,用照片記錄部分最具創意的標語:
愛沙尼亞:歌唱革命
Kovács & Kováts 提醒讀者革命也可以和平進行,愛沙尼亞的歌唱革命即是一例。
俄羅斯:作家專訪之蓋迪與范赫文
西恩.蓋爾利(來自Sean's Russia Blog)為網站《俄羅斯與歐亞書訊》專訪兩位作者:《葉若夫:史達林鐵拳之崛起》的作者蓋迪以及《異類卡拉科佐夫:帝俄、現代性與恐怖主義的誕生》的作者范赫文。
巴林:兩個團體分別發起全國團結行動
本週二,和平抗爭持續於巴林進行。主要的七個反對團體集結策劃全國團結大遊行,民眾自薩爾曼尼亞(Salmaniya)和西佛(Seef)區遊行至珍珠圓環。另一個團體名為Gathering of National Unity,帶著自己的訴求於週三集合。
巴西:國民又遭西班牙遣返
今年初,在大學從事研究的34歲巴西度假旅客瑟維羅(Denise Severo)在西班牙遭到遣返,讓人再度想起兩國之間的移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