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係
中國廢止犀牛角禁令 辛巴威黑犀牛面臨危機
自然資源保護者資金不足,因此無法增加保全,也無法有效地監控和追蹤在辛巴威國家公園裡的盜獵者。中國方面撤回象牙禁令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國際工安團體被下令離開孟加拉,紡織工人害怕重回致命工作環境
孟加拉消防與建築安全協議(Accord on Fire and Building Safety in Bangladesh,簡稱協議)對1,620間紡織工廠進行了檢查,公開揭露了安檢報告以及後續的行動計畫,並為工人提供了安全訓練。
一句世界盃的玩笑話,能否迫使法國面對其非洲議題?
「你把他們稱為非洲隊,就像是在否定他們的法國認同。」
台灣導演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呼籲台獨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中國正式合法化新疆「再教育營」 微博網民大力聲援支持
中國對於再教育營的公關策略已從拒絕承認轉變為將之合理化,這個大轉彎也立即反映在社群媒體上。
跨越敘利亞邊界:無時無刻不在風險當中
「他們開始快跑在這條通往山坡的柏油路上。半小時過去了,嚮導停下來告訴他們,剛剛已通過了危險區。」
白人救贖者與賴比利亞的學校
對某些非洲國家來說,將教育體制外包給得到豐厚贊助的外國NGO,是很難抗拒的誘惑。但最脆弱的族群卻成為為此付出代價的一群人。
諾魯禁止澳洲廣播公司採訪太平洋島國論壇
「如果我們讓自己陷入『我們能報導什麼、不能報導什麼,取決於我們的報導是否正面』這樣的處境,那麼我們就什麼也做不了了。」
來自敘利亞東古塔的年輕寡婦談論她被迫成為難民的經歷
「請記住我的故事,我的名字是Safa。我今年三十歲,我和三個孩子被迫離開家園。現在我一個人孤伶伶的,又悲傷又疲憊。」
前南斯拉夫人民對克羅埃西亞在世界盃足球賽獲得的勝利感到開心嗎?是的。
克羅埃西亞國家隊在世界杯足球賽的勝利激勵了許多來自於巴爾幹半島各地的粉絲,與鄰國之間的歷史種族仇恨對抗著。
從狗熊到超級英雄
影片中,一個來自馬利(Mali)的無證移民,攀上一棟高樓,然後──就這麼一次──成了人生勝利組。
關於阿勒坡:給未來歷史學家的一封信
「阿勒坡是這個世界決定了,它連表面工夫都懶得做了的時刻。」